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期●青少年绿洲●

涟水保卫战中的战地少年服务队

作者:杨义春



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背信弃义,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9月19日,国民党军侵占淮阴城。10月19日,国民党王牌军74师4万余众,分左、中、右三路向涟水城发动进攻。我华中野战军一师、六师、九纵、十纵、十一纵奉命阻击。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大批伤员陆续从前线转移到灰墩西湖大庄、韩庄一带。
  当时,我在灰墩小学五年级读书。一天下午,学校召开师生大会,罗鉴涛校长简单介绍了涟水保卫战的形势。他说,从涟水前线转移下来的大批伤病员,已经到达湖大庄、韩庄一带后方医院,急需组织人员帮助护理。为了支援前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保卫胜利果实,我们学校决定组织“战地少年服务队”,到湖大庄护理伤病员。高年级的同学自愿报名参加,报名的请举手。我们五、六两个年级共80 余人,刷地一起举起手来。罗校长说,明天上午就要出发,时间紧迫,学校来不及跟你们家长联系了,就请你们自己回家向家长汇报,家长同意很好,不同意也不勉强,告诉学校一声就行了。不去的同学,在家等候学校通知回校复课。
  第二天上午七点半,五、六年级两个班80余人,一个不落地来到学校集中,按年级编成两个排,按学习小组编成8个班,由班主任带队,迅速步行开赴湖大庄,每人负责护理一名伤病员。为了更好地搞好护理工作,老师带领我们开展“四比四看”比赛活动:比服务态度,看谁最关心伤病员;比服务质量,看谁为伤病员服务最周到;比团结友爱,看谁和伤病员的关系处得最好;比互相帮助,看谁最能帮助别人。每周进行一次评比,获得优秀的同学老师给予表扬,还发小红花别在胸前。
  我护理的对象是一位刚满20岁的年轻班长。他姓冯,安徽人,高高身材,圆圆大脸,黑里透红。他兄弟三个,他是老大。17岁那年,他初中刚毕业就报名参军。在解放淮阴城的战斗中,他的班长在攻克南门时牺牲了。因为他平时表现出色,战斗中又立过三等功,被破格提为班长。在保卫涟水南门黄河大桥的战斗中,他率领全班战友,连续打退敌人两次进攻。紧接着敌人又发起第三次进攻,冯班长带领战友们冲向桥头跟敌人拼刺刀。敌人死伤一片,活着的抱头鼠窜退回河南岸。就在返回掩体途中,敌人的一颗炸弹在冯班长的身边炸响,冯班长倒在了血泊之中。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城外的后方医院,一条左腿被截肢了。冯班长的邻床战友告诉我,他是和冯班长同时负伤的,他的左膀被弹片击中了。冯班长截肢后醒来,第一句话就喊跟他一起同敌人拼刺刀那位战友的名字。冯班长很坚强,躺在病床上从不叫一声疼。有时痛得难忍,汗流满面,他就双手抓着床沿,皱着眉头,给我讲述和敌人拼杀的战斗故事。他的整条左腿截了肢,不要说大小便,就连翻个身都很艰难。每当我帮他完成翻身动作时,他总是自己挣扎着使劲,不愿让我多费力。
  大约半个月以后,从前方传来消息说,为了战略需要,我军决定向北方转移,伤员必须先行北撤。那天夜晚,一阵号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上级传下命令,伤员连夜启程,向山东方向转移。我迅速帮助冯班长整理行囊。当我把冯班长的一件灰色小棉袄往背包里塞的时候,冯班长拉住我的手说:“小兄弟,这些日子太感谢你了,看你身上穿得这么单薄,天渐渐冷了,我无以报答,这件旧棉衣你就留着穿吧,也算留个纪念嘛。”我坚持不肯收。冯班长说:“你不收,我就不上担架,误了大事,你可担当不起噢。”最后,还是我们班主任朱玉华老师,代我从冯班长手中接过那件灰色小棉袄。这15天的战地生活 ,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友谊。
  70多年过去了,冯班长要是健在的话,已经是耄耋老人了。好兄长,你一定还会记得吧,我就是当年你叫的那只“小绵羊”啊(因为我姓杨,同学们都戏称我叫“小绵羊”)。你送给我的那件小棉袄,一直伴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