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
在北京卫戍区警卫第三师步兵第十三团团部门口,有块刻着“老虎团”三个红色大字的巨大长形石块,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老虎团”驻地。
这支诞生于1938年1月,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初期,创下了新四军江南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次攻占敌县城的记录。该团还参加了黄桥决战、天目山三次反顽等战役,被新四军授予“战斗模范团”称号,被江南人民誉为“老虎团”,团长王必成被当地军民亲切地称为“王老虎”“老虎团长”。
一
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十几个游击区的红军队伍组成的,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是其中的一支重要的部队。
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后,湘赣省苏维埃主席谭余保挺身而出,在江西莲花县的神泉乡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棋盘山会议,建立了湘赣军政委员会和游击司令部,集结留存下来的红军零星部队,整编成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1月,湘赣边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团长段焕竞、政委刘培善),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逐渐恢复了元气。
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毅受党中央的委托,到九龙山一带来找湘赣省委和游击队。团部将陈毅押送到铁境山地区的湘赣省委,陈毅一到省委就被谭余保捆绑起来,差点被当作叛徒枪毙。在弄清楚情况之后,湘赣省委毅然转变思想,服从党中央的命令,将红色独立团拉到江西莲花县神泉乡的陇上村集结,听候下山改编。项英、陈毅、曾山等领导同志先后到陇上村召开干部会议,部队进行了政治教育,宣讲进行改编的必要性及国共联合抗日的重大意义。陈毅对部队说,你们一个连将来要发展成一个团一个师,你们这300多颗优良种子撒出去,还怕没有成千上万的果实吗?
1938年2月,按照新四军军部的指令,湘赣红色独立团在陇上村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陈毅在陇上村的宁氏祠堂宣布段焕竞为营长、刘培善为教导员、李忠民为副营长;一连连长董玉党,指导员尹青;二连连长张强生,指导员罗维道;三连连长王萱春,指导员刘别生。
2月6日,新四军军部电令第一支队各地的部队出发到浙江开化县集结。第二团第一营330多人在段焕竞、刘培善等率领下,从莲花县的神泉乡下山,翻山越岭前往开化县集结地。同时,湘粤赣边游击队和桂东游击队改编为第二营,从江西大余下山,于2月下旬到达开化县。皖浙赣边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第三营,部队在李步新和熊刚等的带领下,启程开往集结地。
3月3日,各路部队排以上干部集合于开化县城开阳镇徐家祠堂,陈毅以第一支队司令部的名义宣布:新四军第一支队下辖第一团、第二团,以及这两个团的领导成员名单,第一团和第二团的团部由此日建立。
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副参谋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萧国生。一营营长段焕竞、教导员刘培善,全营380多人,亦称“湘赣营”;二营营长廖昌金、教导员张顺龙、全营500多人,亦称“赣南营”;三营营长熊刚、教导员王丰庆,全营550多人,亦称“赣东北营”。
大会上,陈毅作了“国共合作和当前的抗日形势及任务”的动员报告,一方面部队按国民党的编制进行整编,另一方面谈到了部队到了江南以后,要保持革命的优良传统,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继续东进抗日。随后,陈毅在县署门前作了“团结全体民众共同抗日”的演讲,开阳镇的1000余民众聆听了陈毅的演讲,当即就有青年人参军入伍。
由此,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的三个营都已从湘赣、赣南、赣东北等地下山集合完毕,它集中了这三个游击区留下的精华,是一支久经战争考验的英雄部队。
3月下旬,第二团第一营经过2000多里的远程行军(从江西莲花县神泉乡陇上村开始),第二营行军路程更远,终于到达军部指定的最后集结地——安徽歙县的岩寺镇。通过在岩寺地区的换装整训,指战员们士气更为旺盛,部队强化了平原水网地形的军事操练,尤其是拼刺刀训练,使战斗力有明显提高,为日后挺进江南对日军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第二团从1938年6月起,迅速发动了对日军的一系列有影响的战斗,开创了江南新四军对日军作战的多个“首次”。
