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溪观海卫镇创建红色名村值得借鉴
浙江慈溪市观海卫镇现有党史胜迹15处,其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遗址2处,其中领导浙东地区抗日的党和军队最早首脑机关——中共浙东区委(成立)旧址和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都在观海卫。这里是一个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大镇,但还有相当部分重要的革命遗址、党史胜迹未被列入图志,有的已遭拆除毁坏,有的濒临倒塌,急需抢修。即使被列入党史胜迹的15处,保护和提升工作也迫在眉睫。不久前,我们在观海卫镇五洞闸村进行了创建红色名村试点。
2016年,我们首先在五洞闸村实施试点,因为此村是抗战胜利后浙东新四军游击纵队第一批3000余人北撤时(1945年9月30日)最重要渡口——高背浦所在地;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8月20日)在慈溪境内最后一次战斗——五洞闸战斗所在地;李平、沈邦祺等烈士牺牲在五洞闸村,沈一飞烈士被捕后先被关押在五洞闸村;毛主席批示五洞闸高级合作社诞生地等等。
针对原高背浦新四军北撤旧址只立有一块小石碑,而且旧址周边垃圾堆积成山,几乎找不到所立的纪念碑之现状,该村去年在旧址上新建了高背浦新四军北撤纪念碑亭一座。建设资金面向社会募集,由公牛集团慈善分会捐助8万元建造,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等帮助撰写、提供碑文、碑名、亭名、楹联。
五洞闸战斗是抗战胜利前夕,在慈溪境内最后一次战斗,激战一小时,消灭伪中警团一个营。而这么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战斗却没有标出旧址和建设纪念设施。为此,在创建红色名村中,计划通过走访确定旧址,新建五洞闸战斗纪念碑亭,资金也由五洞闸村自筹。
在红色名村创建的软件建设上,做到与乡风文明馆建设有机结合。搜集相关资料、图片在乡风文明馆中展出,对原有资料进行核对、充实和纠错。新的资料要求增加新建两座碑亭的照片及文字介绍,涉及红色资源的材料要在原有基础上给予充实丰富。
农村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如果没有一个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级班子,眼前的经济发展、社会事务都应付不过来,怎么可能把红色名村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只有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级班子,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上下联动,推进红色名村创建工作。
党史胜迹的保护、挖掘和提升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以政府为主导,实施多轮驱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搭建红色名村创建这一平台,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使创建中需要保护提升的一些小型项目建设资金,通过面向社会募集得以解决。如高背浦新四军北撤纪念碑亭和五洞闸战斗纪念碑亭的建设资金均通过募集而来。
创建红色名村不是为创建而创建。创建项目、形式要与村容村貌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得到村民、企业家的支持,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达到创建目标。试点经验告诉我们,革命遗迹采用建造纪念碑亭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普遍得到村民赞同。建成后它既是一处纪念建筑,也是村民集聚场所、村庄景观和周边的地标。
观海卫镇党委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其中在“加快社会文明进步”中指出: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弘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做好对三北游击司令部、宓大昌、石公馆等红色景点的宣传弘扬;加强对红色遗迹的保护,组织新四军研究会成果展示,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红色名村创建要有一定条件,也有许多制约因素,在鼓励有条件村创建红色名村的同时,也要精心挑选,避免一哄而上,做到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红色名村创建工作应由市新四军研究会负责,由他们拟订红色名村创建标准,创建成功核发红色名村铜牌予以激励;鼓励行政村创建红色名村,安排适当资金予以奖励。鼓励乡镇开展党史胜迹保护挖掘提升,特别是面向社会募集资金的小型建设项目,安排适当资金予以补助;建议对重量级、景区集中地的党史胜迹要组建专门的日常管理队伍,对于分散在各村的党史胜迹和红色名村创建成果,要委托所在村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财政安排一定管理费用,使党史胜迹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全覆盖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