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中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他在《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一文中还说:“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人格是由其内在状态与外在状态这两方面融为一体的组合。人格有高下美丑之分、尊卑优劣之别。党员干部怎样塑造高尚的人格呢?
对党忠诚,是人格塑造之魂。首先,就是忠于党的信仰。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坠入犯罪的深渊,根源上都是背弃了信仰追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断锤炼党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清除思想上的灰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信得过。其次,就是要忠于党的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忠于党就要忠于人民,为人民谋幸福就是为党尽心尽力。要以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为榜样,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为人民“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善于学习,是人格塑造之基。习近平同志多次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是塑造人格、提高修养、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成至圣先师,诸葛亮茅庐苦读而成蜀汉开国良相,吕蒙军旅不忘治学而成江东名将,左宗棠一生“勤耕读”而成晚清股肱之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背上、窑洞里、战斗间隙也不放松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生注重学习革命理论,提升思想境界,逝世前枕边还摆放着《毛泽东选集》和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时,白天艰苦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刻苦学习,为他后来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许多优秀的人民公仆,无不通过学习涵养品格、官德。党员干部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打牢理论根基、提升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情操、提高从政能力。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
思想干净,是人格塑造之本。干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更主要的是思想品德上的。一是思想上纯洁。胸怀坦荡,表里如一,遵守规矩,敬畏法纪。不阳奉阴违,不搞非组织活动。二是品德上高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恪守人性之善。知恩、知耻、知足、知止,慎初、慎微、慎独、慎终。三是生活上简洁。崇尚简单,耐得清贫,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不能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失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带头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干净是一种底线,一种坚守,有了这种底线,各种“糖弹”不能击垮;有了这种坚守,歪风邪气不能动摇。
勇于担当,是人格塑造之要。担当体现一个“公”字,无私者无畏,为公者恒强,心底无私天地宽,天高地阔好担当;担当体现一个“责”字,在其位、谋其政,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失职问责;担当体现一个“敢”字,秉持“为官避事平生耻”的理念,在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表态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立为民之功,立兴党之功,立报国之功,做俯仰无愧的优秀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