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期●缅怀篇●

一生奋斗 遗爱人间

——深切缅怀戚原同志

作者:王克恩




2019年2月6日,德高望重的上海石化老领导、革命经历可歌可泣的老前辈戚原同志以96岁高龄仙逝。噩耗传来,念及从此与他天人相隔,不禁潸然泪下。一年来,老人家亲切慈祥的音容笑貌和他的感人事迹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令我追思不已,难以忘怀。
  戚老担任总厂党委书记期间,我在总厂工会工作,与他接触不多。直到2004年我调任党委宣传部《跨越》杂志主编后,才有所联系。那时他已离休,正着手撰写他的回忆录。不久,戚老通过部领导委托我为他整理回忆录。接受这个光荣任务,我自然义不容辞,深感这是戚老对我的信任。能为自己敬重的老领导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从此,我有机会与老人家有了亲密接触。
  为了编好这本回忆录,我曾多次登门拜访求教。戚老为人谦和,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虽已年近期颐,却依然精神矍铄,谈锋甚健,思路清晰而活跃,而且记忆力惊人地好,一次次促膝长谈聆听他回忆遥远的往事,一次次被他在苦难岁月的坎坷经历所感动,使我深受教育,对他不平凡的一生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大约两个月后,书稿杀青,书名由戚老定为《从容回眸》,中石化老领导、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为之作序,对他光辉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2004年12月,这本回忆录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获得了广泛好评,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教材。
  2011年6月,建党90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怀着敬意再次采访了这位资深的革命老前辈。老人深情回顾建党90年的光辉历程,从容回眸与党生死与共70余年的人生道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老而弥坚的奋斗精神溢于言表,让我由衷钦敬与感佩,至今铭记在心。

投身洪流:革命敢舍命
  戚原1923年11月生,童年时正处在民族灾难深重时期,他的父亲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迫于生计,才15岁的他挥泪辞别母亲与姐姐,只身从故乡余姚来到上海一家五金店当学徒,受尽了压榨欺凌。后来他进了地下党领导的益友业余补习夜校,接受了革命思想启蒙,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各种爱国行动。
  1940年8月1日,戚原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地下交通员。按照党的指示,他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打扮成商人,长途跋涉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与华中革命根据地之间;他沉着机智地与敌人巧妙周旋,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封锁线。他与战友历尽艰险,把省委领导和各级干部200余人分批安全护送到了根据地,为党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听完他的这段回忆,我问他:“那时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心里不害怕吗?”老人坦然答道:“说一点不害怕是假话。但那时我年轻,一心只想着完成任务就浑身是胆。再说,入党时我早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交给了党,干革命就得敢舍命啊!”
  解放后,戚原先后任上海邑庙区(原南市区)区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工业部长、区委副书记兼区长。不料,1958年与“文革”中,他两次遭到严重迫害。身处逆境,他重温入党誓言,坚定信仰坚信党,从容乐观地面对现实,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与磊落胸怀。         

奉献石化:创业重创新
  1979年6月,戚原在“文革”劫后平反复出到金山,担任石化地区办事处党委书记兼主任。他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地挑起了为总厂基建、生产和职工生活“三服务”的重担,工作中常体现出创新思维。
  建厂初期,物质生活相当贫乏。为了缓解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改善职工生活,戚原经过调查研究,依靠当地农村干部的支持,利用五百多亩已征用的工程备用农田办起了农场,蔬菜禽蛋等副食品顿时丰富起来。
  1981年春节前,总厂职工拿到了年终奖金,而商业系统职工因编制不同没能享受,对此很有意见。为了解决矛盾,戚原统筹协调,让商业职工集资办起了一家股份制商店,将总厂的腈纶废丝加工出售,获得了较多利润,商业职工的奖金有了着落,结余的资金还被用作兴建一些公共设施,真是一举两得。
  1982年11月,市委任命年近花甲的戚原担任总厂党委代理书记,在市委陈锦华等分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与李家镐厂长分别主持党委和行政工作,两人互相尊重,配合默契,开创了全厂上下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生产与二期工程建设稳步发展、职工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回忆这段工作经历,戚原高兴地说:“这是我后半生工作胜任愉快、人际关系和谐温馨、生活过得比较充实的黄金时期。”
  在此期间,戚原花很大精力,着重抓好党委自身建设,注重发扬民主作风,党政关系十分融治。他还抓住建厂十周年的契机,在全厂开展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上海石化形成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他还与顾传训厂长一起筹划兴办了一批中小学,引进了两所高校附属中学和附属医院,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戚原当年为群众办成的实事好事,至今为石化人所津津乐道。

老当益壮:离休不离队
  作为党的干部,戚老具有很高的思想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离休后,有了较充裕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冷静思考历史与人生,他在回忆录《从容回眸》中不仅以从容淡定的心境、磊落坦诚的胸怀,全面回顾了他漫长曲折的革命生涯,而且对惨痛的历史教训进行沉重的反思,深切缅怀已故领导与亲密战友,袒露了一颗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读来感人肺腑,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戚老离休不离队,积极从事社会活动,曾筹建上海市宁波经济促进会,并担任副会长主持日常工作,为家乡与上海两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余热;作为《大江南北》杂志的顾问,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推荐这份致力以史育人的红刊。
  为了让杂志在金山区落地生根,他亲自挂帅,陪同陈扬社长与区领导商谈,协助杂志社在金山区顺利筹建了联络站,并让我发挥业务熟、人脉广的优势,全面负责宣传发行工作。鼓励我大胆开拓发行渠道。他对我说:“搞发行也是一项政治思想工作,要耐心细致知难而上。”这句话,至今言犹在耳,成为我14年坚持开展发行工作的方向与动力。戚老还不辞辛劳,多次以亲身经历为工厂学校作报告。建党90周年时,他在金山区教育局为中学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作辅导报告的情景,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他还连续多年自费为区里青年学生订阅《大江南北》杂志,关心爱护下一代的拳拳之心,令人感佩不已。
  戚老关心时事,参加党小组学习讨论或公司重大活动,真正做到了政治思想上与时俱进。访谈中,他谈到了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发人深省。他强调:“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就是坚持理想,时刻不忘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可惜有的人淡忘,甚至半途而废了。”他又说:“建党30周年的时候,胡乔木同志提出了‘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现在有人对正确二字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对的。党的正确首先体现在党纲党章上,党的宗旨是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在前进的道路上有错误有失误是难免的,我们从事的伟大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而我们党历来都是拨乱反正,自己纠正了错误,这难道不能体现党的正确吗?”寥寥数语,鞭辟入里,让人心悦诚服。
  在一次访谈中,我笑问戚老:您老当益壮,有什么养生之道?戚老笑道:“我的体会是养生先养心,活到老学到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延年良方。”诚哉斯言,这次采访后,我曾发表《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长文,记叙戚老光辉的一生。
  斯人虽逝,精神不朽。戚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