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期●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好样的,新中国同龄人

——记著名沪剧艺术表演家马莉莉

作者:浦锡根

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出生于1949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登上沪剧舞台40多年来,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李铁梅、陈白露、梅莘、白灵、钟佩文、阿庆嫂、韩英、繁漪、张志新、宋庆龄等20多个女性形象,“英雄花旦”的名号响彻上海滩。她曾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及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还被文化部任命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祖国的文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担任《解放日报》记者期间,我曾多次采访过马莉莉,十分熟悉和了解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采访和报道她的一些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似的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一张感人的照片
  1979年,张志新烈士的事迹在报刊上披露以后,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我清楚地记得,一天我在采访途中路过延安剧场(现复名共舞台),发现门口宣传栏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扮演张志新的明星马莉莉和张志新烈士的儿子海彤、女儿林林在一起的合影。

那么,这张照片是怎么来的呢?为探个究竟,我立即去采访马莉莉。她告诉我,1979年7月,她和院团编剧、导演一起到沈阳体验生活,翻阅了张志新亲笔写下的几十万字的控诉书,会见了她的难友,了解她在狱中的生活,并去监狱和刑场作实地考查。此外,马莉莉还专门访问了张志新的家,与张志新的丈夫曾真、女儿林林、儿子海彤交谈,了解烈士家庭生活的真实情况。他们向马莉莉愤怒地控诉了“四人帮”一伙迫害他们全家的情况。林林还把张志新烈士生前的照片给马莉莉看。马莉莉受到烈士英勇事迹的教育。访问结束时,她就和张志新的两个孩子合影,以寄托对烈士的敬仰与思念。

1980年1月11日,我写的题为《一张感人的照片》的新闻连同照片在《解放日报》头版显著位置上刊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在排演沪剧《张志新之死》的马莉莉从报上看到后,立即打电话给我,连声道谢,并说:“真没想到,在党报上还能看到这张照片。我一定要把这个戏演好,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我深知她每演一个现代戏,首先就是熟悉和了解剧中人的思想和生活。为了排演《雾中人》中的白灵,体现志愿军战士的艺术形象,她与剧组的同志们去好八连体验生活,和官兵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在射击比赛中,还获得优秀射击手称号。惟其如此,她就能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情感热烈的形象。她扮相靓丽,雍容大方,戏路宽广,被沪剧家前辈丁是娥赞扬为“演啥像啥”。
  难忘的“宋庆龄”
  1999年8月24日晚,我应马莉莉的邀请,去天蟾逸夫舞台观看她首场演出的现代沪剧《宋庆龄在上海》。在观看中,我多次被“宋庆龄”的音容笑貌和崇高品质所感动。剧终谢幕,扮演宋庆龄的马莉莉身着黑色丝绒旗袍,走到舞台前方,以国母生前常有的微笑,频频向全场观众谢幕致意时,观众反映极为热烈,长时间地鼓掌欢呼。我特意去后台向她表示衷心祝贺。

这是“马莉莉文化工作室”组建后演出的第一出戏。由于此前我曾听到一些关于马莉莉文化工作室组建艰难的传闻,于是,我便问她:“苦不苦,累不累?”她沉默了一会,然后坦然地对我说:“很苦,也很累,有时还不一定被人理解。但为了沪剧事业的发展,我想,我吃一点苦、受一点累也是值得的。”

戏终于演出成功了。在成功的背后,马莉莉勇于改革、积极探索的可贵精神令我敬佩,难以忘怀。上世纪90年代末,那时戏曲不是太景气,作为上海沪剧院副院长的她有一种强烈责任感,不能让戏曲消沉下去。而戏曲要振兴,必须对文艺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经过深思熟虑,她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毅然于1999年4月留职停薪,由个人投资,组建了马莉莉文化工作室,宣传推广沪剧。她说:“我属牛,姓马,牛有一股韧劲,马有一种冲力,还要作一番拼搏。”

看了《宋庆龄在上海》的剧本,马莉莉立即被这位伟大女性所深深吸引,决意要出演该剧。然而,当时刚刚组建的工作室一无所有。该剧的投资尚需人民币50万元,怎么办?马莉莉认准目标,与家人商量,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另向朋友借了20万元,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和排演中去。

当然,戏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舞台形象的塑造。马莉莉刻苦钻研,反复观看宋庆龄的有关书籍资料和图片,探索宋庆龄的体态举止、音容笑貌等外形特征,进而着力领悟宋庆龄特有的气质、风范,力求从形似走向形神兼备。戏开排后,她不仅要背台词,练唱腔,还要出戏票、搞宣传,关注各部门的工作进程。她由于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一下子就消瘦了很多。

不懈的探索与创新,使马莉莉的艺术更加成熟,更显光彩。《宋庆龄在上海》演出成功后,1999年11月,她带领《宋庆龄在上海》演职人员赴湖南长沙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荣获演出一等奖、编导一等奖、音乐一等奖、舞美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等大奖。在这段时间里,我先后采写了马莉莉创作演出的整个过程,在报刊上刊登了好几篇稿子,热情赞扬她探索创新的精神及其取得的成果。
  女儿不断娘家路
  马莉莉艺术上的成就与她在政治上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1983年沪剧院党组织与她谈过一次话:“小马,你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很成功,但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向党组织靠拢。”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给了她无比的温暖,从此她积极参加党章学习小组,认真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由于她的努力,她终于在1986年7月26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这以后,她时时处处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她平时首先想到自己是一个党员,第二才是艺术工作者。马莉莉认为是党和祖国的阳光雨露哺育她成长,自己的才能应该贡献给人民,因此她头脑十分清醒,始终不被金钱所迷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多年来,我经常跟她一起到农村为农民演出,市郊的很多乡镇都留有她的身影。使我感动的是,有一段日子,马莉莉因病开刀,大病初愈即踏上农田为农民演出,她并不降低标准,唱做依然那么到位,那么优美。记得一次去农村演出,在平地土场搭建的简易舞台上,她在观众的一片掌声中,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最后连嗓子都唱得哑了。然而,刚下得台来,她得知敬老院里的几位老人爱听她的演唱,她又不顾疲劳,马上前往。老人们听了她的演唱,都乐得合不上嘴。
  岁月流逝此情深
  我来自市郊农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平时喜欢沪剧。马莉莉知道后就赠送了几盒“马莉莉沪剧艺术集锦”磁带。这些磁带,凝聚了她多年来艺术创作积累的精品唱段,我把它们视作珍宝,一直珍藏在身边。如今,我虽已退休,平时还经常听听她的唱段,听其声如见其人,真是百听不厌。我不仅从中欣赏着她的沪剧艺术,而且还为她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为一位有才华的艺术家而感到高兴,从而增强了对祖国的爱。

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耕耘了30多个春秋。回首往事,我曾采访过很多人,其中不少人我都已忘记了,但马莉莉这位好样的新中国同龄人,被观众称为“英雄花旦”的女性,以其对事业执着追求和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记忆。而今,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马莉莉风采依旧,亲切的笑容、甜美的声音让我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此时此刻,马莉莉深情地对我说:“我是新中国同龄人,与新中国共同生长。回过头去看,我和我的祖国血肉相连。对于沪剧艺术,我始终怀着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执着的信念。面对成绩和荣誉,我忘不了祖国像母亲一样培育了我,衷心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关怀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