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期●学习与思考●

肩负时代新使命 弘扬自觉能动性

作者:施光华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80周年。站在新时代,感受越来越多的新气象,我不断受到鼓舞启示,同时也引起一些联想。

赴日留学生两极化的警示

《新民周刊》2017年第50期刊登《“江歌案”背后的留日生态》一文,作者刘迪。文中说道,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在便利店、居酒屋、报纸店、工地上,到处可见中国留学生在收款、洗碗、送报、挖土。现在这些地方已被越南、缅甸的留学生代替。据了解,日本有的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仅有两三成仍在打工,其他人多靠国内家庭汇款消费。该文作者亲眼看到,有的中国留学生常在居酒屋中饮酒作乐,其留学并非自己选择,而是秉父母之命,目标并不清晰。新一代留学生开始两极化,优秀者学业有成进入著名公司或创业,另有一些学生则不是扎扎实实坐下来读几年书,而是混日子、镀镀金。

留学生利用时间打工,既可以相对减轻一些家庭经济负担,也是一门接触社会、锻炼自学能力的功课。学生能不能打工,也有多种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学生从小被娇生惯养,有的家庭疼爱孩子,忽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

敬业奋斗模范的启示

报刊电视上报道许多艰苦奋斗、创业创新的模范人物和事例,常使我们耳目一新,受到震撼。我脑子里最难忘的是三件事例和人物:一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带领团队“苦干惊天动地事,隐姓埋名三十年”。在40多年前设计试制、试航成功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之后,一直在深潜科研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增强国防利刃而奋斗。他自称痴翁,“深探龙宫,乐在其中”,今年94岁。二是贵州遵义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经过36年、在绝壁悬崖上凿出绕过三座大山的万米水渠,既解决了村民饮用水问题,又开发了“大发渠”的旅游资源。“青山不负凌云志”,他今年83岁。三是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塞罕坝,三代人历经千辛万苦,变荒原沙丘为林海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造出112万亩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人工林,三代人像哺育孩子一样培育、保护这片林子,经历55年的努力。联合国以最严格的考察评选,把联合国最高荣誉奖“地球卫士奖”授予林场三位代表:73岁的陈彦娴、53岁的刘海莹、37岁的于士涛。现在塞罕坝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万多吨,惠及京津,浸润世界。

典型人物是代表,他们的背后有坚强的群体,男愚公、女愚公、世代新老愚公,激励人心,催人奋进。媒体上不断涌现各条战线的典型事例和各个方面的好人好事,使人感觉时时处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安康,离不开千千万万日夜操劳、默默奉献者。我们要倍加珍惜,幸福来之不易。

复兴伟业要在持久战中显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努力把世界的机遇内化为国家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贡献为世界的机遇。新时代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发展进步的条件,每个人都可以在历史新舞台上书写精彩的人生。党的十九大为我们规划了宏伟的蓝图,高质量发展的步子和目标更加清晰。要牢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一场新的持久战,还得打30年持久战。打好攻坚战,坚持持久战。我们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国际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思想动员全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形成了全民战争的历史奇观和壮举,“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我们更好地发扬自觉奋斗的能动性。有的外国学者点赞“中国社会主义生机盎然”,有的“渴望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中国”,有的未来学家盛赞中国形成了学习创新型的社会。同时认为,一些大学生对纪律性有所放松,如何使创新学习和纪律自觉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对我们大学教育的重要挑战和考验。万众一心,排除万难,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去争取胜利。我们要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作者为新四军老战士,现年99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