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莫林,原名姚世瑞,1920年生于江苏省如东县一个医生家庭,10岁时,她被家人送往古坝小学念书,逐渐受到革命文学的感染。徐静渔、何晴波、俞名璜等老师是她文学路上的启蒙者。
莫林上小学时,就按母命订了婚。小学毕业,家里不让她考中学。她听了老师一个“哭”字的启示,常常以泪洗面,不行就绝食。家里终于让她去如皋城里考了县中,但她被录取后,又不让她上中学,还多次逼她去当童养媳。面对不公,莫林以超常的韧性与之抗争,始终坚持着好好求学、自立做人的宗旨和原则。
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莫林的家乡如皋也被侵占。莫林就读的邱升中学以抗倭英雄邱升命名,全校不足300人,教师多是些不满奴化教育、颇具民族气节的有志青年。在他们的感染下,莫林意识到要改变祖国命运,光靠书本远远不够,唯有起来抗争才行,而且不仅要自己抗争,更要鼓励其他人加入到抗争队伍中。自此,莫林开启了漫漫革命路。
金礼章(现名金湘)是莫林的引路人。莫林能成为邱升中学“小号手”诗社和青抗协组织的主力干将,离不开金礼章的帮助。金礼章是莫林的师兄,也是学校各类大型活动的骨干成员,对于学校内部各种抗日活动,更是竭尽全力支持。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敦厚的品格,成为邱升中学抗日革命活动的领航人。当时,邱升中学有部分学生受到政府“读书便是救国,救国便是读书”宣传的影响,不问政治,埋头读书。但金礼章不仅阅读大量进步书籍,更召集一大批同学讨论国家大事。在此过程中,莫林开始以金礼章为榜样,将为人民事业奋斗终身作为毕生追求。后来,她又在金礼章的带领下,通过创立青抗协组织、兴办农民识字班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吸纳爱国进步青年。
顾斌是邱升中学的共产党员。她作为入党介绍人,1940年3月把莫林吸收为共产党员。顾斌与莫林、金礼章三人同是邱升中学第一届党支部的成员,其中金礼章是书记,莫林和顾斌分别为委员。莫林曾这样评价顾斌:“她性格外向,倔强、善恶分明、嫉恶如仇、正义感甚强;她快人快语、滔滔不绝、洋洋洒洒,很容易使人看到她的政见、主张”。正是因为她这样的性格以及对正义的追求,才使得莫林与她成为了一生的挚友。
林仪是另一位对莫林帮助较大的人。她与金礼章一样,是莫林的偶像,更是她内心革命火花的播种者。林仪凭借自身渊博的学识、娴静优雅的风度给20岁的莫林上了入党第一课,进一步坚定了她的信仰。
三
1940年10月的黄桥决战,新四军大获全胜,全歼顽军韩德勤部独立6旅和第89军等1.1万人,连下海安、东台等城。10月10日,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胜利会师于盐城以南的刘庄、白驹一线。这时,莫林已是邱升中学地下党支部的三名支委之一。就在黄桥决战的隆隆炮声中,党组织决定由莫林、张平两党员第一批参加新四军。尽管当时的校长陆范久曾劝莫林“应该在学校里深造,读书便是救国”,但莫林并未受其影响,义正辞严地予以反驳。最终,莫林在金礼章、顾斌等同学的帮助下,越过重重封锁,赴海安参军。
1940年11月至1941年11月,
莫林被派往江苏省如皋县掘南区担任区宣传委员,主要负责五个乡的民运工作,积极组织当地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其间,日军不时来如皋城内“扫荡”。有人感到恐慌,也有人叛变、逃跑。在这种情况下,莫林对群众悉心劝慰,亲自到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在敌人多次“扫荡”后,她总结出一条经验:不能敌人大炮一轰,就朝一个方向跑,这样容易给敌人抓去,而要抄小路绕到敌人后方去,跟敌人玩“捉迷藏”、迷惑敌人。敌人频繁“扫荡”,也让新四军损失惨重,许多战士牺牲后只能就地掩埋。侦察员小范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也是莫林掩埋的第一位战友。
高凤庆和区教导员高扬是莫林在此期间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名战友。她俩和莫林一样是女性,却又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每次敌人来“扫荡”,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冲锋在前,是当地有威望的群众领军人物。
1941年底,莫林在反“扫荡”过程中又面临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当时莫林所处的部队正准备转移宿营地,没曾想,遭到古坝镇下乡的汪伪和平军偷袭,双方发生激战。为避免党内文件受损,莫林和战士小张、区教导员陈仲贤决定冲出包围圈,抄小道把文件护送出去。但是,由于敌强我弱,莫林不幸被敌人抓住。抓她的伪军对她拳打脚踢,见她嘴巴严,什么都不肯说,又把她带到军营审讯。莫林坚强不屈,大骂敌人。伪军长官见她态度强硬,将她押入大牢。后来,邱中校友顾斌、李雪洁等人通过种种途径对她展开营救。由于这些伪军曾是新四军的手下败将,大部分人才被编入伪军部队,许多人政治立场不那么顽固,放走莫林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莫林走出牢房后,被组织提拔为丰西区委副书记,接替顾斌同志的工作。
在此后的抗日、解放战争中,她被当地群众尊称为“莫政委”。她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和敌人面对面斗争。她以“几经摇落香如故”的飒爽英姿,奋战在抗日时期的反“清乡”、反“扫荡”等斗争的第一线,赤脚下秧田、看机器、进学校、访贫问苦,事事为百姓谋利,仗义执言。
四
莫林除了是一名革命战士,还是颇有天赋的文学爱好者。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领导上海郊区农民的建设时期,她一直与诗文相伴,把工作实践、生活感悟升华为诗文。
莫林自少时起,便偏爱古典诗词,30年代又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阅读丁玲、闻一多、郭沫若等人的文章。参加新四军后,即使在部队,莫林也未曾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常常利用闲暇读书,甚至在枪林弹雨中写下了百余篇日记小诗。后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使莫林更多地投入到工农群众中去。这一时期,莫林所写的诗歌少了些华而不实之感,多了些烟火味。可惜的是,“文革”时期,莫林写的诸多诗歌都被查抄、遗失了。这些诗歌是莫林在特殊时期的精神慰藉,每当遭遇困顿挫折,莫林便会通过看诗、写诗平复心情。
1980年,莫林的爱侣夏光华逝世,她写了一篇纪念长诗——《忆光华》。1986年,莫林退休后,潜心研究诗文,在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诗词班学习了二十年,参加了枫林诗社,组织创办了金秋文学社。1990年年初,莫林在北京《文艺报》笔会和民间赛“天心杯”全国诗词评奖中,荣获两次二等奖、一次银星奖。从1920年至今,莫林走过百年风雨历程,始终未曾忘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肩负的职责,未因生活中的挫折放弃信仰。这些特殊经历使她成为兼具革命家和文学家两种气质的革命者。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指导教师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