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期●老区采风●

“四少”变“四多”饭碗端得牢

作者: 姜 斌



3月16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南阳镇霜霜家庭农场,大型植保机正在为千亩麦田施肥,农场主蔡霜霜一边指挥作业,一边坦露心声:“规模种植稻麦,连年亩产超吨粮,党的好政策,给了种粮大户最大‘定心丸’。”
  阳春三月,江海大地处处可见霜霜家庭农场这样的机械化劳作场面。“少了杂粮,多了稻麦;少了零散,多了连片;少了低产田,多了高产田;少了小户散户,多了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和种植大户。”面对全市17.8万亩长势喜人的绿油油小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海兵用“四少四多”形容粮食生产新气象。
  张海兵给出数据,2019年人多地少的启东市实现粮食总产32.63万吨,其中规模种植的17.5万亩小麦、7.1万亩水稻获得总产9.54万吨,稻麦规模种植面积、总产与水稻单产、总产均再创历史新高。
  沉甸甸的以规模种植稻麦为主体的粮食生产成果,是启东市多年来夯实农业根基、实施激励政策、推进产业集约、推广机械化耕作后,极大激发种粮大户积极性的必然结果。
  根基夯得实。始于2014年,启东市以前所未有的胆魄大手笔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历经5年努力,目前全市已完成高标田建设累计43万亩,超全市成片耕地总面积的50%。此举,进一步巩固了全市百万民众的“饭碗田”,彻底扭转了全市农村因大量“小块小田”而无法实施规模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局面,还从根本上化解了农田水系遇水易涝、遇旱成灾的旱涝隐患。
  奖扶接地气。最近5年里,启东持续出台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创建家庭农场及合作农场、连片规模种植水稻、购买大型配套农机等方面的农业奖励奖补政策,5年投入资金总额达到20亿元,其中仅用于高标田建设的总投资就近13亿元。激励政策接地气、得民心、见成效,极大地激发起了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投身农业的积极性。
  生产集约化。这些年来,启东遵循农业产业集约经营思路,大力扶持、培植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和种粮大户三大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已累计涌现出602个家庭农场、38个合作农场和超过1000个粮食种植大户,经营耕地总面积达到35万亩。张海兵介绍:去年,上述三大经营主体几乎“垄断”了全市所有规模水稻、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市稻麦总产99%的份额。
  全程机械化。2017年,启东市创建“江苏省粮食全程机械化县(市)”,目前全面达此宏大目标,目前全市所拥有的各式大中型农机已达630台(套),总功率超65万千瓦,还装备了430台联合收割机和200台(套)大型粮食烘干机。有强大农机作支撑,规模种粮全面实现耕、种、培、收、干全程机械化,进而用工锐减、成本大降、产量提升、质量保证、效益提升。
  启东粮食生产“四少”变“四多”,并不仅仅体现于启东现代农业的显著进程。其在促进和保障粮食持续高产稳产进程中,既保障和贡献了国家粮食安全,又大幅提高了全市20万流转土地农户的租金收入,以平均每亩年租金600元计,净增收入就高达2100万元,在这同时,更使所有1600多个骨干种粮大户,连年获得亩均500元以上种植净收益,无不共享政府支持与粮食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