首战日军。6月17日,第二团一营派出的80名有战斗经验的老红军战士,在粟裕新组成的先遣支队中担任战斗连,在粟裕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埋伏于镇江韦岗,成功地袭击了日军车队,毙伤日军土井少佐、梅泽武四郎大尉以下20余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4卡车军需品和大量日钞,击毁日军汽车4辆。陈毅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作诗一首以示庆祝,韦岗战斗是新四军进入江南后的第一仗,它的胜利击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首俘日军。6月28日,第二团副团长刘培善和参谋长王必成率第二营在镇江西南镇句公路上的竹子岗伏击了日军车队,击毁日军汽车6辆,毙伤日军34人,俘虏日军实为特务机关的黎明公司经理官明弦政南。这是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俘虏的第一名日军。
首次袭击车站。镇江和丹阳之间的新丰火车站驻着日军一个小队,还有伪军和路警60余人,第二团命令第一营确定发起夜袭战斗。6月30日晚11时,第二连连长张强生、第三连连长王萱春等带领部队发起攻击,激战3个多小时,消灭日军53人,全歼伪军和路警,车站大部分设施被毁坏,铁路被毁,致使宁沪线火车停运一天。这是第二团进入江南第一次攻击日军据点并取得完胜的战斗。
首次攻入县城。8月初,第二团奉命攻打句容县城。陈毅亲自到第一营驻地进行动员,团参谋长王必成派王萱春带侦察小组化装进城侦察,句容县抗敌总会动员了200多名群众参与扎云梯、填护城河、救治伤员等。为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一周年,战斗于8月12日午夜打响。王萱春带部队干掉南门城墙上的哨兵,首先架云梯爬墙入城。经巷战打退10多个日军后,王必成集中兵力攻打伪自治会,结果把40多名日伪军全部烧死。随后,部队向县政府和天主教堂发起攻击。这两处筑有半永久性工事,部队难以全歼守敌,王必成见攻城目的已达到,命令部队主动撤离。这次战斗,击毙日军47人、伪军60余人,还活捉了一批伪军,缴获一大批军用品,解救出被关押的劳役群众100多人。这次战斗是新四军首次打进南京附近日军重兵把守的县城,造成了轰动性的影响,部队积累了攻城和巷战的宝贵经验,同时还是军民合作攻打县城的成功战例,得到中共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嘉奖。
首次奇袭南京城。1938年秋季,王必成将“袭击南京”的任务交给了第二营。第二营政委罗维道带领17个战士,拉着6辆板车到了麒麟门,操场上有30多个日本新兵正在训练刺杀,还有一批伪军在观看。罗维道一声令下,18把驳壳枪同时向日伪军开火,30多个日本兵和那些伪军全部被击毙。此时南京城里的日军慌忙前来增援,而新四军未伤一人,成功撤回。第二天国民党的报纸和广播就报道了这次战斗胜利的消息,国民政府为此还奖励给第一支队五万元光洋。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第二团以游击战的方式,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与敌打圈等战术,打得日伪军鸡犬不宁。稳扎茅山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已经成为侵华日军的心腹大患,不得不抽出重兵对沪宁铁路沿线增加防范。
三
第二团在日军严密把守的沪宁狭窄平原地区,紧紧依靠当地人民群众,不怕日军优良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机动能力,敢于亮剑,不怕牺牲,奋勇作战,对日军的作战越打越漂亮。
先说东湾围点打援战斗。句容县东湾据点是日军向南进出的前哨阵地,驻有日军50余人,配备有小钢炮、重机枪等重武器和多层坚固工事,试图封锁和分割茅山根据地。陈毅将拔除东湾据点的任务交给第二团执行。东湾敌人兵力虽然不多,但北面的天王寺、东北面的薛埠、西北面都驻有大量日伪军,随时可快速增援。若想拔除这个据点,必须同时阻击多方面敌人的援兵。第二团新任团长王必成和政委刘培善决定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战胜敌人。1939年2月8日,第一营主攻东湾据点,第二、第三营伏击天王寺和薛埠的援敌。此战共毙敌中队长太田大尉和2个分队长以下日伪军79人,击伤32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再说贺甲村战斗。这是最能体现第二团敢打硬仗、敢打恶仗的铁军精神的一场运动战。1940年1月7日之前,段焕竞新扩编的第六团与一股日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日军抵挡不住向贺甲村溃退,利用该村坚固的房屋构筑成环型防御工事,固守待援。第六团决心拖住日军,并向老部队第二团求援。王必成团长立即率全团连夜驰援,齐心协力向日军发起进攻。同时,派出的阻击部队在贺甲村外围也与增援的日军发生激战。贺甲村战斗整整持续了26个小时,击毙日军武村中队长以下168人,俘虏日军3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开创了江南敌后战场消灭日军的又一新纪录,受到中共中央的通电嘉奖,被江南民众传颂为“小平型关大捷”。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原一支队第二团扩编为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二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第二团的“老虎团”美名一直流传下来,其光荣传统在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赴朝作战、担任保卫党中央和首都安全等使命中一直保存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