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模式”的考察与思考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她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利用今年暑假赴著名老区甘肃会宁考察,写了这份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高校学生应该关注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我们欢迎同学们将这类文稿投送本刊。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县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胜利结束。三军大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自此,会宁作为“革命圣地”载入了历史。如果说,“革命圣地”这份历史的荣耀来自于红军基于战略考虑的选择,那么今天会宁人正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地追寻另一份光荣,一份会宁人自己开创的美好未来。他们走的是一条极具地方特色的“教育脱贫”之路,希望通过教育向外输出高质量的务工人员,减小当地人口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
陇中苦瘠甲天下”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总地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恶劣,年平均降水量为340毫米,年蒸发量达1800毫米,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说。会宁可能是中国最缺水的地方之一,一直以来,那里的人们主要通过储积雨水来生活。从水窖里舀出来的水,先洗菜,洗完后经过多次沉淀,把沉渣过滤掉,留下来相对清的水,再洗脸、洗头、洗脚,最后把用完的水浇灌农作物。浇灌的时候,农民特别注意采取“点浇”,一瓢水要浇三四个苗。会宁农民目前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多,主要种植小杂粮(如荞麦、扁豆、豌豆、黄豆、燕麦、莜麦等),因为缺水,这些作物的产量一直不高;近三年来不下雨,小杂粮的种植几乎停止了。这里多丘陵,绝大多数农田是梯田,但仔细看一下就发现真正种着庄稼的田地很少。也因为极度缺水,会宁根本无法发展大工业。
会宁县目前的人口是58.3万,但以现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只能养活30万人。要想发展,首先要解决人与资源的不协调,所以必须向外移民,减轻人对贫瘠资源的压力。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务输出者的素质,就成为会宁着重发展“教育脱贫”的动因。
“教育脱贫”闯新路
值得一说的是,会宁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当地人具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使“教育脱贫”得以深入人心。当地流行着一句话: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在采访的几天中,我们一有机会就试着了解当地人对“教育脱贫”的看法,几乎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发展教育是会宁的唯一出路。
此外,会宁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文革”期间,有许多下放改造的知识分子来到会宁,由这些来自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师人才来治学,使得会宁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在,相当一部分会宁学子在结束了大学的学习后选择回到会宁当教师,这给会宁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保障。
为实施“教育脱贫”,会宁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十五”期间的财政总支出中,教育总支出49195万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39%;2006年,教育总支出20125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43%,其中人员工资14977万元,占教育支出的74.4%。
“会宁模式”出成效
如今,全县已有各级各类学校596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农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48所,幼儿园17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161605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8197人,农职业中学学生3195人,初中学生50173人,小学生85006人,幼儿园儿童5034人。全县有教职工8203人,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989人,农职业中学专任教师140人,初中专任教师2492人,小学专任教师4451人。
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后,会宁很快成为全国有名的“状元县”。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5万多名。在已经毕业的36000多名大学生中,取得博士学位的500多人,硕士学位的3000多人。2007年高考,全县三本上线5151人,其中二本上线2100多人。会宁二中应届毕业生马泽强以711分的成绩获得甘肃省理科状元。在高考出人才的同时,会宁还培养了1.8万多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成为会宁实施“教育脱贫”的受益者。根据我们调查,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在外面找到稳定的工作,或通过举家外迁,或通过汇款,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通过邮政汇入会宁的汇款就有1.5亿元。会宁还出现了“教育反哺”现象,即走出去的学子通过汇款来补助、改善父母和家庭的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供养弟弟妹妹及亲戚子弟上学。另外,一些在外小有成就的会宁人,每年都会回到家乡捐资助学,有统计表明,仅2006年前十个月,会宁教育部门收到的捐助款已接近1000万元。恢复高考以来,从会宁走出的学子有5万多人,如果这些人没能走出去,现在会宁的人口应该有80万人。近三年来,会宁遭到70年不遇的特大持续旱情,如果人口高达80万,那后果一定比现在严重许多。事实上,现在会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大旱灾而发生很大的动荡,很主要的原因是在外工作的人不断寄钱给家里。
