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期●文化战士天地●

她始终是红色娘子军战士

——记电影明星祝希娟

作者:张 涟


2017年上海第20届国际电影节,放映了今年刚刚摄制完成、由祝希娟主演的电影《大雪冬至》。影片讲述了老北京胡同里一位空巢老人魏大雪与小狗冬至相伴的故事。故事情节并不曲折,然而传递了当下日趋严重的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却深深触动着进入影院的每一位观众。不少观众对年已79岁的祝希娟在影片中成功塑造魏大雪这一人物形象大加赞赏。一位老人看后,拉着主创人员的手激动地说:“这个电影真的很好看,比那些大制作还要好。”观众的追捧、专家的认可,使评委们一致同意授予祝希娟“特别荣誉奖”。应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祝希娟从深圳家中飞抵上海,参加颁奖活动。

来上海也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时间,公务活动应接不暇。不过,在她的老同学、著名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任广智的安排下,祝希娟还是专门抽空与一些老同事、老朋友欢聚了一次。作为她的老朋友,我也参加了这次聚会。那天,祝希娟见到大家很开心,不觉又谈起了许多往事。岁月悠悠,回首往事,我对这位尊敬的大姐为中国影视艺术甘于奉献和勇于探索的敬业精神充满了敬意。

祝希娟出生在兵荒马乱的1938年,从小就随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全面抗战爆发后,许多沿海大学纷纷向内地迁移,她父亲祝元清教授所在的同济大学,先后迁往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吉安,广西贺县,云南昆明。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1940年10月,年仅3岁的祝希娟又随父亲从昆明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镇。对李庄,祝希娟一直怀有特殊的情感。十多年前,她对我以及同济大学的两位老师深情地谈起在李庄的生活。她告诉我们:1943年,她在李庄镇私立益德小学念了三年书,与家人在李庄生活了六年……讲到1945年,正在上西南联大附属高中的18岁的兄长祝希雄,因患病医治无效在李庄去世时,回忆中的祝希娟哽咽了,眼里泛着泪花。战争使自己失去了亲人,这是她及家人心中永远的痛。抗日战争胜利后,祝希娟举家迁回上海。

上海,不仅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曾经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半壁江山”,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祝希娟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兴趣。上初中时,她在赵丹导演的影片《为孩子们祝福》里客串过一次,偶然的“触电”,让她欲罢不能。在复兴中学求学期间,参与业余话剧活动的乐趣,让她从此对戏剧表演矢志不渝。1956年,从复兴中学高中毕业的她,毅然报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当年的上戏名师济济:熊佛西、黃佐临、赵铭彝、顾仲彜、黃沙、陈白尘等,他们集戏剧名家、戏剧教育家于一身,蜚声海内外。院长熊佛西不仅亲自为学生上课,还常常请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等戏剧大师为学生授课。这样“豪华”的教授阵容,使祝希娟受益良多。在上戏,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1959年,一次偶然的时机,还在上戏读大学三年级的祝希娟,被谢晋导演选入电影《红色娘子军》剧组,由于在影片中饰演的红军女战士吴琼花形象真实、自然,受到广大观众和媒体舆论的认可和欢迎。在随后举行的第一届电影百花奖的“观众评选”活动中,祝希娟被票选为最佳女演员;并在新中国第一次评选电影明星时,被选为22位电影明星(实际名称是人民演员,习惯称电影明星)之一。祝希娟说:自己当时感到十分意外,“最佳”两字愧不敢当!我个人算什么?我是因为扮演吴琼花而出名的,我永远记住这一点。这绝不是自谦,在那个崇尚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和大多数人一样,祝希娟把自己的一切成就归结于党和国家的培养。1960年大学毕业的她,是可以分配到上海电影演员剧团的,但是她更乐意留在上戏实验话剧团(上海青年话剧团的前身)。她觉得话剧团演出实践的机会更多些。她是学戏剧表演的,应该有更多的舞台演出经验。

电影《红色娘子军》公映后,祝希娟片约不断。不过此后,她也只是在电影《燎原》和《青山恋》中担当了角色,与赵丹、张雁、魏鹤龄、齐衡、高博、谢怡冰等老电影人愉快地合作了。很快“文革”开始了,祝希娟也未能幸免,挨了批,不要说拍电影,就是演戏也没有份了。在那段日子里,她深感度日如年。1973年元旦,周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部分电影、戏剧、音乐工作者时指出:电影太少,这是我们的缺陷。并且语重心长地指出:电影的教育作用很大,男女老少都需要它,它是大有作为的。周总理的话是意有所指的,从1965年到1973年,国内几乎没有拍过电影,总理着急,祝希娟和广大电影工作者也着急。1974年,上影厂拍摄了由桑弧导演,祝希娟、王志刚、娄际成主演的电影《无影灯下颂银针》,与《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电影的播映,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面对观众的热切期待,祝希娟是不甚满足的,从1964年拍完电影《青山恋》直到“文革”结束,除了一部《无影灯下颂银针》,祝希娟几乎无所事事。从26岁到近40岁,十几年时间被荒废了,这是一个演员艺术生涯的黄金年龄啊!这对艺术生涯才刚刚起步的祝希娟来说是痛苦的。

