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期●特 稿●

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几点体会

作者:周锦尉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为金秋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做了政治舆论准备。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说,“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的,新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反腐败等各种难题的破解中,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与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共同奋斗,取得了让老百姓称道、令全世界瞩目的成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做好各项工作,迎接党的十九大,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步调一致迎接十九大召开

党的代表大会每五年开一次,大会确定的指导思想,确定的战略性思路、战略性布局、战略性步骤,以及重要方针政策的思路,都是以后五年各项工作制定的纲领性依据。而所确定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政治局常委的人选,是以后实行治国理政过程中权重最大的领导班子。因此,各方面都十分重视代表大会,大会前各种思潮和说法纷纭,试图影响纲领性文件的一些表达及人选的安排。这样,代表大会前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当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个惯例和好的传统,在召开代表大会年份的初夏到仲夏之间,择日在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中召开会议,坊间说是“通气会”,会上提出的新的思路,高级干部先学习、先认识,然后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十四大前的6.9讲话(1992年),重要的新意是我们党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前有5.29讲话,十六大前有5.31讲话,十七大前有6.25讲话,时任总书记在会议上分别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将写入党章等重大问题,都做了通报。

开好十九大,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学习班上的重要讲话,对即将召开的十九大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在高级干部中先通报、先学习,然后由国家通讯社发消息,全党学习、认识,形成强大的声势和学习热潮。这有利于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干部学习、领会。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了,就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步调一致地抓好当前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改革开放以来不变的主题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个判断也说出了7.26讲话的主题所在。
  回溯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的启动阶段,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以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作了指导思想理论的概括和提升,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十八大将上述理论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我们全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建党以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停顿,理论提炼、概括、创新也不停顿。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建设的党。在历史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奋斗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步骤、人民主体、统一战线、军队建设、从严治党的认识等,都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论的运用。
  十八大以来成果卓著,与习近平总书记这位党的“核心”的清醒、睿智、稳健、担当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的第三天(2012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他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的一个月期间,如“围棋高手”,下了四步棋:2012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同参观国家博物馆,提出“中国梦”的发展目标;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开会提出政治局委员必须遵循的“八项规定”;同日在纪念现行宪法大会上,提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12月7日南下深圳,习近平总书记领衔的中央考察团走邓小平南方视察之路,显示坚持改革的决心。“改革、法治、目标(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中国梦’)、党建(高级干部率先带头)”的设计,显示战略家的眼光和风采。以后,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分别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开会,将党的战略思路与党的实践推进相吻合,成为执政党战略思路与战略推进相统一的典范。
  把握这个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因为“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即“旗帜和目标”问题。我们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世界宣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看到这一宣示是有针对性的,不是吗,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有人将农村联产承包以及“包”字进城,说成是“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对我们社会主义的改革不理解;上世纪80年代底的政治风波、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也有人对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前景发生思想的疑惑和迷茫;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干扰一直存在,国内一些政治异见分子时有呼应和鼓噪,而知识分子中一部分人存有疑惑、认识不甚清楚。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事关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原则问题,我们一定毫不动摇地坚持。

三、点赞“反腐败压倒性态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整饬党风、反腐败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取得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整体性扭转的成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老虎苍蝇一起打”,百姓做了积极的肯定。习近平7.26讲话中说:“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他又说:“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

包括反腐败在内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为人民用好权的问题,即执政者须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全党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杨晓渡说:“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些考验,其实一点不比战争年代小,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党员如果不能增强自己的党性,如果不能面对现实腐蚀的挑战、围猎的风险,那么就有可能背离自己的宗旨,把手中的权力用于非正当的用途。”

“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与“围猎的风险”,将党在建设期间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比喻得十分形象、生动。笔者感悟三点。

其一,有了权力,就会被列为“围猎的对象”。因此,在用权问题上,首要认识的道理是,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委托的,各级干部和公务员有责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了这个考虑,共产党人就秉承一种精神,体现党的宗旨,会在有权的岗位上全心全意、殚精竭虑为人民做贡献。然而,心存私念,在暗中想从权力中获取所需要的东西,就会搞“权钱交易”的勾当。

潜规则中有这样的“规矩”:“办了事总得有点回报”,也被看做是“人之常情”。比如,一个大项目主要是那位领导批的,开发商以这个项目发了,以后就得设法“有回报”,一笔钱款就打过来了,或打在那位干部的亲属开的公司账号上,或给其在海外留学的子女使用,或送上价格不菲的名画古董等。“被围猎者”权力越大,被“围猎者”看中的可能性越大,“围猎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这种考验,似乎“不见血”,其实,“刀刀致命”,真的不比革命时期的风险小啊。

其二,“两面人”往往已经在被“围猎”之中了。不是有相当级别的高级干部在大庭广众“道貌岸然”“一呼百应”,而在一些“围猎者”面前,“吃了嘴软”“拿了手短”,被老板“随叫随到”吗?这种人还谈得上党员的“忠诚”二字吗?贪官是少数,但有“两面人”习气的人,不在少数,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好作风,实在是一种必须克服的毛病。

其三,反腐败有挺身检举、坚决斗争,就会有报复、反诬,有风险。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反腐战士侯亮平甚至有遭到贪腐分子暗害的危险。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慷慨誓言:反腐败要“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是向贪腐势力发出的檄文,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反腐败斗争中,我们须有这种与贪腐分子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精神。

四、“八个更加”突出“人民的获得感”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被选出,七常委与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简短讲话说到了“八个更加”,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次,在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八个更加”,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着这“八个更加”。十八大以来的各次中央全会所要完成的任务有区别,在确定工作原则也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人民第一”“人民主体”的原则是不变的,这体现出中央决议、决策遵循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

讲话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推进生态文明”、“推进军队建设”、“推进大国外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八个方面,都强调了“坚定不移”。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对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高度评价,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成就,人民群众都有获得感。

比如,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雾霾、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都有积极的改观,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笔者从上海、浙江的考察中知晓,治理劣质水、还干净水源水面的工作,形成各方面动员治理的攻坚战。最近,内蒙古塞罕坝“一棵树到一片林海”的先进事迹,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一个突出的典范。

又比如,扶贫脱贫是实现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一个短板,尽管我国的扶贫脱贫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肯定,然而,还有四千多万民众尚未脱贫。我们展开了扶贫脱贫的决胜性战役。笔者日前赴贵州的脱贫第一线作考察,亲历扶贫脱贫工作的精准,在每一个贫困户,都有精细的脱贫账单、脱贫的项目安排,并有相关领导的责任书、脱贫的时间表、路线图。按照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标准,中国的贫困线已经相当于国际贫困线(中国贫困线标准1985年每年200元,以后多次上提,2010年提为2300元,为每人每天6.30元,2014年标准2800元)。目前,贵州设定的“贫困线”为年收入3000元。我们正在对“假脱贫”“数字脱贫”等虚假和腐败的问题加以治理。我们深信,扶贫脱贫这个决胜性战役一定能取得胜利。

总之,我们党确定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国梦”一定能圆梦!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