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期●青少年绿洲●

从革命先烈诗词看坚定信仰

作者:胡兆才

我们在学党史中都知晓,百年党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和广大民众的奋斗史。早期组建及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大多是有理想有信仰的知识分子。他们留下了很多带着火药味、有血痕的诗词,展现了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风范,是我们学党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


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诗。李大钊,河北乐亭人,1913年留学日本,1916年回国,曾任《北京晨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阅读《共产党宣言》,在北京大学领导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会,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了五四运动。1918年11月15日,在北京大学,李大钊作了题为《庶民的胜利》演讲,充满信心地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0年2月,陈独秀在回上海途中,和李大钊讨论研究成立一个像俄国那样的布尔什维克政党。这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1921年7月,中共“一大”,李大钊、陈独秀都因有要事没到会。1927年12月30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这首诗是他1916年春在日本创作。他向世人大喊“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一个“壮”字引领全篇,宣告要挺起胸面对旧世界;“痛饮黄龙府”借用民族英雄岳飞典故,意思是要重整山河,建立一个“高筑神州风雨楼”的新世界。


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这首诗是周文雍烈士牺牲前写下的。周文雍,广东开平人,生于1905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后担任中共广州市工委书记兼赤卫队总指挥。他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建立党的机关。广州起义后,他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劳动委员,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他与陈铁军举行悲壮的婚礼后从容就义,年仅23岁。他用这首诗表明信念:纵使头颅被斩断、身体被肢解,革命精神不会磨灭,会与敌人斗到底,体现了坚贞不屈的态度和立场。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是夏明翰烈士的遗诗。夏明翰,湖南衡阳人。上中学时,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长沙结识了何叔衡、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俄罗斯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1928年1月,他调任湖北省委工作,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严刑审问中,他坚贞不屈。行刑前,敌人指着屠刀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夏明翰说拿笔纸来,写下了传诵至今的《就义诗》,牺牲时年仅28岁。这首诗体现了夏明翰视死如归的精神、矢志不移的信仰。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这是恽代英烈士的诗。恽代英,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1918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留校任中学部教务主任,五四运动中在武汉领导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在上海被捕,1931年在南京遇害时年仅36岁。在狱中,他写下这首《狱中诗》,表达对革命的忠心耿耿和矢志不渝。“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说明自己摒除个人得失,不怕坐牢杀头。“楚囚”是历史典故。春秋时,有楚国人被晋国囚禁,仍戴着南方的楚国式帽子,表示对楚国的怀念。这里借用来表示,被关在狱中的他已把生死置于度外,体现了革命者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

囚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是新四军军长叶挺于“皖南事变”后在狱中写的。叶挺,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早年赴苏联东方大学与红军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率部参加北伐,屡建战功,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至欧洲流亡、澳门隐居。抗战爆发后,他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1939年5月在庐江建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1940年10月,他指挥部队击退进攻泾县云岭军部的万余日军,保卫了军部。皖南事变中,他指挥部队苦战8昼夜,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在上饶、重庆、恩施等地被监禁5年,作《囚诗》明志。1946年3月,他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时年50岁。这是一首白话诗,生动形象地以狗与人作对比,质问人生终极命题:生与死。自由是生命本质,至关重要,但人要活得有尊严,不能像哈巴狗苟且偷生。叶挺在诗中作出了自已的选择,真正“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