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期●缅怀篇●

用热血和生命为新中国奠基

——深切缅怀为解放上海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作者:刘苏闽



  今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0周年纪念日。上海战役是渡江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行的我军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上海战役的胜利归功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总前委、三野前委的正确指挥;归功于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坚决执行命令,充分发扬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归功于中共地下党组织里应外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以及正确的政策、周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所发挥的巨大威力。

在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为解放上海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上海战役中,我方总伤亡为33685人,牺牲的烈士7785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6岁。其中,解放军指战员7613名,地方志士100名,随军支前干部和民工72名。革命烈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上海的新生,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业绩。谨此,对上海战役牺牲的烈士作一简要介绍。

首先,牺牲的408名解放军连级以上烈士中,年龄最大48岁,年龄最小18岁,平均年龄28.9岁。408人中,解放战争前入伍的329人,其中新四军老战士188名,占57.1%。团职干部7人,新四军老战士4人,占57%;营职干部61人,新四军老战士25人,占41%;连职干部340人,新四军老战士127人,占31%。如:

胡文杰(1916~1949年),江苏丹阳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中共党员,29军87师259团团长,是上海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烈士中职务最高者。月浦镇是吴淞、宝山的西北门户,敌军筑有坚固的碉堡群和外围防御工事,与吴淞、杨行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5月15日,胡文杰率领两个营攻入月浦镇,经过激烈的巷战,将敌军驱逐。敌岸炮、舰炮对月浦进行毁灭性轰击,飞机轰炸达200多架次,步兵在坦克掩护下,整连整营地冲过来。胡文杰率部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和肉搏,给敌以致命的打击。突然,敌军炮弹击中了团指挥所,胡文杰壮烈牺牲。

王里(1917~1949),江苏句容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中共党员,29军85师253团政治处主任。渡江战役前结婚,妻已怀孕。他当教导员时,每次战斗总要带领突击队。5月14日,他带领2营攻入月浦镇,陷入四面受敌的危险境地。他指挥部队顽强抗击,不幸英勇牺牲。仅1天时间,该团伤亡数百人,牺牲营连干部15名。

陈达生(1923~1949),江苏无锡人,1942年参加新四军,中共党员,29军87师259团3营教导员。在攻入月浦镇展开巷战中,率部与敌人逐屋争夺拼杀,敌用坦克和猛烈的火炮进行反攻,陈达生与副教导员薛竞成、2营教导员盛长宏先后牺牲。

张勇(1926~1949),江苏启东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中共党员,29军87师260团3营副教导员。在攻击月浦的战斗中,面对敌人4辆坦克和步兵的进攻,已负伤的他冲出战壕,用集束手榴弹将敌坦克履带炸断,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不能忘记,还有许多无名烈士!当年,被敌军抓到月浦镇修碉堡的青年农民钱华生回忆说,国民党军在月浦镇修筑了321个碉堡,挖了数十公里的深壕,镇外延伸100米范围内成为无人区。解放军攻入月浦镇时,他看到一个战士冲到了碉堡的两个射击孔之间,对敌人喊话,敌人继续射击。他拉开手榴弹塞进碉堡的射击孔,被敌人丢了岀来,他抓起来再次塞进碉堡时,手榴弹爆炸了,碉堡内一个敌人被炸死,这位战士肚子被炸裂,肠子流了出来,还大声喊着:“冲啊!”这时,敌军又将几十个老百姓赶出去当炮灰。解放军官兵立即停止了火力攻击,装上刺刀向里冲。在通过一个开阔地时,敌人暗堡里的机枪突然猛烈扫射,不少解放军官兵当即倒下了。我军占领月浦后,钱华生跑到阵地前仔细查看,解放军官兵牺牲了78人,负伤9人。这支部队正是259团团长胡文杰率领的两个营。

5月13日一早,29军87师260团前一天晚上刚挖的工事就被敌军的狂轰滥炸摧毁了大半。到下午2点前,担任主攻的1营伤亡了三分之一,营长钟熹清、副营长王德成负伤,连、排干部也有不少伤亡。部队向月浦进攻中,又遭受敌军强大火力的杀伤。14日拂晓,该团只剩120多人,全团军事干部都因伤亡离开了战场。15日清晨,该团只剩64名官兵。而29军87师261团1营副营长刘飞带领3连130多人攻击月浦东侧的子母碉时,只有20余人生还。

