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是新四军的军长,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海解放后,陈毅就任上海市长,这是他一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历史篇章,他为上海人民树立了共产党执政后的第一任市长形象,他的所思所想,他的所作所为,凸显了他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是上海人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今年是陈毅诞辰110周年,本文试图再现他在上海的一些历史片断,以表达对他的敬仰与缅怀。
特殊的“见面礼”
上海解放后,法国一家报纸的记者曾向陈毅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你一生中,什么时刻最使你激动?”陈毅回答说:“最激动的时刻,那就是进上海。”为什么进上海使陈毅如此激动?因为陈毅即将受任上海解放后的人民政府市长,这就意味着他将要从百战沙场走向“十里洋场”。对这一转变的意义,陈毅说:进上海“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历史转折的一个标志,人民胜利了,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力量和希望,这在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陈毅在上任之前,对旧上海的历届市长都有过研究。他在丹阳时阅读了《上海市大观》,其中便有历任市长的记载。自1927年蒋介石从三次武装起义的工人手中夺取上海后,经过“四·一二”的血洗,从当年7月7日成立上海特别市开始,先后有近10人走马灯似地上台下台当过市长。陈毅感到共产党、人民解放军进大上海,要有一个崭新的风姿,一改历史上的旧政党、旧军队的面貌。因此,他痛下决心抓好进城之前在丹阳进行的政策和纪律的集训。
1949年5月10日,陈毅在丹阳向接管干部作了一次关于怎么进上海的重要讲话,重点是讲入城纪律问题。他把入城纪律提高到是给上海人民“见面礼”的高度。他说:“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前奏,是见面礼”,“入城纪律搞不好,入城政策就要走弯路”。陈毅强调这一点,是在深刻认识毛泽东说的“我们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大难关”和吸取进入江南城市出现的一些教训后提出来的。毛主席把进上海称之“中国革命过一大难关”,它带有“全党全世界性质”。这个“难”就难在根据中央的要求,不仅要在激烈的战火中完整地保存上海,而且还要取得上海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接收好、管理好上海。另外,人民解放军在接管江南一些城市中的确也发生了一些违纪的苗子。陈毅针对违纪的苗子,严肃地指出:“我们野战军的‘野’,在城市不能‘野’的”, “在上海搞坏一件事,全世界都知道”。
他为了能给上海人民有一个特殊的“见面礼”,由他主持起草制定的《入城守则》里,其中有一条规定:上海解放时,进城部队一律“不入民宅”。这是陈毅在徐州贾汪时就提出的。开始有些干部、战士对此不理解,有想法。陈毅听了汇报,毫不犹豫地说:“不行!这一条一定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入民宅,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毛泽东对此予以高度赞扬,在相关的报告上连批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入城“见面礼”,陈毅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向上海人民作出的最好的政治亮相。他说:“我们要把自己的行动与帝国主义、国民党、汪伪比较一下,谁是为人民的?”会后,遵循报告的精神,按照《入城守则》要求,全体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在丹阳进行了严密的入城演习,于是在人民解放军和接管干部中形成了优良的军政风纪。
1949年5月下旬,在解放上海的战斗过程中,解放军进入市区作战,宁愿牺牲自己,也不用重武器攻击;部队在市区不惊扰市民,不入民宅,露宿街头,骡马辎重和伙房不进市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种秋毫无犯和热爱人民的良好品质,给上海市民以极大的震动和教育。当时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刚听到这些新闻时还不大相信,便专门坐上自己的汽车到马路上观看,在真情实景面前,他终于叹服了。中山医院院长沈克非见这种情景后,向他的老同事黄家驷说:“国民党回不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露宿街头的照片,很快出现在香港、北美和西欧各国的报刊上。睡马路,在世界各大都市司空见惯,不过躺着的总是乞丐、流浪汉和别的穷人,而攻占了大城市的胜利之师睡马路,却是旷古未有的!连当时销路最广、财大气粗的美国《生活》杂志也不得不承认:“各项消息指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事实,即是国民党的时代已经结束。”陈毅对此更是终身难忘,10年之后他作诗表达当时的感慨:“解放宁沪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至今犹忆入城日,夹道献花万巷空。”500万上海市民,就是从这里开始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从内心建立起对党的由衷信任。
