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期●专 稿●

不打官腔,不讲空话

——简述陈云的文风

作者:陆燕燕


  文风问题是作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我们党从毛泽东时代开始,就大力倡导以坚定正确的方向、实事求是的内容、旗帜鲜明的态度、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陈云说话、写文章不打官腔,没有大话、空话、套话,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研究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内部联系的向导。对实事求是,陈云践行了一生。陈云曾说:“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延安时期,在同毛泽东反复探讨怎样才能少犯错误这个话题之后,陈云提炼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诀。他对这15个字十分看重,从延安讲到东北,从战争年代讲到新中国成立,讲到新时期,一直讲到他逝世前。他说:“这15个字,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根据他的解释,“不唯上”是不要“唯上命是从”;“不唯书”是说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不能教条主义式地学习,机械地执行;“只唯实”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原则出发;所谓“交换”,就是彼此之间交换看法,以使自己的意见更全面;“比较”就是把不同事物、不同意见放在一起进行优劣、利弊等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反复”就是有倾向性意见后,不要匆忙做决定,要反复考虑一段时间,倾听不同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定改变国内各类汽车依靠外国进口的状况,打算自建第一汽车厂。厂址设在什么地方,当时有两个方案意见比较集中:一是建在北京附近,这是从莫斯科请来的设计专家及我方一部分人赞成的;二是建在西安附近,这里有富饶的八百里秦川,社会物质条件较好。究竟建在哪里,还是要实地考察。此后,从北京西郊、石家庄、太原、西安到东北的长春等地都留下他考察的身影。最后陈云再次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并向在座的中外专家发表了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他说:“如果这个汽车厂全年生产量是3 万辆汽车,电力就需要2.4万千瓦,西安只有9000千瓦,光修电站就要几年时间。还需要钢铁,一年要20 万吨,石景山钢铁厂生产这么多钢铁,要在5 年或6 年以后。木材要20 万立方米,在西北砍木头,山都要砍光。还有运输问题,每年运输量就需要100 万吨,而西安到潼关铁路运输量不超过200 万吨,光汽车厂就够运的了……结果,第一个汽车厂只能够设在东北。”对此方案,苏联专家组刚开始不以为然,在北京又住了两个多月,才到东北进行现场勘察。他们在大量令人信服的数据面前,终于表示赞同陈云的意见。

在大是大非面前,陈云文如其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经历十年动乱后,有段时间党内生活和社会风气严重存在是非不分的现象。一些人在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和稀泥,做老好人,而坚持原则的人往往受到孤立。陈云就这个问题指出:“这种情况,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也有,但现在比那时要严重得多。过去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过分强调斗争哲学,不该斗的也斗,动不动就上纲到路线是非。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怕矛盾,怕斗争,怕得罪人。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只从维护党纪提出来,我认为还不够,应该把它提到全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1985年6月下旬,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纠正不正之风,中央纪委召开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介绍端正党风搞得好,因而改革也搞得好的经验。陈云在闭幕会上,提醒共产党员决不能忘记自己进行的是社会主义事业,不能失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他的话说得很重:“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国家现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任何一个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必须牢记,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

陈云讲话、写文章通俗易懂。他善于运用比喻来分析形势、阐述政策、说明道理。1946 年12 月,陈云主持召开辽东军区师以上干部会议,与会人员在主力部队是否留在南满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陈云表示应该留在南满“当孙悟空,大闹天宫,在长白山上打红旗”。接着在分析形势时,他把东北的敌人比喻为“是一头野牛,牛头牛身子是朝着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尾巴。如果我们松开了牛尾巴,那就不得了,这条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危险。如果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因此,抓牛尾巴是个关键。”陈云用一个比喻,抓住影响东北全局的关键,把当时复杂的形势以及留在南满的必要性,讲得既形象生动,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经济工作十分繁重和艰难。陈云打比方说: 在西北管财经只是“摆小摊摊”,在东北主管财经是“开商店”,现在中央要他抓全国财经工作,是要“开大公司了”。他形容调整工商业与稳定金融必须相辅而行,不能抓住一头不要另一头时形象地说:“现在政府挑的是‘两筐鸡蛋’,不要碰破一头。”后来,为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收购问题,陈云大胆提出“统购统销”政策。他又用挑担子作比喻,但挑的不是鸡蛋而是炸药了。他说,这是非常险的一步棋,像“挑了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 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

在中央党校讲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基础课时,陈云说:“今天我只讲两个字:到底。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最困难的也是‘底’,那么奋斗到底的‘底’在哪里呢?到底就是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教育干部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不怕人家讲错话,就怕人家不讲话。光说好话的人都是拍马屁的。看问题要站在屋顶上,不要站在地下室。

陈云的这些话语闪烁着睿智的光彩,一针见血,他的文风朴实而有力。在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了解学习陈云的文风,对于新时代条件下转作风、改文风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