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期●历史研究●

鼓舞军民抗日的经典戏剧与歌曲

作者:刘小宁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我国东北后,许多进步的文化人士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创作了一大批进步戏剧,其中《放下你的鞭子》与《兄妹开荒》,影响尤其大。
由进步文化人士创作的抗日题材的歌曲比戏剧多得多,其中以《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松花江上》等歌曲唱响全国,影响广泛。最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9月被选为代国歌,在1982年12月正式成为国歌。

《放下你的鞭子》 引起轰动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时期演遍中华大地的爱国戏剧。此剧是由集体创作、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的抗战街头剧。

1931年夏,陈鲤庭在南汇县大团镇小学任教,目睹逃荒灾民的悲惨景象,利用暑假,创作短剧《放下你的鞭子》,抨击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帝国主义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年10月10日,南汇县举行游艺会,上海左翼剧联派出谢韵心(章泯)、阿梁(梁耀南)等人,在惠南镇十字街口搭棚,首场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九一八事变后,随着形势变化,在演出实践中,左翼剧联主要领导成员赵铭彝等以及陈鲤庭将剧本修改为突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和东北人民亡国之痛。同时还有《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改编而成的同名独幕剧。它的剧情是:因东北沦陷,父女俩流落到关内,靠卖艺为生。女儿在演出时,不慎失手,老汉举起鞭子要抽她。这时,一个年轻人冲上去,大声喝道:放下你的鞭子。不料女儿却为老者求情:他是我爸爸,他也没办法,我们要吃饭啊。接着,女儿就声声控诉起日军的暴行,唱起了“九一八小调”: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先占火车站,又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每当演到此时,台上台下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人们忘记了这是在演出,愤然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等口号。
抗战期间,周恩来、郭沫若所组建的10个抗敌演剧队,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放下你的鞭子》,先后在北平、上海、汉口、成都、重庆、昆明、福州、华北和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演出。朱铭仙、王为一、崔嵬、金山、赵丹、王莹、张瑞芳、章曼萍都扮演过香姐和老汉。“抗剧队”经常是马不停蹄,一日三场,风雨无阻地演出该剧目。《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盛况空前,轰动了后方诸多城乡。武汉沦陷前,全国各演剧队在黄鹤楼还举行了一次《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大赛,演员们纷纷上阵,凌子风、黎莉莉的表演情感真挚,获得了“武鞭子”的殊荣。此次演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中国剧坛一大盛事。而有“文鞭子”之称的金山,率领剧团在南洋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939年10月,徐悲鸿在新加坡一个广场上看到当时知名女星王莹为宣传抗战正在演出此剧,深受感动,随后用了约10天时间创作了这幅抗日题材画作,成为徐悲鸿创作中最重要的爱国题材油画巨作。

毛主席称赞《兄妹开荒》

抗战期间,延安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催生了一大批生产模范和劳动英雄。如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陕北好江南”的八路军359旅就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兄妹开荒》的原型人物马丕恩、马杏儿父女也是这段历史造就的劳动英雄。马丕恩一家6口从家乡米脂县逃荒来到延安城南三十里铺的边区农场种地。父女俩起早贪黑,每日开荒10多个小时。农场组织劳动竞赛,15岁的马杏儿赤着脚,挽着裤腿,每天开荒最多达2.5亩,赛过男子汉。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得悉马家父女的故事后,立即予以嘉奖,授予他们“父女劳动英雄”称号。大生产运动不但让解放区渡过了难关,还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3年春节的一天,春寒料峭,北风裹着黄沙扑面而来。各界军民两万多人齐聚延安城南门外广场,随着一声高亢的陕北调“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的唱响,一个陕北农民肩扛锄头,轻松愉快地踏着秧歌舞步走上场来……这就是由鲁迅艺术学院教师王大化、一年级学生李波,依据当时陕甘宁边区开荒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为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而编写的秧歌剧《兄妹开荒》正在上演。该剧采用新秧歌的形式,表现新型的农民形象和欢乐的劳动场面,浓郁的泥土气息与农民特有的诙谐交织在一起,使一出剧情十分简单的小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此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中央领导,也兴致勃勃地和群众在黄土飞扬的大风中,坐在长板凳上观看演出。毛主席身上落了一层黄土,但他并不在意,也不避一下风,身边的人要为他戴口罩,毛主席马上拨开,只是跟着剧情喜笑颜开。看完演出后,毛主席连连点头,赞道:“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你们觉得怎样?”朱总司令说:“不错,今年的节目和往年大不同了!革命的文艺创作,就是要密切结合政治运动和生产斗争啊!”这台著名秧歌剧是由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王大化、李波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原名《王二小开荒》,后以群众通称的《兄妹开荒》定名。音乐以陕北民间音乐为基础,根据表现新的群众生活的需要而加以修改。这是秧歌运动中产生的第一个秧歌剧。春节演出后,延安《解放日报》用整版篇幅刊载了剧本和乐谱,并发表社论肯定《兄妹开荒》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开始得最早,影响也最大,新秧歌剧《兄妹开荒》迅速风靡延安,带动了整个解放区的群众性戏剧活动,提振了军民抗战士气。