500万市民在他心中的分量
“罪恶的渊薮”、“冒险家的乐园”、“黑色的大染缸”,是形容旧上海黑暗的最典型的三句话。旧上海,号称“东方巴黎”,它是少数洋人和有钱人的天堂,而对大多数市民来说,却是悲惨世界,在高楼大厦现代文明的背后,充斥着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和制度腐败。上海解放后,有一些心怀恶意的人说:“上海这个大‘染缸’,让共产党‘红’的进来,‘黑’的出去。”陈毅自知肩负的重任,却又自信地指出:上海,是人民的上海,上海一定能根据人民的意志和需要,改造过来,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一定要把上海“染红”,绝不能被它“染黑”。
上海解放后,百废待兴。作为市长日理万机,许多重大政务需要他去处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却始终记挂着那些贫困的劳苦大众。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长期压迫剥削下,大批工人失业,广大市民生活十分贫困。当时,陈毅向有关部门专门要了一份有关解放前几年全市传染病患者的死亡数和冻死、饿死在街头被收殓的尸体统计数。解放前上海街头被收殓的尸体数可谓年年暴涨:1946年是19019具;1947年是25400具;1948年是39359具;1949年头4个月就达43140具。陈毅看了这份资料,感慨万千,说:上海解放了,街头横尸的事,再也不允许发生了。他痛下决心,要改变这个畸形的上海。
他为了体察民情,亲自深入到上海穷苦劳动人民最典型的居住区——“药水弄”作实地考察。“药水弄”,早先是外国人在这里建了一个硫酸厂,因废水横流,气味熏人,由此而得名。在“药水弄”,陈毅所见到的是:四周高矮群立的烟囱在喷灰吐雾,浓烈的化学品气味呛鼻;猪棚似的“滚地龙”一个紧挨着一个,一片破烂。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雨天一汪水,晴天尽是灰。这里没有路灯、下水道、垃圾箱。10000多居民,仅有两只公用自来水龙头。他翻开了上海地图,表示棚户区的黑色圆点,密密麻麻,布满了旧租界的四周。陈毅指着一大片黑圆点说:“像‘药水弄’这样的棚户区,全市大大小小共有322处,再加上几万户零星棚户,居民有近百万居住在这样的地狱之中!”他愤然地拍了拍地图,心情沉重地讲:“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可上海的工人就是在这样的‘摇篮’里长大的嗬!”
当时,全国还没有解放,美蒋又采取空中轰炸、海上封锁,企图从经济上窒息上海。面对这种种困难情况,陈毅市长毅然下决心,对负责市政工作的赵祖康说:你看是不是先解决棚户区的吃水、用电、马路和厕所问题,以后,再逐步改造。你不是有个城市建设规划吗?我的想法,要下决心建设大批的工人新村,把棚户区从上海消灭掉!陈毅的这番话,让赵祖康这位国民党的留守代理市长,从心底里由衷地佩服共产党,佩服这位共产党的市长。从这时开始,改造上海殖民化城市的工作正式启动。不久,在大力改造棚户区环境的同时,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建成。接着,又在全市几个工厂比较集中的地区,全面建造20000户工人住宅。与此同时,将殖民主义的大赌窟“跑马厅”、“跑狗场”,改造成为“人民广场”、“文化广场”;被称为上海“龙须沟”的肇嘉浜,改造成为一条绿树成荫的宽敞大道。
“人民利益比天高”,陈毅市长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使然。上海解放初期,天灾人祸频频出现,他时刻关注着上海500万市民的安危,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1949年7月24日深夜,上海遭到12级台风袭击,狂风怒吼,暴雨倾注,海堤决口,电线刮倒,市区一片漆黑,大批民房倒塌,工厂机器被水淹没,到处成水乡泽国。郊区大批灾民涌入市区。陈毅拄着棍子,涉水赶到军管会召集紧急会议,部署抗灾。会议决定在大世界设立难民收容所,并通令全市学校、影剧院和会馆等公共场所安置灾民,全力以赴做好救济工作。接着,陈毅两次亲赴浦东海塘视察,指挥堵截决口。有些旧政府留下来的工作人员目睹后说:“国民党官僚架子大,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现在共产党干部不但平等待人,还和我们一起泡在水中抢救财产,这是一生难忘的事。”