好不容易熬到十年动乱结束,春回大地,祝希娟和上海青年话剧团的同事们欣喜不已,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赶排优秀作品,为观众演出。1979年,谢晋导演的电影《啊!摇篮》开拍。影片中的八路军营教导员李楠,原来是一位越剧演员饰演的,但她不幸从马背上摔下来,昏迷了两天两夜。当时整个剧组在山西拍摄,有人提议请刘晓庆来救场,但谢晋拍板:不要争了,就请祝希娟。祝希娟接到通知第二天就赶到山西,顶了上去。有人说:谢晋导演几乎不会重复邀请一个演员来拍他所导演的电影,祝希娟是例外。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3年,祝希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去意大利,参加中国电影回顾展。参访期间,她发现在欧洲,电视对电影的冲击很大,就连意大利著名导演费理尼拍摄的影片,也受到了冷落。她感觉这种现象迟早也会出现在国内。由此,想到自己人到中年,怎样转换角色,应该是未雨绸缪,要作决断了。从意大利回沪,恰逢深圳巿到上海来招聘中高级知识分子,参加深圳建设,祝希娟觉得去深圳,也许是自己在艺术上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路。她与丈夫侯烽民商量后,在招聘处报了一个名,没想到当天晚上,广东驻沪办事处的同志,就跑到她家里来做工作,快人快语的她和丈夫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就拍板决定,去深圳“创业”。为此,广东《羊城晚报》还以头版头条新闻作了报道,这一下像炸锅似的。顿时,广东驻沪办事处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深圳特区原计划在上海招聘600人,结果来报名的竟然有一万多人。

许多老同事、老朋友是事后才得知消息的,惊讶之余,颇有些不舍。平心而论,就她去深圳这件事真值得为她虔诚地唱一支赞歌的。今天的深圳,已是街道纵横,高楼林立,一派繁荣的都市风光。可是,30多年前的深圳,似乎和百年前的上海一样,一个小渔村而已。放弃上海安逸、舒适的生活,去还在建设中的深圳,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大家担心的是,说不清的艰苦生活条件,她习惯吗?离别上海的环境,她舍得吗?上海有太多她熟悉、熟悉她的亲朋好友,即使是上海影迷的热情,也常常让她感动不已。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为之抱不平,说祝希娟太老实,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后路,举家南迁,离开上海时,将住在市中心“太阳别墅”的一套房子无偿地交给了组织,那年她也只有45岁。后来当有人提及此事时,她只是淡淡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长大的,潜意识里就想为国家建设出点力。”

祝希娟本想担任电视台导演工作的,可是深圳市委任命她担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多少让她有些措手不及。用她的话说:“过去,我可是连小组长都没做过。既然党叫干啥,咱就干啥呗!不会就学呗!”此时的深圳,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设施,深圳居民一直看香港电视,每天只有半小时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转播,深圳一度被称之为文化沙漠地带。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分管文艺工作的祝希娟,尽力做好工作。她成为深圳电视台第一位节目主持人。1989年,她又兼任深圳电视台艺术中心主任,全力推动电视剧的创作和制作。她依靠大家,五年内完成了20多部电视连续剧,借助上海、北京等地的文艺界同仁,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文艺精品。“后来,我们的电视艺术中心基本上做到了一年一个飞天奖;曾经有一年,一连拿了三个飞天奖。”祝希娟自豪地说。她也曾遇到不少苦恼。同事们总以为她是名人,有关系,好办事,大事小事都找她出面办,事无巨细,她也爱亲力亲为。但是她做事也是有底线的,她懂得讲人情,更懂得要讲原则。她的豪爽坦直的性格也自然得罪了一些人。有一段日子里,老同事,老朋友都知道,她为工作流过汗,也流过泪。故意的刁难,以及种种无端的非议,她都经历过,所有这些都是性格单纯、直率的她所始料未及的,但是她从未被击垮。她说得好:“我一直认为,我到深圳是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既然要工作,就会有牺牲,我从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路,挫折只会让我越挫越勇。我感到高兴的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起步和发展。”是的,人们会记着她在深圳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不懈,记着她以无所畏惧的勇气,接受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她被人们赞誉为“深圳电视剧的拓荒者”。

1992年,她从深圳电视台退休。没想到退休后她比退休前更忙,各地纷纷向她发出邀请,请她拍电影和拍电视剧。她只要觉得剧中有适合自己的角色,都乐于接受。她表示:“我是演员,我不想荒废掉我的专业。我希望以这样的形式与观众多多见面。”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这位人民艺术家。1995年,她荣获“中华影星”称号,同时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2005年,又被评为中国“百年百位优秀电影演员”,同时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虽然,祝希娟已年近八旬,但她的创作精神和艺术生命力十分旺盛。我从心底里感到,她始终是一名红色娘子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