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期●特 稿●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三个一以贯之”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的体会

作者:易 化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亲自狠抓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给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新年刚过的1月5日,中央及时举办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为全党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夙夜为民   马不停蹄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24日闭幕,25日十九届一中全会召开。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进入了密集的工作日程安排。

10月26日,习近平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作出动员和部署,同时对军队高级干部提出了六个“必须”的新要求。

10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来一个大学习。随后,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1月3日,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时强调:“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全军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尽快把备战打仗能力搞上去。”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活动大多与经济相关,“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鲜明的主线。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17年经济形势和2018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12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徐州市考察。他在考察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这八项工作,一个出发点,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提出要走质量兴农之路,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推动我国农业由大转强。

12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民主生活会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为主题,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实际,联系狠抓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018年元旦前夕,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他指出:“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2018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

总书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是殚精竭虑、夙夜为民啊!

坚持道路   答好考卷

习近平在“1·5”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此话切中要害。回顾中国共产党将近97年的历史,党自从成立起就以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己任。97年来筚路蓝缕,艰苦奋斗,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其间经过多少艰难困苦,然而百折不挠,终于从苦难走向辉煌,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40年前掀起的那场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了中国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在延伸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发展为道路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必须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习近平说:“我们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勇于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新时代,要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掌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落实部署上取得实效。

“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党才能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境界。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希望能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天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要根据新时代对共产党人出的考卷进行解答。能否给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最终是需要人民来评阅的。如果能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与人民同甘共苦,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的高分评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要求全党永远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自我革命   从严治党

习近平在“1·5”重要讲话中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他说:“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一以贯之地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落实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习近平着眼于新挑战新要求,深刻阐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他强调,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他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的具体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就会增强凝聚力、提高引导力,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主心骨、领路人。讲话蕴含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彰显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深谋远虑。

从历史上看朝代兴衰治乱,开国皇帝和开国大臣往往能从前朝兴衰中总结教训,也往往能励精图治,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然而,功成名就后居安思危、节俭内敛不容易,政权巩固后敬终如始、夙夜不眠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一以贯之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人民交出管党治党新答卷。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政治意识。毛泽东曾作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实践证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和根。几年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举措空前,力度空前,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欣喜地看到,党的面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心存忧患   直面挑战

习近平在“1·5”重要讲话中提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我们党诞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正是因为时刻心存忧患、勇于直面挑战,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迎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何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深刻分析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国际环境,科学回答防范风险挑战“怎么看”“怎么办”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遵循。

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前的时代主题,但是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对于中国自身来说,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外汇储备都稳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但我们自身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粮食安全、环境安全、金融安全等。而且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应对这些国际国内的安全风险,需要有紧迫意识,需要未雨绸缪。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之首,彰显了深沉的忧患意识,提醒全党时刻警醒、戒骄戒躁,在忧患中继续砥砺奋进。

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树立历史眼光,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从党的奋斗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演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把握政治大局和政治方向的能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完成十九大赋予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