5月20日,31军92师275团2营5连在夺取蔡司庙战斗中牺牲了近50人。21日,敌人飞机大炮狂轰滥炸,5连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晩,全连190多人只剩下11人。3班是“小鬼班”,11个小战士都不满18岁。连长王廷法在被敌军火炮覆盖的阵地上用手指往下挖,硬是把11名小战士的遗体挖了出来,逐个仔细地查看,又含着泪把他们掩埋了。接着,8连接替了5连阵地。第二天,阵地上落下了800多发炮弹,8连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傍晚时,全连150多人只剩下39人。这些牺牲的烈士,许多都没有留下姓名。
其次,黎明之前(1949年1月至5月)牺牲的100名地方烈士,年龄最大62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9.2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68人。其中,32人是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派到上海的,有的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优秀共产党员。如:

李白(1910~1949),湖南浏阳市人,1925年入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4年,经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学习后,分配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委,参加了长征。1937年,被派到上海设立秘密电台。1942年被捕,经多方营救被保释后,到浙江、江西从事秘密工作。1945年,重新到上海设立秘密电台。1948年12月30日被捕,1949年5月7日牺牲。

1949年5月30日,陈毅接到了中共中央情报部代部长李克农的电报,要求查找一位名叫李静安(即李白)同志的下落。经查李白已牺牲。陈毅在回电中写道:“血债要用血来还!残害李白烈士的反革命分子,我们定要向他们讨还这笔血债!”1949年6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人员在浦东戚家庙挖掘出了包括李白在内的12具烈士遗体。1950年9月,国民党特务叶丹秋被捕,交代了杀害李白、秦鸿钧等罪行。1951年1月13日,叶被判处死刑。2009年9月,李白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秦鸿钧(1911~1949),山东沂南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共产党员。1936年赴苏联学习电台技术,后到上海设立秘密电台。曾三次往返于上海和苏北,完成了建立地下电台及输送情报任务。1949年3月17日被捕,5月7日被杀害。龙华烈士纪念馆陈列着记述秦鸿钧烈士英雄事迹的史料和遗像遗物。

沈鼎法(1906~1949),上海崇明人,1927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任崇明抗日自卫总队政训处主任、苏中四分区游击指挥部第3旅6团团长、崇明警卫团团长。后被派到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5月14日被捕。5月24日,军统特务头子毛森将沈鼎法等9名共产党人杀害于上海市警察总局。5月28日,《解放日报》刊登了沈鼎法治丧委员会讣告。29日,23军军长陶勇亲切慰问其家属,并召开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沈鼎法烈士的灵柩安葬于崇明新河烈士纪念塔旁。

张困斋(1914~1949),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书记张承宗之弟,1937年入党,1939年调到无锡抗日游击部队任职,后任中共东路特委机关刊物《江南》主编。同年冬回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工作,并领导秘密电台工作。1949年3月19日被捕。5月7日,被杀害于浦东戚家庙。

第二类是国民党军队、警察中从事策反起义人员21人。如:

国民党联勤总部中将视察员张权(1899~1949),河北武强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曾任连长、参谋、科长、副师长、第一战区游击司令、教导总队总队长等职。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来往密切,多次为我党提供情报。渡江战役前,派人将敌军《沿江一线兵力、工事布防图》等送到我军前线指挥部。上海解放前夕地下党安排其策反国民党军队。张权担任上海市中心区城北起义军指挥,因情况泄露,5月15日被捕,敌人为掩人耳目,以银元贩子的罪名将其在南京路当众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尔晋(1911~1949),194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13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受妻子中共党员王曼霞影响,他与中共上海局接上关系,1949年1月积极准备国民党军队中策动起义。5月初,因叛徒出卖,夫妇俩被捕入狱。5月19日,陈尔晋搀扶着怀有身孕的妻子从容就义。

第三类是与国民党反动统治作斗争的爱国民主人士11人。如:

曾伟(1912~1949),广东惠阳人。1935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拥护该党与中共合作,组织人民自卫武装,积极抗日。1946年,他被选为农工党中央执委兼组织部副部长,并担任华东局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积极贯彻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张,开展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10月,农工党中央迁往香港,他坚持在上海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因被特务追踪,才去了香港。1949年3月,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回到上海。4月5日,在研究配合解放军渡江、策反国民党部队起义时被逮捕,5月21日被杀害。解放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于龙华烈士陵园。

其三,72名随军支前干部、民工烈士中,干部8人,民工64人。年龄最大55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9.9岁。有44人来自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占61%。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正像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我们必定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开阔水域,扬帆万里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