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张70年前的老照片摆在我面前时,那画面上的张张笑脸,不仅让我惊喜,而且感叹。我手上捧着的仿佛不是照片,而是一束洁白的马蹄莲,我与他们一道分享温柔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
这张照片摄于1946年5月23日,江苏省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人们正沐浴在抗战胜利后的喜悦之中。同胞四姐弟从四面八方聚拢到在华中文协任职的父亲阿英身边,为聚首为胜利,合影定格。
其实,早在1941年12月,他们4人就已经是新四军一师一旅的小兵了。当时,最大的钱璎19岁,最小的钱厚祥11岁,钱毅16岁,钱小惠13岁。平均年龄不足15岁。他们的军旅生涯已5个年头了。
他们的父亲阿英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藏书家,原名钱杏邨,安徽芜湖市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阿英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任上海市文化界抗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主编及《文献》杂志主编,并致力于戏剧活动。1941年冬,在党组织安排下,阿英一家从上海十六铺码头上船,赴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三天到达新四军一师一旅。叶飞司令员见到阿英带了4个可爱孩子前来抗日,心中无比欢喜,激情使然,批准小小四姐弟参军,分配去服务团当了新四军的战士。后来,钱璎去了《盐阜日报》工作一段时间,又调到涟东文工团任副团长。钱毅去了《盐阜大众报》当编辑。钱小惠、钱厚祥先在一旅服务团少先队,有时爬墙头刷标语,有时上街头演出活报剧,站岗放哨,宣传抗日救国。他们业余时间学文化,钱小惠还学会版画,作品被根据地报纸、杂志刊用。
从此,他们在战火纷飞中成长,意志得到了很好的磨练,个个成为栋梁之才,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
钱璎,1949年调苏州市工作,曾任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工艺美术公司党委副书记等职。1983年离休后任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后为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她主编或参与编写了《苏州戏曲志》《昆剧在苏州》等作品。
钱毅曾是《盐阜大众报》副主编、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他深入基层采访报道战地新闻、百姓生活。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可读性强。在“文化大众化”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撰写的《怎样写》一书,对当时解放区开展的工农通讯员运动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47年3月2日,他在淮安石塘区采访,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2岁。著有《庄稼话》《大众诗歌》《海洋神话与传说》等作品。
钱小惠,历任新四军三师鲁迅艺术工作团、苏北画报社、华中美术工厂文艺干部,大连建新工业公司文艺干部,1949年后历任天津文化局、华北文联文艺干部。1954年他主动申请下基层深入生活,并先后担任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副厂长、党委副书记。1987年,他调北京市文联。他的主要作品有:木刻版画集《战争与生产》,散文集《死车的复活》,小说《突破》《山花烂熳》《岁月如歌》。他与陈允豪、钱璎整理编辑了烈士遗著《钱毅的书》,和钱璎共同整理了阿英的《敌后日记》。
钱厚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上海新闻站站长。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新事物,拍摄主题涉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他拍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录片,为胡志明、西哈努克亲王等拍照,留下巴金、郭沫若、刘海粟、张乐平、贺绿汀等人的专题片,为人称道。
今天,我把这张照片展示在读者眼前,让我们共同回忆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十来岁的姐弟都参战了,全民抗战是怎样一种悲壮情景。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