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期●缅怀篇●

尹之本:革命从戎五十春

作者:尹 强


1941年10月,尹之本加入如西游击连第18天,遇到古溪曹家庄伏击战。他们以急行军的速度跑步奔向曹家庄,天刚蒙蒙亮,大家各自选择有利地形投入战斗,尹之本紧靠在连长身旁,埋伏在一座坟堆后面。

第一次参加战斗,尹之本的紧张心情可想而知,但身旁镇静自若的连长,给予了他无穷的胆略和勇气。等伪军全部进入伏击圈时,我方所有的机枪、步枪都开火了,两旁的手榴弹也如冰雹似的抛向敌群,炸开了花。整个阵地上,硝烟滚滚,震耳欲聋。战士们纷纷从青纱帐中冲了出来,这时,尹之本没等到连长的命令,抓起大马刀一个箭步冲上前,一口气缴了敌人3支步枪,活捉了4名伪军。为表彰尹之本作战勇敢,连长还特地选了一支最新的马拐子步枪,连子弹袋一齐交给了他。这场战斗共消灭伪军20多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8支、子弹500多发,俘虏伪军l5名。

1941年11月,尹之本又参加苏中地区抗战史上著名的高明庄战斗。当时,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分区司令部就设在高明庄。11月13日晚,突然接到团部命令, 要求配合主力老二团伏击由黄桥前来“扫荡”的鬼子加藤大队,按照作战计划,他们悄无声息地埋伏在高明庄南面的河坎上。

天微微亮,一队日本鬼子扛着太阳旗,耀武扬威地向高明庄冲来。当鬼子走近庄头时,埋伏在庄北边的老二团和南面的独立团,火力一齐扑向进村的鬼子。鬼子兵冲上一批,被打掉一批。眼看着两次冲锋未能奏效,恼羞成怒的鬼子稍作停息,调来掷弹筒。这种武器威力很大,落地一炸就是一大片。为避免损失,部队迅速后撤。鬼子乘机冲进庄来。他们先是挨门挨户搜查,接着便放火烧起房子来。一时间,整个村子浓烟滚滚。

紧急时刻,分区命令独立团二连——尹之本所在部队紧急赶往小蒋家岱庄东头,再奔薄湾庄西头和大龙路顶头,阻击从搬经方向来增援的鬼子兵。此时,二连已有两个排62人另有任务,只剩下二排共43人。尹之本他们跑步赶到目的地,以河坎作战壕,分4个组阻击,排长带领16人下河,闷在水里,伺机迂回到敌人的后方,打他的“屁股”,从侧面端他的机枪。尹之本他们两个组则埋伏在敌来路的南河沟里。布置刚一结束,只听见“叭”一声,一枚子弹打翻尹之本头上的军帽,头部擦花,鲜血直流, 他顾不上包扎,情急之中先开了枪,紧接着战土们全开了火。由于尹之本他们先行占据有利地形,敌人前后两次冲锋都被打退了。为迷惑敌人,尹之本他们将军帽用小树枝顶上插到坟顶上,鬼子见到坟顶的军帽,以为有大股新四军,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子弹和弹片像蝗虫一样在阵地上乱飞。当鬼子再一次集中火力向这儿射击时,尹之本他们从南面绕过小河沟,迂回匍匐到敌人侧边,一连打死4个鬼子,打伤1个鬼子,缴机枪1挺。然后又转到北边, 见3个鬼子正趴在河坎子上向坟头射击。尹之本他们便爬到鬼子的背后,一人一个,将他们拖往水中一闷,3个鬼子又被解决了,又缴1挺机枪,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阻击战胜利结束后,他们连又参加大部队作战。据统计,此役歼日军加藤大队及伪军300余人,俘日军2人。

1942~1944年间,日伪在对我抗日根据地“扫荡”无效、到处挨打的情况下,变换手法,选择我三、四分区部分地区进行所谓的“清乡运动”。为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根据苏中军区的指示,在三分区成立短枪队,由尹之本任武工队长,带领一行7人赶往四分区,支援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

