9月7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四师淮北分会联合举办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百岁老人、新四军老战士夏征农同志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见另稿)。本会名誉会长萧卡,顾问丁公量,会长阮武昌,副会长张宏献、唐培吉、施渊脉、吕德鸣、宋祖彰、唐莲英、张文清,四师分会会长阎道彰、常务副会长孙立功、副会长梁长福以及新四军老同志和晋元中学师生代表10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扬主持。
阎道彰和老战士代表沈伟志、石刚,新四军后代罗承廉、学生代表刘畅发了言。最后,阮武昌、萧卡、丁公量讲了话,颂扬了彭雪枫光辉战斗的一生。
彭雪枫驰骋战场14年,长期身居高层指挥岗位,率领部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斗,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在惊险、果断地处理郭炳生叛逃事件中,他表现突出,曾被中央首长称为“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顽军进行了更加艰苦、更加频繁的战斗,是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的大英豪。
彭雪枫文韬武略,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涌现的36位军事家之一。1938年9月,他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率373人进军豫东敌后,屡战屡胜,声威大振。1939年1月,他以永城为中心,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被人民群众赞誉为“天下文明第一军”。到1939年底,部队已发展到近2万人,受到中共中央的表扬。他领导的淮北根据地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
彭雪枫不仅能征善战,而且重视部队的建设。有这样一首歌谣:“彭师长有‘三宝’,拂晓剧团、骑兵团,还有一张《拂晓报》。”这“三宝”凝聚了他的心血,见证了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推进军队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历程。他写的《目前在河南应该做些什么》、《论在敌人后方工作》、《游击战术的几个基本作战原则》,以及《娄山关前后》、《豫皖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游击战术》、《游击战术讲授提纲》等著作,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7岁。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共同的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怀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会议表示,我们今天纪念彭雪枫将军,就是要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崇高的思想和革命精神。
(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