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期●村官风采●

一篇文章引导致富创业

作者:陶立

编者按:本文作者陶立,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2008年7月被聘为江苏省泰兴市大学生村官,现任泰兴市泰兴镇双进村党委副书记;曾荣获泰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官、泰兴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当年刚走出校园的我满心憧憬、踌躇满志,盼望着能靠自己的学识成就一番事业。我的老家就在农村,心中最记挂的也是农村的土地和乡亲,想到农村基层去接受更多的锻炼。通过努力,我幸运地被选拔派往一个有着几千人口的村子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村官”。
  再次回到农村,我深知自己不仅仅成为了这里的一员,更肩负着社会和人们寄托的殷殷期望,有责任和义务为这里做更多的事。从到达双进村的第一天起,我便和村里的其他村干部一起,辛劳而又快乐地为这里付出着自己的努力,走田间地头,进农家小院,习惯了伴着清晨的旭日而起,枕着深夜的星光睡去。如何带动双进村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我来到这里以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镇上的图书栏里看到一本《大江南北》,其中一篇名为《要致富 找亚夫》的文章吸引了我。文章讲述了赵亚夫同志的先进事迹,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将这本杂志买回家,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思考,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承包土地,自主创业。
  这个决定饱含了我的美好心愿,同时也为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从小读书习文的经历让我这个农村孩子没有过多地接触农活,田野间的劳作对我来讲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事,但是想着自己的努力可能换来的成果,可能为这个村子带来的贡献和改变,我毅然决然地带着从杂志上撕下的那篇文章,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双进村葡萄种植原有一定规模,但由于葡萄品种单一,销量一直无法提高。面对这一现状,我再三思量,决定根据赵亚夫同志的致富模式,依托科技,引进新品种。刚刚起步时,各种各样的困难接踵而来,让我看到了理想和实际的差距,陷入了茫然和失落,产生了放弃创业的念头。记得一个静寂的深夜,我躺在地头上望着月亮苦苦沉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突然间想到了赵亚夫同志帮助农民致富的艰辛,拿出随身揣着的两页杂志,就着月光又读了一遍。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毅力和成绩,深深地鼓舞着我,他是我的榜样,我必须像他一样勇敢坚强!我鼓励自己重新树立信心,鼓起勇气。
  不懂技术,就多读书本,多多吸取有用的知识;缺少经验,就向果农们请教,拜农民为师。为了看书,我一有空余时间便骑车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买书,订阅了一年的《大江南北》,家里的书越攒越多,我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成了村里种植能手家的常客。农忙季节,我主动去帮助乡亲们下地,就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并与他们多沟通和交流。在乡亲们的帮助、鼓励下,我最终不仅学会了种植葡萄的一整套技能,同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不断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
  经过不断努力,我的创业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继续谋求向纵深发展。村里的几户农民已经引进了我试种的葡萄品种,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创造更好的成果。
  看着今天的小小成功,回想当初自己做的决定和走过的路,我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对土地和乡亲有了更深厚的感情,更把当初开启了自己创业历程的《大江南北》当成了自己最要好的伙伴,是它的一篇文章成就了我的创业行程。仔细品味着伴我一路走来的《大江南北》,它没有惊艳的外表、没有浮华的包装,但是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藏了睿智和灵光,都饱含了某一种朴实的情感,给了我多少或震撼、或柔情、或激动、或温婉的体会。从《大江南北》上,我看到了几代人的激昂奋进,品到了种种的民生社情,读到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富强,也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让我深深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更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知识交流和资讯获取的重要。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物质和精神文明齐发展,把好的信息和书籍给更多的村民分享,我想到了村委会创办的农家书屋,这是一个良好的文化平台。于是,我通过这个农家书屋将《大江南北》推荐给了全村农民,希望能够引导农民学习更多的文化,学习科学知识。《大江南北》入驻农家书屋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来书屋阅读的乡亲还是有限的,并且很少有人能花大量的时间完成每一个文章的阅读。经过与村委会商议,我们决定利用村里的宣传栏,摘抄杂志中好的创业文章进行宣传,我又自掏腰包将一些创业事迹复印下来发给乡亲们阅读,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农民自我创业和共同创业。有村民遇到不懂的问题前来询问,我就主动为他们担当解说和顾问,与大家广泛交流经验和想法;遇到有困难的村民,我就结合村里的力量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让人欣喜的是,一股新的学习潮流就这样逐渐地在村民间展开了,就像春日的繁花一样,给双进村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更为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带来了双重的丰收。
  双进村地少人多,为了养家糊口脱贫致富,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了家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孩子们的假期看护和学习教育是一个难题。我利用村里的小学教室或开阔场院,把孩子们定时组织起来,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大江南北》上每期都会刊登一些爱国主义故事,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讲述传奇英雄姜祝山的故事,讲述张爱萍将军的事迹等等,向他们传达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孩子们听得高兴,他们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一篇文章引导致富创业,一路书香情暖几代乡亲——我相信,这只是许许多多现代农村发展建设成果的一个小小代表,正是有了新时代和谐美好的环境和《大江南北》这样优秀的精神食粮,有了人们共同的奋斗,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快速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