1942年中秋节前夕,尹之本一行人夜行晓宿,经过三天三夜,到达四分区司令部。根据安排,他们去配合海门县三余镇的地下党组织,杀敌肃奸。在当地一名交通员的带领下,他们与三余镇地下党联络站站长接上头,了解到海门西边四甲有18个鬼子,东边六甲有8个鬼子。他们趁着当地伪乡长(三余镇地下党联络站站长)给鬼子送菜进堡垒之机,将堡垒里剩下看家的5鬼子全消灭掉了,还炸沉了敌人停泊在码头边的小汽艇,缴轻机枪2挺、掷弹筒1副和一大批子弹,受到三、四分区首长的嘉奖。

1943年初,如西搬经据点有一个姓程的维持会长,他投身日伪成为汉奸,催粮要草,欺压民众,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尹之本带领2名武工队队员化装进入鬼子据点摸清维持会长的日常行踪,趁着天黑,将汉奸会长刺杀在其居所。在除奸行动中,武工队共除掉9个作恶多端的伪维持会长,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6年7月中旬苏中战役打响。尹之本被组织调派担任黄桥担架队队长。仅仅一天一夜,由100多名身强力壮的男民兵组成的黄桥担架队就组建好了。每个连队配备一副担架,每副担架由6名民工组成。担架队的主要任务是:有伤员首先抬伤员,无伤员时帮军队挑弹药、炊具、米菜,并帮助烧饭送上前线,有的担架队还被直接编进了野战军的炊事班。

7月13日傍晚担架队到海安雅周庄集中,跟随华中野战军向泰兴宣家堡出发。当日晚,宣家堡战斗打响,尹之本他们跟随大部队埋伏在河渠边、庄稼田里,担架队队员先将伤员从火线抢救下来送往后方医院,再迅速向前线运输弹药和老百姓准备好的食物。15日拂晓,宣家堡战斗结束。担架队奉命赶到泰兴城,从群众家里借来门板和梯子,再将两个梯子绑接成一个, 40多名担架队队员肩扛梯子和门板跳下护城河,架起一座人桥,帮助部队渡河登城。

此时,华中野战军已连续作战十几天,尹之本他们担架队队员们也没睡过一天好觉,都是坐在担架边打盹,担架上不是伤员就是武器。一次,他们在出任务时,突遇到敌机轰炸,为保护伤员,担架队员立即趴到伤员身上,2名队员牺牲,1人重伤。“七战七捷” 战役胜利结束后,新四军一师政治部发给尹之本“黄桥担架队支前有功”的奖状, 并授予尹之本个人“支前模范”称号。

1949年1月黄桥解放,尹之本留在黄桥区任秘书、区长等职。4月10日,黄桥区政府接到一项紧急任务:抢筑一条从姜堰到靖江八圩的公路,全长近300里。不仅要供渡江大军行走,还要能运输坦克、大炮等辎重武器。全路裁弯、取直、拓宽,时间只有 10天。大家自带干粮,白天干活,晚上加班,都是义务劳动,结果仅用六天六夜,就圆满完成筑路建桥的任务。

为保障大军顺利渡江,黄桥区政府还承担设计制造50艘土兵舰、征集500艘渡船和招募500名老舵工的任务。渡江战役胜利后,解放军31军军部赠给黄桥人民一面有门板大的锦旗,上面写着“黄桥区公所支前有功”。如今,该锦旗已捐赠给国家军事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尹之本先后任泰兴文化科科长、泰兴气象科科长。三年自然灾害中,他参加地委调查组,后留任泰兴天星公社党委副书记、泰兴城西区委副书记兼曹元小公社总支书记。1972年,他调任泰兴县委党校副校长兼果园场总支书记。

从新中国成立直至1983年离休,尹之本基本一直工作在泰州的基层,兢兢业业、不计功名得失,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里,尹之本同志对党赤胆忠诚、一生勤政廉洁、两袖清风。正如他70岁生日时,泰兴县原任老县长叶复初送给他的生日祝词中所写:“革命从戎五十春,一心一意为人民,名誉地位不计较,廉洁奉公好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