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期●改革开放40年征文●

鱼米之乡谱新篇

作者:黄进琪



  笔者常回老家无锡探望亲友,发现家乡面貌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总的感觉,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公共交通十分便捷

我家在无锡北郊,位于锡(无锡)澄(江阴)公路塘头汽车站以西2里多的刘潭桥,原属无锡县,主要种植稻麦。上世纪60年代划归无锡市郊区,改种蔬菜、养鱼。改革开放后划归无锡市梁溪区。

1963年2月我参军时,锡澄公路还是沙石路,10来米宽。公共汽车又破又旧。我家住在街上,但出门下农田或到自留田劳作,全是泥土路。从我家到塘头汽车站是条曲折的石子路,路两旁是水稻田或小池塘,下雨天走路不小心,就会滑到水稻田里。乘汽车从塘头到火车站约半个小时。无锡车站全是平房,候车室很小。如今的无锡站是京沪线上的中心大站,有现代化的高楼、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有自动扶梯。车站广场上有10多路公交车,出租车在地下停车场,叫车很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大力发展城镇建设,柏油路直通街道、社区、乡村,一直铺到家门口。昔日沙石路面的锡澄公路已被双向6车道的准高速路所取代,从车站到塘头的公交车10分钟1班,用不了10分钟就可到塘头。前些年,在刘潭社区西侧又建了一条到江阴的凤翔路,向南穿过惠山隧道,直通山南荣巷。南面1公里101国道穿城而过;北面2公里沪宁高速,2小时内南到上海,北达南京。

 无锡交通最大的变化是修建了地铁。这在全国三线城市中是少见的。地铁1、2号线2012年开建,2015年通车。南北向的1号线从堰桥到太湖畔长广溪湿地公园,全长29.42公里,设24个站,北面第2个站就是刘潭站。东西向的2号线,从高铁无锡东站到梅园,全长26.08公里,设22个站。2017年下半年,又由中国中铁二、四工程局、隧道局设计施工开建地铁3、4号线,4号线的起点就是刘潭站。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无锡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在中国近代史上,以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为代表的荣氏家族创立了棉纺业、缫丝业、碾米业、面粉业等,轻纺工业在国内名列前茅,为此无锡有“小上海”之美誉。

上世纪80年代初,依托深厚的民族工业基础、优秀的科技人才和沿海的区域优势,无锡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原来,刘潭街上只有2个铁匠铺、1个木匠铺。改革开放后刘潭乡办起了纺织机械厂、钢管厂、服装厂、塑胶厂、彩印厂、清洗剂厂、奶粉厂等10多家工厂,一批中青年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厂从事各种技术工作。

乡镇工业大多是外向型,即两头在外(原料在外、产品销售在外),有些厂由外商投资,中外合资。我的邻居、农民企业家黄广新说,他创办的无锡第七纺织机械厂,产品销往我国西部和中亚、非洲。最初只有10多名工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两条生产线、100多名工人,年产值3000多万元。我的弟妹在该厂开铲车,她的长子是厂里司机;我二哥的长子是厂里翻砂工。另一侄子,是一家中外合资服装厂的技术员。农民工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无锡的工业格局,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市镇建设突飞猛进  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刘潭桥原是石板桥,河道仅四五米宽,桥面不高,只容小船通行。我参军时,街上有粮店、百货店、小吃店、茶馆、铁匠铺、木匠铺等几十家,也是蛮热闹的。

现在,从塘头汽车站向西的一条新街1000多米长,10多米宽,超市、服装店、饭馆、美发店、银行、邮局、书店、卫生院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南北土特产、新鲜水果应有尽有。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旧时的刘潭街已改建成河畔花园。经清淤深挖,河水还清,修筑了整齐的堤岸,装上了漂亮的花岗岩护栏。10多年前,无锡市为彻底改变河湖水质,在全国率先实行“河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如今,刘潭河经多年治理,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治理目标。但见两岸柳丝飘逸,绿草如茵;假山凉亭和运动器械错落有致;再现江南风情的石拱桥、月亮桥、双曲桥引人入胜。

上世纪80年代,市里统一规划建设了六七层楼房的三个新村。有宅基地的农户,建了两层的别墅式新村,用上了液化气、自来水。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一应俱全。近几年,梁溪区进行旧住宅改造,原来3个新村经修葺面貌一新。家家用上了管道天然气,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因建地铁修理厂用地需要,刘潭社区毛岸村整体拆迁,数百户居民兴高采烈地搬进了30多层高的“幸福家园”。刘潭地铁站附近“星光天地”“万荃城”2个高层住宅小区已拔地而起。

文教事业蓬勃发展  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我小时读书的刘潭中心小学有6个班。那时教学条件简陋,泥土操场,没有围墙。现在的社区中心小学,有12个教学班,有语音室、电教室、音乐室,还有电脑、投影仪、钢琴、电子琴,操场跑道是塑胶的。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加大投入。我读书的无锡县天一中学有了跨越式大发展,1978年被江苏省确定为重点中学,1999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3年市政府投巨资新建了占地450余亩的现代化新校区。现在,母校已成为具有104个教学班、5000余名学生、500多名教职工的全国一流重点中学。教职工敬业奉献,学生崇尚科学,他们与时俱进、追求卓越,迎来了教学质量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