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徐先余、外公马述鸿,是江苏省如东县杨家畈家喻户晓的两位革命烈士。他们都住在黄海边上,全村二三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长年靠烧盐谋生。
1941年2月,新四军开进东台沿海一带后,日伪军便在东台、海安、如东等地集镇布下了重兵,还出动了大批的伪军,对苏北及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清乡”……9月,江苏海安弶港地区组建海上部队,成立了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上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与日本鬼子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2年深秋,我的爷爷、外公应征入伍,成了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6中队战士。他俩既是老乡又是战友,还分在一个班,同一条船上。海防团6中队2号船,是他们的所在船,主要执行海上通信、护送部队领导任务。马述鸿参军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船长。
1944年3月一天早晨,由于叛徒告密,驻扎在如东县苴镇王家潭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出动了大约一个排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海防团6中队2号船围剿过来。
此时,海上虽然已经开始涨潮,但是还没有到达船的位置。马述鸿迅速组织船上9名战士,作了战斗部署。“我们坚持战斗1个小时,潮水涨上来了,就可以开船,敌人才会撤退!”马述鸿说。半小时过去了,战士们为了阻击敌人,弹药基本打光了,怎么办?此时,大海潮水已涨,形成了“丫子”,“丫子”是大海自然形成的小深水港,涨潮时里面可以行船,退潮时水会很浅。但此时水的深度还不够,仍不能开船,战士们必须迅速渡到“丫子”对面,才能保住性命。马述鸿是共产党员、船长,徐先余是机枪手。他们俩决定断后,掩护其他7名战士火速撤退。
1O分钟过去了,撤退战士还没有全部渡过“丫子”。就在这时,徐先余的机枪突然卡壳,无法射击。敌人见船上停止了射击,迅速冲过来。马述鸿大声命令:“徐先余,我断后,你赶紧撤退,赶紧撤退!”徐先余迅速从船的另一侧跳下了船……
一会儿的时间,敌人冲上了马述鸿坚守的船只。身高一米八的马述鸿,冲进敌群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边打边喊:“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1个日本鬼子、3个伪军被他的枪托打成重伤。但马述鸿也身中7刀倒在了血泊中……
这时“丫子”里的水已经涨得很深了,徐先余用尽全力游过了“丫子”,却突然遭到敌人机枪手的连射,身中9发子弹……
在这次阻击战中,我的爷爷、外公和一位海安籍战士英勇牺牲。爷爷徐先余牺牲时年仅23岁,外公马述鸿牺牲时年仅24岁。部队在烈士的家乡召开了追悼大会,为了纪念徐先余、马述鸿二位先烈,1950年3月,中共江苏省如东县委决定,将原来的如东县滨海乡命名为鸿余乡。
我的爷爷、外公,牺牲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他们不吝鲜血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