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期●缅怀篇●

项与年:送出“铁桶计划”, 让红军长征提前10天

作者:颜梅生







  习仲勋曾在《山路漫漫——项与年的革命生涯》一书的序中写道:“项与年出生在闽西山区一个普通的农家。20年代初,就参加了革命。他在白色恐怖弥漫全国的险恶环境中,穿梭于上海、南京、南昌、香港、天津、西安、北平之间,长期从事地下斗争……他最为辉煌的一页,是他和他的战友在获得庐山会议‘剿共计划’这一重要情报后,为了及时送到中央苏区,敲掉门牙,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锁线,日夜兼程,把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瑞金,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其时,正处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

项与年是何许人,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项与年,原名项廷椿,化名梁明德,1894年出生于福建省连城县朋口乡。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委派前往荷属东印度婆罗洲三马林达,在华侨中开展工人运动。1927年回国后,他先后在上海、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2年,项与年几经辗转,打入国民党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任机要秘书。

1933年5月,蒋介石在南昌设立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他决定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摧毁苏区。这年夏秋,蒋介石一面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购置军火,聘请军事顾问和专家;一面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开办“剿匪”军官训练团,并加紧进行“围剿”准备。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在中革军委博古等的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战略指导下,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兵力不到10万人,而且粮食供给相当紧张,弹药极度匮乏。

也就在这时,蒋介石飞抵庐山召开五省军政要员军事会议,制定了一个最后彻底“剿灭”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以“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战术,以瑞金为最终目标,各部队按指定时间、地域实行向心攻击,在距瑞金150公里处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在四周构建起30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最后将红军主力压迫到很小范围进行决战,并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以求在1个月内将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消灭。为防止计划泄密,有关文件上都标注上“绝密”字样,并编排了序号。

时任江西省第4保安司令部司令的莫雄也参加了会议,并带回《剿匪手册》《围剿总动员令》和《铁桶围剿计划》及兵力部署,进攻路线、日程安排、战斗序列等有关图表文件。出于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莫雄不顾个人安危,将所有材料交给了之前就知道其共产党员身份的项与年阅读。项与年深知情况重大且相当危急,立即将情报用四角号码字典的字码编成密码,记在一本四角号码字典上,并亲自装扮成教书先生,从德安连夜起程前往瑞金,准备交给中共中央。

项与年刚进入泰和,便发现进出苏区的所有道路都被严密封锁,只要是可疑之人都会被立即逮捕,因而只好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到达兴国后,见敌人封锁得更加严密,甚至每个村子都有碉堡,各路口都有哨卡,青壮年根本无法接近,更不要说过去,情急之下,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敲下自己的4颗门牙,待双腮严重肿胀,才伪装成满脸血污、头发蓬乱、衣服破烂、一身臭气的老叫花子,穿过层层封锁,于10月7日到达瑞金,将蒋介石的“铁桶围剿”绝密军事计划——“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交给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周恩来。

周恩来听完项与年的汇报,赶紧命令红军作战情报部门将4本密写字典复原成文字图表,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中央军委深感形势严重,立即发布了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决定抢在敌人“铁桶”合拢之前,迅速跳出包围圈,一方面命令红7军团、红6军团、红25军先行北上西征,另一方面发出“猛烈扩大红军3万”的口号,充实主力部队,为红军战略转移做准备。10月17日,中央第1野战纵队、第2野战纵队与红1、3、5、8、9军团的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10天后,国民党军先后占领宁都、长汀、会昌等地,兵临瑞金,而红军早已离去,蒋介石的“铁桶计划”破产了。假如红军晚走10天,后果无疑不堪设想。难怪毛泽东曾感叹地说:“我们这些人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项与年调到了关中分区,任党委常委和绥德地委常委兼统战部长,在习仲勋同志领导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