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

刘少奇下乡搞调查

作者:高成林

1961年春天,刘少奇到湖南长沙、湘潭、宁乡三县搞调查。在当地,他不住宾馆,不住招待所,而是住在一个养猪场的饲料房里。当时,身边的工作人员想找点稻草给他铺床,四处找却找不到。产水稻的地方没有稻草,这种情况使刘少奇感到很奇怪。一天,他散步走到住地后面的山上,看到一摊已经风干的人粪,就过去用脚搓开,仔细检查了一下,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看,这里面没有多少粮食,农民吃饭已经成了问题。”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刘少奇又专门在农民吃饭的时间搞“突然袭击”,到社员家去看他们正在吃什么。有一次,他亲眼看到社员在吃代食品,他沉默了半天,没说一句话。还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位患了水肿的社员,语调低沉地对他说:“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大家,搞得大家没有饭吃。”刘少奇在各村深入走访,有时甚至步行十多里到村子去找干部、社员谈话,鼓励他们讲真话。他说:“讲错了也不要紧,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实事求是。”那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他下去体察民情,了解真实情况,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有一次,刘少奇戴着一顶草帽扮成普通农民去商店买布。“我要买一小块白布和蓝布,缝补上衣和裤子!”刘少奇指着自己衣服说道,并递上了一张布票。营业员不耐烦地说:“就一张布票呀。”听到这个回答后,刘少奇默默地在留言簿上写道:“为人民服务,要细心些,要耐心些!”随后离开了商店。营业员看到刘少奇的签名后大吃一惊,表示一定改正自己的错误。
  刘少奇在平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一日三餐就是粗茶淡饭,有时热热剩菜剩饭就算一顿。刘少奇穿着也很朴素,在家里穿普通布衣和布鞋,有的都洗褪了颜色,衬衣总是穿到无法补了才肯换新的。有一次,他的一件衬衣破了一道很长的口子,身边工作人员劝他做件新的,他说:“不要紧,再缝一缝,还能穿些时候”。他的床单一用就是十几年,一条围巾用了整整16年。他的上海牌手表,总是坏了就修,一直坚持用到逝世。刘少奇同志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坚持了几十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刘少奇在湖南搞调查一事,虽然已过去60年了,但对于今天的每个党员和干部来说,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