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期●青少年绿洲●

红军里来了“娃娃兵”

作者:李远勤

我的父亲李少清(1917.11—2000.12),湖北省红安县人,1931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4月,父亲14岁时参加了童子团。“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等说法,逐渐让他产生了想当红军的强烈念头。父亲读过四年私塾,一天放学后,他把书包交给五弟,说“我去当红军了”,还嘱咐五弟先不要告诉父母。解放后,五叔才说出我们家人当时的忧虑。就这样,父亲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父亲从小长得眉清目秀,人很机灵,干事麻利,为人忠厚。到了招兵站,人家一看来了个“娃娃兵”,枪都拿不住,就把这个“娃娃兵”送到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去当“看护”。父亲穿上了宽大的军装,高兴得不得了,成了红军队伍里的“红小鬼”。
  “看护”就是卫生员。父亲没学过医,平时在医院里就照顾伤员、端水喂饭、处理污物,从不怕脏怕累,干活毫无怨言。伤员们都亲切地对待他这个“小看护”。作战时,“看护”们不怕山高路险,冒着枪林弹雨,包扎和抬送伤员,甚至帮助做手术。战地缺医少药,他不得不死命按住那些做手术的伤员。血淋淋的场面和痛苦的惨叫,父亲常说“不堪回首”。
  “小看护”稍大一点,就被分到部队。父亲被分配到第10师28团交通排当战士,后被调到该团政治处宣传队任队长。宣传队的任务是宣传共产党、红军的政策和宗旨,队员吹拉弹唱,张贴标语。驻扎环境比较好时,领导就让父亲带着一帮“小红军”去村子里或街镇上搞宣传。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的革命大旗,深得人心,唤醒了千万工农大众团结起来抗争、战斗,前仆后继,走向胜利。
  再说父亲的名字。我从小就听母亲调侃父亲“用的是个‘死人’的名字”!父亲只是“嘿嘿”笑笑,算是默认了。父亲原名叫李植志,参加红军后,受红军部队里改“革命名字”的风气影响,他也想改个名字,但一直没想出来。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将原有的四个师——第10师、第11师、第12师、第73师,分别扩编为第4军、第30军、第9军、第31军四个军,又将川东游击队扩编为第33军。其中,原第10师政委周纯全任第4军政委。父亲被组织上派到第4军司令部参谋处搞勤务工作,后担任周纯全政委的警卫员。
  这一年,部队到达川陕根据地。一天,担任周纯全政委警卫员的父亲,看到一份烈士名单,其中一位烈士叫“李少清”(湖北红安县人,中共党员,1932年牺牲)。父亲觉得这个名字好听,就跟周政委汇报了改名的想法。周政委听了,连连叫好:“好啊!倒下了一个李少清,又站起了一个李少清!我同意!”从此,这个名字陪伴父亲走完了一生。
  父亲经历大小战斗无数,多次立功,也几次负重伤,右眼被摘除,但他最终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