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4日,已经沦陷将近一年的安徽省府安庆在日军控制下依然执行着宵禁,一到晚间便萧瑟无声。夜色渐渐深沉,午夜过后,城内外忽然枪炮声大作,措手不及的日军仓促应战,反攻的中国军队突破外城的玉虹门,战斗很快发展到市内,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现存日本公文书馆档案记录了中国军队这次迅猛的反攻。日方在这份档案中描述“五月五日天色未明之际,敌(中国军队)约1000名从安庆西北侧的马山附近,另一部约1000名从东方三公里外第二团防区方向突然来攻。战斗进行到约中午时分方将其击退……其间子弹在市区中横飞,且一部便衣队深入城中(指内城),使人心极为动摇。此战后,一时市内行人绝迹,店铺泰半关门,全城陷入一片生机断绝的死城状态……”
与日伪的惊恐相对比,此战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后担任新四军2师13旅连长的程雄,当时正在宿松县参加政宣工作,他在家信中提到这次战斗,并表达了万分喜悦的心情:“今天的捷报迭至,望江现已克复,安庆城外之要点,及飞机场等地被我收复。安庆正在围攻之中,城内火焰冲天,炮声震地,敌之师长郝文波全师反正,安庆即可克复。儿想,今天这样的热烈大会,第二次纪念大会,就可在安庆城内举行了。在五点钟,我们又全体赴县城举行‘五·五’及胜利大会,到会有民众六千人以上。会毕大举游行,歌声轰动了宿松县城,高呼口号,声震原野。”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战果,那么到底是谁打了这一仗,其中“敌之师长郝文波全师反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次反攻的具体情况,是由时任国民党第48军副军长兼176师师长的区寿年报告给安徽省主席廖磊,而后转发重庆的。
对照双方参战兵力,会感到中方的进攻有些大胆。安庆是日本侵略军116师团师团部所在地。由于在武汉战役中损失较大,该部进行了一个时期的休整,此时该师团部分部队正在参加南昌会战,但主力仍在安庆城中。该师团齐装满员总兵力两万五千人,就算打个对折,仍比全盛时的国军176师人数更多,更不要说装备和训练水平差别了。以抗日战争动辄5:1、6:1的伤亡比例,区寿年的部队勉强可抵挡日军一个联队的兵力,怎么能面对一个师团的日军打出攻城战来呢?
而仔细调查的结果更令人吃惊,区寿年实际上与此战关系不大,他的主力176师虽出动526旅一部参战,但真正投入战斗的中国军队主力为驻扎在怀宁县的地方武装,总兵力可能不过一千余人。
仅以这样微薄的兵力发起对省城的反攻,就不仅是大胆,而且可以称作一个奇迹了。当我们仔细追寻这一次战斗的细节,意外发现,这次反攻的灵魂人物,竟然是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布置下的一名地下党员。这名堪称抗战“余则成”的神秘人物,便是时任怀宁县县长的胡邦宪。
胡邦宪,俨然一名白面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名北伐悍将,叶挺将军的挚友。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合肥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胡邦宪,原名胡允恭,1923年在上海大学期间由瞿秋白介绍入党。当时上大的地下党员采取单线联系,彼此没有横的关系。所以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才知道当时身边的地下党员还有刘少奇和杨尚昆,自己的同桌张云竟然还有一个名字叫康生。
1925年,胡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北伐战争期间,担任第四军第35团政治指导员,与叶挺、曹渊、许继慎等并肩作战,在武昌攻城战中负重伤。大革命失败后,他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曾担任江苏省委军事秘书、山东省委书记等职务,后因其好友,红11师师长许继慎被错杀事件受到牵连,在王明等的排挤下一度脱党,但仍和同样与党失去联系的叶挺一起,联络19路军反蒋,曾流亡海外和被蒋介石逮捕。1937年,他重新建立了与党组织的联系,恢复党籍。
1938年,胡邦宪按照叶挺军长的密信指示,设法利用与桂系高级将领刘斐等的关系,以国民党政府委任的怀宁县县长身份,回到安徽打游击,配合皖南新四军的作战。他在任期间,配合安徽抗日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长周新民、怀宁地下党区委书记查化群,建立了新四军从长江北岸到桐城的秘密交通线,在新四军的指导下有效地领导了怀宁地区的抗日工作。
反攻安庆之战,是胡邦宪无意中发现契机而发起的。当地有一位姓郝的开明知识分子向县政府提出开办一家以宣传抗战为主体的报社,胡邦宪极为支持,拨给经费。这份报纸后来发展成《抗建日报》,影响甚大。郝某很感谢胡邦宪,故相处甚密。闲谈中,郝告诉胡邦宪:他是江镇人,弟弟郝文波是个汉奸,住在安庆城,手中有一个大队,百把条枪,日军很器重他,并叫他守西门,答应他将来做团长。
经过了解,胡邦宪确定郝文波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可以争取过来。经过联络,郝文波表示愿意率部起义。得知郝文波有反正的可能,胡邦宪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对省城日军发起一次出乎意料的反击作战。此时,新四军在怀宁仅有一个连的兵力,力量太弱。胡邦宪便与19路军旧友、担任安徽游击第9纵队司令的云应霖讨论对日作战问题。云应霖是著名爱国将领,他的参谋长李烈伟、第一连连长陈久亭等均为地下党员。实际上,他一直在和胡邦宪筹划将第9纵队拉出去投奔新四军,其部队可算是新四军的外围力量,因此十分支持这个作战计划。
经过周密策划,胡邦宪等选择了1939年5月初日军邀请国际观光团(含德,意等国人员,先到达上海,后沿江而上)到安庆参观的机会,发动这次反攻。5日夜,已被日军怀疑调驻城外的郝文波部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从玉虹门附近攀墙而入,杀死日军哨兵,打开了城门。胡邦宪回忆:“我们把队伍开到了前方,深夜12时左右,先用暗号和郝文波取得了联系。郝敏捷地干掉了守卫西门的日本兵,我们立即进城,带了不少鞭炮。一进城,枪声、鞭炮声响成一片,俨若枪炮俱全。打了一个多小时,日本兵才开始集中……”
根据战报:“这次战斗歼灭日军百余人,击毁日军车6辆,焚烧日军弹药库2所、飞机库数间,烧毁日军飞机2架。”
通过这次战斗,郝文波部反正成功,后作为游击第9纵队第3支队一直活跃在安徽抗敌战场上,日军对其虽恨之入骨,但一直无法将其除去。根据日军1942年标注的郝文波部在怀宁抗战布防情况可见,郝部已经从以百余人发展到500人以上。
遗憾的是这一抗敌战果没有得到充分巩固。同年秋,由于国民党内部倾轧,胡邦宪被迫去职。第二年,廖磊将军的去世和国共双方发生的激烈冲突,又使安徽合作抗战的局面为之一挫,否则也许在淮上抗战中还会有更精彩的篇章。
尽管这次反攻省城安庆的作战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徽的抗战局面,但极大地震撼了日军的气焰,给了艰难中的抗战军民以鼓舞,应该说,叶挺军长埋下的这位“余则成”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