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但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每一个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各级党委、政府当然首先责无旁贷,但每一个人努力提升公共文明,增强公共意识,践行公共道德,规范公共行为,才能打赢这场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公共文明是指发生在一般公共场合或公共生活的言行规范。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公共文明素养,主要表现为能否遵守社会所要求的规范秩序。一个学会了过公共生活的公民才是现代公民,一个能够组织过公共生活的城市才是现代城市。但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不守规、不文明、不诚信的顽症陋习时有发生,妨碍了疫情防控大局,也折射出一些人文明素质不高、公德意识缺失、顽症陋习难改的现状。
防控疫情需要每个公民增强公共意识。公共意识是自由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每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特别是面临防控疫情这样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绝不能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而应该特别注重增强自己的公共意识,如敬畏规则的意识,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意识,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的意识等,否则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惹事添乱。疫情的蔓延,一些人因公共意识缺失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痛定思痛,增强公共意识,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只有让公共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改陋习、树新风,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懂规矩、守纪律的现代人。
防控疫情需要每个公民提升公共道德。公共道德也称社会公德。没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就不可能有文明高尚的人,就不可能有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守住公共道德,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家园;守住公共道德,才不会在防控疫情中冒险添乱、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和放松措施。为此,遵守秩序、恪守诚信、保护环境、尊重他人、关怀社会等公共道德要求,应该常悟常新,成为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引领和思想支撑。
防控疫情需要每个公民规范公共行为。公共行为是公民在公共场所或公共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只有每个人的公共行为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才能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财物、公共场所、公共交往和公共关怀的安定有序。疫情当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共同防控的重要一环,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公共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首先要严格遵守防控疫情的法规和相应措施。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不少地方还出台了一些防控疫情的“硬核”举措,可能给许多人带来不便,可只有忍住一时的不便,才能早日恢复往日的方便。其次,我们要诚信面对社会对个人病史、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的关切。疫情当前,发现感染者,确定他们之前的接触轨迹,阻断他们接下来的任何对外接触,应该是防控疫情的当务之急。提供充分真实的疫情信息,不仅是对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层面的坦诚相待,更是公民守法的基本底线。故意隐瞒病史等重要疫情信息的人一旦密切接触他人,把自己、家人、同事以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每一个处于移动状态的人,对社会诚信负责更是决胜这场疫情防控战的关键因素。三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革除顽症陋习。如果说努力提高治愈率是医护人员的职责,那么努力降低感染率,则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但令人痛心的是,根深蒂固的顽症陋习往往比自然界的病毒更加顽固,各种冒险添乱的行为还是不时见诸媒体。在疫情还不知何时消停的特殊时期,自我防线的失去和冲突防线的狂想,不仅害己而且害人,并给原本就高负荷运转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四是投身守望相助,增添爱的力量。疫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从服务社区,到守护村口,再到传递主流声音和防控疫情的理念与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防控能力……等等,需要大量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疫情防控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人民战争。每一个遭遇了这场战争的人,都处在命运共同体中。我们只有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