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期●缅怀篇●

江苏海门:一家两代四烈士

作者:黄文成 曹 炎

梁志清生于 1898 年,家住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胜宏村(梁家园),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南通县三余区区委委员。此时通海地区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在南通、海门、启东、如皋、泰兴、泰县、靖江、东台等县,掀起了一场规模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

1929年春,刘瑞龙任南通中心县委书记兼南通县委书记,为了对付敌人的进攻,县委在余中、余东组织武装小队,发动群众,收缴地主枪支。梁志清在南通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在三余南、货隆东部的草篷镇开办油坊开展秘密工作。草篷镇是红十四军一大队队长仇建忠的家乡,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梁志清在仇大队长的领导下公开的身份是商人,实际上是县委委派的负责军需物资工作的干部。梁志清受党组织委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苏南搞武器弹药,把长枪、机枪装在棺材下的夹板中,上面装上尸体,避开敌人的检查;把油桶剖开做成双层,装上盒子枪、子弹、手榴弹,然后焊牢,上面看上去是油,而下部装的是弹药。他多次秘密用装粮油的船给红十四军运送装备,安全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油坊作为地下党秘密联络点,红军的许多会议在那里召开。

1930年8月19日,他回家办事,被反动地主梁兆章发现并到四甲区向国民党报告,反动区长季秉谦带领十几个士兵包围了梁家园。梁志清得知已晚,在东边的河里被敌人子弹击中,光荣牺牲,年仅32岁。

梁志清牺牲时,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仅仅4岁。但父亲给儿子们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大儿子梁振雄,1945年参加当地革命活动,在土改工作队任职。1946年初抗战胜利不久,国民党挑起内战,解放战争局势发展迅猛,各个解放区组织劳苦群众大参军。6 月,梁振雄报名参军,一路向北奔赴山东征战,在华野四纵 12 师 36 团 1 营 1 连任文教委员,当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12月参加莱阳战役,多次负伤,伤愈后又重返战场,1948年6月在开封战役中壮烈牺牲,时年36岁。

二儿子梁振兴,1945年3月参加革命,被派往如东抗大五分校学习。毕业后,梁振兴回到南通县,安排在财贸战线,担任江海公司营业部主任,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 年下半年,国民党还乡团打回金沙镇。梁振兴得到情报,立刻组织机关转移,由于他知道涉及党的很多文件还未处理,又重返江海公司销毁文件。当他再次撤退时,在金沙镇北严家灶被敌人包围,被捕后被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透露党的任何机密。被捕后第二天被敌人残忍砍头,牺牲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22岁。

三儿子梁镇南,曾用名姜忠,虽然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却是参加革命最早的。1943年,他参加地方革命斗争,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之参军,在华野1师3旅特务营1连担任机枪班班长,后升为指导员,在山东、江苏转战,1946年在如东英勇牺牲,时年20岁。

梁志清及三个儿子牺牲后,家里仅剩下两个寡妇,婆媳二人带着梁振雄的三个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梁志清的遗孀陈领子回忆: “解放前的几年,经常有共产党的干部在夜间轻轻敲门说: ‘梁家嫂嫂,马上到秘密地点去取粮食。’”就这样,共产党一直救济着这个烈士之家,在地下党的资助下,梁家坚持到新中国成立。

现在海门市四甲镇四位烈士墓所在地,每年清明节,不仅梁家的子孙会回到这里来祭奠,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当地青少年也来到这里祭奠,他们未曾忘记先辈的历史和业绩。革命烈士居住过的老屋,当地政府于2017年投入20万元修缮一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岁月将先驱的不朽功勋深深地印刻在了国家和人民的记忆中,我们真切地体会着烈士们奋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