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期●青少年绿洲●

父亲的音乐世界

作者:孙克艳



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是音乐。然而,父亲的这个爱好,在精神生活相对贫瘠的上世纪农村,难以得到满足。可是,他却想尽办法去丰富和充沛自己的这个爱好,让音乐滋养着自己和我们一家人。
  印象中,即使父亲在干活的时候,我家的农家小院里,也时时飘荡着欢快的音乐,不是父亲轻快的口哨,就是那台笨重的录音机里播放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或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
  父亲的口哨吹得很好,《啊,朋友再见》 《小路》 《喀秋莎》 《红莓花儿开》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他的拿手曲目。我和弟弟对国外音乐的认知,也是父亲启蒙的。
  除了吹口哨,父亲还擅长吹笛子。他总是早起,拿着笛子跑到村庄几里外的河边,对着缓缓的河流吹奏自己的新作。等到技艺成熟,再热切地给一家人演奏。他甚至在农闲时,特意骑着老旧的二八自行车,去十几里外的村子里,请教一位擅长吹笛子的老音乐教师。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一会儿听他吹口哨,一会儿听他兴高采烈地说着音乐的妙处;我虽然并不能全部理解他的言语,心情却很愉悦,觉得音乐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父亲还鼓励我好好学习,将来考音乐学院,学音乐,教音乐,让更多的人享受和领略音乐的美妙和欢乐。在那个陌生的村庄里,我站在一边,看着父亲认真谦逊地听着那位白发苍苍的音乐教师的指点,恭敬得像个小学生。只见他一会儿紧皱眉头,一会儿茅塞顿开地点头微笑,他知足的神情让我今生难忘,好像发现了一座宝藏。
  父亲还联络了几个附近村庄的年轻人,一起组建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临时乐队,一起排练一起演奏:有人吹唢呐,有人拉二胡,有人吹笛子,有人弹风琴,有人敲鼓……远远听着,甚是热闹有趣。只是,他们几人水平参差不齐,仔细听,却是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不过,演奏的人乐在其中,听曲的人也图得一个热闹,大家都很欢喜,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后来,我和弟弟都大了,上学了,父亲为了不影响我们学习,悄悄地收起了录音机和成箱的磁带,尘封了那只他吹了多年的笛子。只是偶尔地,当他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时,总是忍不住侧耳倾听。再后来,电子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淘汰了带给父亲和我们无限欢乐的录音机和磁带;而传诵全国的流行歌曲换了一波又一波,曾经的经典音乐和歌曲,虽然已经深入骨髓,但是回头追望却模糊成抓不住的幻影了。

所幸,在父亲的熏陶下,弟弟考进了音乐学院,成为一名职业DJ,把音乐当作自己的职业,让父亲很是欣慰。“音乐是个好东西!我们除了考虑吃喝,还得想一想,吃喝之后,还应该有点爱好,做点什么。”质朴的父亲如此说。我虽然没有走上职业的音乐之路,但是却深刻地认识到:音乐,确实是个好东西,是一个可以慰藉我们的内心,并能获取力量的源泉;而我,通过音乐,也感受到了父亲浓浓的父爱,和曾经属于他的青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