人口素质有提高
教育给会宁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使他们即使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也能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更好地维护了社会的健康运行。在会宁县城,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都在乡下,到县城就是来接受高中教育的。我们进入学校采访时发现,学生们不仅有很强的学习动力,而且很热情,生活的态度很积极,进入家庭调查时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曾问县发改委魏主任,教育带给会宁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回答说,是会宁人相信未来会更好的信念。这个答案有些出人意料,但我们总结在会宁考察的感受时,却又不无同感。
教育也开拓了会宁人的眼界,走出去的高学历的会宁人,会给家乡带来新的投资和新的发展理念。比如,会宁目前大力发展的农业项目是“洋芋淀粉技术”,就是由在外工作的会宁人介绍给家乡的。
“因学返贫”需重视
然而在会宁“教育脱贫”如火如荼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隐忧。首当其冲的就是近些年在会宁普遍出现的“因学返贫”的现象。我们在会宁当地调查时,有好几户家庭都说,如果不是因为要供孩子读书,家庭收入水平都不算低,生活条件也不算差。许多老百姓告诉了我们一个模糊的数据:家庭收入的80%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特别是高校市场化运作以后,因为子女上大学而产生的欠债家庭数量激增。2006年,会宁全县绝对贫困人口总数是11.01万人,其中“因学返贫”人口3.69万人;低收入人口总数13.4万人,其中“因学返贫”人口有1.99万人。总贫困人口达到24.4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4%。
据调查,会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按每家5口人计算,户年均纯收入8375元。而一名高中生每年需支出4000元,一名大学生一年至少需花费1万元。有数据表明,90%左右的农村家庭因供给大学生而负债,其中负债5万元以上的占到了80%;而有八成左右的家庭需要8-10年才能还清因供给学生上学发生的债务。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县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名额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有需要的人。以农业银行会宁分行为例,2000年至2006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531万元,资助学生7321人,约占同期申请贷款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大多数农村贫困大学生,只能依靠向同村人借款上学。然而由于教育的不断发展,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以新添堡乡为例,现在平均每十个农户能出4个大学生,互相帮助就变得十分困难。会宁的大学生想要出去读书,家庭必定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就是会宁还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根本就无力支撑教育的庞大开支。“十五”期间,全县县乡级财政收入9643万元,财政总支出126173万元,是财政收入的13倍;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1508万元,财政总支出46837万元,是财政收入的31倍;截止2006年,全县财政累计赤字5907万元。其中“十五”期间的教育总支出为49195万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39%。而这其中人员工资占85%以上,对于学校硬件建设的投入可谓微乎其微。如此庞大的教育开支,成为会宁实施“教育脱贫”的拦路虎。目前,几乎所有的教育开支都依赖国家拨款。这不禁让我们对“教育脱贫”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而一旦这些教育投入无法实施,会宁的师资将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对会宁的教育质量产生负面作用。而那时,再要进行“教育脱贫”更是难上加难。
还要国家多帮助
“教育脱贫”相当于利用会宁本来就不富裕的资源,向资源已经很丰富的发达地区输送人才,这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确实令人置疑。据统计,每年会宁政府用于教育的投资均达到2个亿以上,再加上会宁的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以一个大学生每年1万元计算,至少需要5000多万,而从外面输送回来的资本也就只是一个多亿,这里明显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相当于贫穷的地方反而补助了富裕地区的教育,这对于会宁本身的建设是不利的。既然会宁这种“教育脱贫”的发展模式确实存在着“贫穷地区向富裕地区实施教育补贴”的不合理现象,而且单靠会宁自己的力量,这种发展模式也许会后继乏力,因此,国家应充分考虑在会宁调整扶贫的策略——将扶贫的重心转移到对会宁的教育的帮助上,让“会宁模式”走上健康之路。会宁的自然资源虽然匮乏,但“人”本身作为一项教育资源却是丰富的,而提高人力资本又是各种资本积累中较容易做到的。要是有了国家的鼎力支持,目前困扰会宁的“因学返贫”问题也可能得到改善。
目前,会宁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国家,从短期的、局部的角度看,似乎与效率不符,但从长期的、全局的角度看,从会宁走出的学子为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的家庭境况改善带来的好处,很可能是超过国家投入的,从而使对会宁教育的投入成为一项盈利性的社会事业。
教育的强盛不应该是会宁故事的全部内容,如何依靠教育使会宁人的生活全面改善才是最终的目的。
乐于吃苦不畏难
从会宁考察归来,两段话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一段是在红军会师纪念馆看到的《牛皮腰带歌》,它唱道“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另一段是会宁“三苦两乐”的教育精神:“ 校领导苦抓,家里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两者有着一个共同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这也正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无论会宁能否走通这条独特的脱贫之路,只要牢记宝贵的长征精神,不懈求索,终会获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