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上将傅秋涛110周年诞辰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新四军七师的老师长,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傅秋涛从小是一个放牛娃,在十七八岁时,就参加了农民运动,被选为乡雇农委员会委员长,走上了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平江暴动;在1929年革命处于低潮时,毅然参加了共产党,树立了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志向;1931年9月担任红十六军第八师师长,此后成为湘鄂赣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参加了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
在皖南事变中,傅秋涛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在弹尽粮绝,与军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身先士卒,带领部队敢打敢拼,最后成功突围。他是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的新四军最高指挥官。
傅秋涛是新四军智勇双全的将领之一,在皖南事变的突围过程中,他发扬了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由他领导的左路纵队选择了“正面强攻,重点突破,撕开网口”的正确突围方向,“敌人越是认为我们不敢走的地越是要走。”经过周密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系,历经三次殊死的搏斗,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支队的连以上干部和一部分战士终于突出了敌人的防线,取得了突围胜利。
由于国民党军队“围剿”加剧,傅秋涛不得已将突围部队化整为零,让各部独立突围。突围之前,为轻装上阵,安置了病号、伤员,将自己夫人留下照顾伤员,甚至将刚满一岁的女儿也送给老乡,把危险留给了自己。组织部队分散突出重围,保存了新四军的骨干力量。
突围后,傅秋涛同志历经一个多月的艰难曲折,终于回到部队,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后,到华东党校一边学习,一边接受审查,历时一年,而后重新安排工作。
1942年2月,新四军军部为加强第七师的军事领导,决定派傅秋涛至七师任副师长,傅秋涛到职时,带来了一封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给七师的指示信,此信就国际、国内形势及党组织、军事部队今后的斗争方针、原则等问题,作了明确而详细指示,对整个皖江地区抗日斗争的策略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942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成立七师地区党政军委员会,曾希圣任书记,何伟任副书记,傅秋涛、孙仲德、林维先为委员。自此,七师的军事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943年3月,根据党中央关于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决定,成立了新四军七师兼皖江军区,曾希圣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傅秋涛任副师长兼军区副司令员,1943年9月他去延安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傅秋涛担任山东的军政领导,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为战时后勤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为前线部队提供大量的战时必需品,甘当铺路石,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不居功自傲,在部队机关和民兵建设等岗位上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他先后担任山东军区、解放军总参谋部的领导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傅秋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为重树良好的党风、政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遵守党和国家纪律法规,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发扬克己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被选为中纪委委员。1981年8月25日,傅秋涛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我们深切缅怀傅秋涛同志,将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学习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在新时期长征路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