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期●老区采风●

红遍中国的“淮安红椒”

作者:李 阳

 

 

201254,我们到淮安市清浦区黄码蔬菜合作联社调查,看了钢架大棚内“淮安红椒”茂盛的长势和“淮安红椒”交易市场,走访了村、社领导和社员,一致认为合作联社是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在这之前,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也到该社视察指导,并深入大棚品尝“淮安红椒”,充分肯定联社的经验。

2006年前,黄码乡严卓村农民单户种植辣椒等蔬菜,缺乏技术指导,品种差,产量低,卖椒难,椒贱伤农。时任党支部书记的蒋林刚感到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才能抵御市场风险,他带头组织张彦飞、王士兵、严廷波等12人,出资1.2万元,于200796组建黄码蔬菜合作社。几年来,在区、乡党委和政府,以及区老促会、扶贫协会的关心支持下,合作社不断完善和发展,2011年入社社员560户,股金26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大棚蔬菜以“淮安红椒”为主种植基地3500亩。20108月,严卓村联合吴圩、邱庄、运南村组建“淮安红椒”合作联社,现在入社社员2310户,种植基地8600亩。

“淮安红椒”合作联社成功经验之一是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打响“淮安红椒”品牌。市、区农委、农技推广中心、“淮安红椒”协会和扬州市农业大学的蔬菜专家常年对联社进行技术指导。区农业局技术人员在田头培训农民,每年有400余人次参加。陈学好等专家教授指导孙宝成等农民技术员创新辣椒“绿源3号”、“三O一”、“新秀大红袍”、“超越2009”等优良品种,产在淮安这个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特定生态区域,20106月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安红椒”,这是江苏省首个设施栽培蔬菜获此殊荣。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高级研究员张德纯和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冉博士说,“淮安红椒”辣椒碱含量比湖南、四川的辣椒低15%20%,维C的含量是猕猴桃的4倍以上,口味微辣而略甜,不能吃辣的人都能直接拿来当水果吃,也可做成熟菜。“淮安红椒”果肉厚,耐储运,成熟后可挂枝保鲜个把月,摘下来十多天不会烂,运到全国各地没问题。“淮安红辣”种植创造“三膜一帘”技术,并与普通辣椒错开上市时间,一年栽两季,“春提早”4~6月上市,“秋延后”12~次年4月上市,均能卖出好价钱,常年比普通辣椒贵一倍。合作联社还推行椒稻轮作,三年栽一次水稻,有利于减轻病虫害。


“淮安红椒”合作联社成功经验之二是建立和完善产供销服务体系,为农户节约成本,扩大“淮安红椒”销售市场。在区、乡党委和政府支持下,投资526万元,为“淮安红椒”合作联社新建灌溉涵洞闸站62座,疏浚大中小沟渠6700,修建防渗渠3800,改善了生产条件。修建乡村道路10800,新建1000平方米综合交易市场5个,400-600平方米的田头市场24个,客户可以到田头收购红椒。合作联社联系农资销售单位,年均统一购进籽种、肥料、农药、钢架、农膜等农资2350万元,为社员节约开支210万元。同时,积极协调信用社,为社员解决“淮安红椒”生产短缺资金200多万元。合作联社组织销售员300多人进驻上海、北京、南京、杭州、郑州、武汉、长沙、寿光等26个大中城市,达成供贷协议,使“淮安红椒”红遍全国市场。合作联社在淮安市区设立2个直销店,组织152个社员户的卡车成立运销队帮助客商将“淮安红椒”运销全国。现在,合作联社年销售“淮安红椒” 4600万公斤,营业额2.4亿元。

“淮安红椒”合作联社成功经验之三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20112310户承包种植“淮安红椒”8600亩,平均亩产3500斤,合计纯收入1.118亿元,亩均1.3万元,户均4.83万元。社员严庭林承包种植12亩“淮安红椒”,年亩产3800斤,“春提早”卖了12万元,“秋延后”卖了11万元,全年合计总收入23万元,除去成本,一年净赚13万元。社员在种植“淮安红椒”过程中,每户有6个月可从联社劳务市场招3-4人帮助干栽椒、摘椒等农活,人均日工资80元。合作联社合计招5000多人,人均纯收入1.4万元。区老促会、扶贫协会向省、市争取扶贫周转金20万元,扶持严卓村45户贫困户种植大棚“淮安红椒”40亩,年增收40多万元,实现全部脱贫。张顺来借用扶贫周转资金1万元,种植大棚“淮安红椒”5亩,年增收4.8万元。合作联社带动四个村农民参与发展“淮安红椒”产业,实现共同富裕。2011年四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98%农户新建别墅楼。四个村拥有面包车68辆、小轿车95辆、助力车2600辆。2011年合作联社荣获淮安市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称号;2011年所在村又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