1950年2月6日,国民党20余架美制B—25飞机以上海的发电厂、水厂和重要工业区为目标轮番轰炸。顷刻之间,大片民房及工厂被毁,一千多无辜市民惨遭伤亡,受灾市民达5万多人;全市发电厂、水厂遭到严重破坏,一度造成全市停电、停水,夜来到处漆黑一片,交通阻塞,工厂停工。一些不法分子趁火打劫,一时人心惶惶。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二·六”大轰炸事件。当天,陈毅正在参加上海工人首次代表大会,他当即建议休会,立即组织紧急抢救、抢修。第二天,陈毅又不顾敌机仍在轰炸的危险,会同有关方面负责人,前往被炸得最厉害的杨树浦发电厂视察。他向大家慰问,特别嘱咐厂里干部要照顾好被炸身亡工友的家属。他亲自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商讨如何尽快恢复发电,还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争取48小时恢复部分发电行不行?”工人们十分理解陈毅的心情,坚定地回答:“行!”结果工人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敌机的随时轰炸,仅用了42个小时就恢复发电。陈毅闻讯后,连声称赞:“工人阶级有力量!”
上海解放初期,在陈毅的领导下,贯彻党中央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和社会各个阶层,在接管上海、改造上海、建设上海的过程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短短的二三年时间里,上海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人阶级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主人;经济上,在取得金融之战、物价之战胜利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四面八方”政策,使经济迅速得以恢复;社会面貌得到彻底改变,消除了妓院,清除了赌场,消灭了大烟馆,一切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都荡涤干净。在新解放的上海,人们亲眼看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对此,不仅是上海人看到,而且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注意到了。波兰一家报纸说:解放了的上海,再也不是“世界的污水沟”了。印度《实业报》主编拉吉积绍·辛格来上海参观后,写了专稿《上海的奇迹》,其中写道:“新的人民政府管理下的上海,是东方的骄傲!”这一切变化,无疑凝聚着陈毅的心血。然而,他却说:“还差得远啰!要告诉我们的同志,还要准备克服更多、更大、更严重的困难!”
严于自律 廉洁奉公
陈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体现在廉洁奉公上。他身居高位,不谋私利,做出表率。他写过一首《手莫伸》的自勉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虽然这首诗是在批判高岗、饶漱石时写的,但陈毅的一切言行充分体现了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品德。他在领导上海接管过程中,严格要求接管干部,他说:“这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象征着新中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彻头彻尾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告诫接管干部:“有外快的就是贪污,贪污就要惩办,这是大的政治原则。”他还说:“我们要在工作人员的品质和工作态度上,选一个高的标准,来考查我们上海市府全体工作人员,从我起,来称一称。”
陈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尤其表现在对待自己的亲属和子女问题上。他经常对市委的干部说:“干部亲属的言行,在群众中有很强的说服力。”陈毅非常注意对亲友们的教育,对他们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的岳父从武汉到上海来作客。住了几天,陈毅就对夫人张茜说:“我们现在还实行供给制,吃的用的国家都有规定,你父亲住久了,要影响国家收入,还是让他回去吧!”他岳父起初想不通。女婿做了市长,住一段时间,吃几顿饭都不行么?陈毅和张茜就给他解释:共产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国民党的官老爷不同,越是地位高,越要带头。后来他岳父就愉快地回去了。由于陈毅带了这个好头,其他领导同志也劝说自己的亲友及早返回故乡。陈毅对领导干部们说:“上海的干部成千上万,每个干部的亲戚都来上海探望,而且长住下来,国家的负担该多重?”陈毅对子女的要求严格。他曾对刘晓同志说:“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搞特殊化,要从子女的教育抓起。”当时,市委的干部子女集中在新华小学读书,陈毅觉得这是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就带头把小孩转到能够接触群众的世界小学读书。陈毅说:“这样可以使小孩从小就养成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群众监督我们。”
陈毅的所作所为,践行了他用崇高的境界写就的“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人人能如此,世界即自由”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