不朽旋律唱响中华

在东北沦陷及抗战艰苦的岁月中,中国的救亡歌曲不断涌现,“有人烟处,就有抗战歌曲”,其中著名的有,1933年以后聂耳田汉等青年音乐家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毕业歌》等。一二·九后,又出现了一批救亡歌曲,如《松花江上》《五月的鲜花》《救亡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等,并很快传遍了白山黑水、大江南北。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片尾主题歌,是电影主人公诗人辛白华写的长诗《万里长城》中的最后一节,田汉原本是想把这首主题歌写得很长的,后因被捕而未能如愿。田汉的原诗是这样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田汉后来被关在上海龙华监狱,他在狱中偷偷地把歌词写在两个烟盒的背面,趁家属探监之便带了出来。聂耳接到歌词时,已准备去日本,他立即谱出初稿,让朋友试听,并征求意见,但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修改,只好带到日本。聂耳到日本后,他又对曲谱作了修改。1935年4月,身在日本的聂耳将曲谱定稿寄回上海,由孙师毅和司徒慧敏转交给《风云儿女》摄制组。三个月后聂耳不幸溺水遇难,年仅24岁,《义勇军进行曲》也因此成了聂耳的绝唱。随着影片《风云儿女》的问世,《义勇军进行曲》很快流传开来。这首歌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

全面抗战爆发后,音乐家贺绿汀加入了救亡演剧队。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丧,他感时伤事,忧国忧民,常用音乐来宣泄心里的悲愤之情。就是在这一时期,贺绿汀创作了一批感染力极强,且脍炙人口的抗战曲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游击队歌》。1937年底,贺绿汀随同救亡演剧队前往山西临汾的八路军总部。正在此时,空袭警报响起,贺绿汀跑进了防空洞,在洞中创作了这一首歌的雏形。后贺绿汀听取了八路军官兵们的意见,又修改了几次,一首游击健儿神出鬼没打鬼子的歌曲终于诞生了。1938年春,救亡演剧队在山西洪洞县八路军的一次会议上,合唱了这首歌,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从此以后,《游击队歌》在华北敌后根据地迅速流传,直至传遍了全中国。

1937年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的第5天,青年音乐家冼星海就加入了“救亡演剧”二队,专门负责音乐创作和演出。1938年10月,冼星海携妻子到达了延安。在延安期间,他与塞克合作创作了《生产大合唱》。在延安浓烈的抗战氛围中,他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和震动,激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与诗人光未然合作谱写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这首载入史册的作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座高大的里程碑。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中学教师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百姓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东北难民聚集地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促膝交谈,听他们控诉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倾诉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长城内外。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全面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表达“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张寒晖继创作了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松花江上》的曲子后,又于1942年在延安创作了《军民大生产》。抗战期间,还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歌曲,如张曙创作的《洪波曲》,麦新的《大刀进行曲》,刘雪庵的《长城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