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期●青少年绿洲●

从镇江英烈实物档案中感悟共产党人革命情怀

作者:包婷

镇江是座英雄的城市,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雄的镇江儿女矢志奋斗、不畏牺牲,仅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3000多人。他们用血肉之躯奏响了青春之歌、理想之歌、共产主义之歌,也留下了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镇江烈士陵园的实物档案,这些看似普通的革命文物,不仅记载着镇江革命斗争史的艰难历程,更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


  巫恒通(1903~1941),字天侠,江苏句容人。抗战前,他从事教育工作十余载。1938年6月,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日,他投笔从戎,献身抗日。1939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自卫团团长、新四军新3团团长、苏南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句容县县长等职。1941年9月6日,日伪军“扫荡”茅山地区,巫恒通在突围中身受重伤,弹尽粮绝,被俘后被押送至句容宪兵队。日寇采用多种手段诱其投降,巫恒通以绝食拒之。在狱中,他对被抓来的幼子嘱咐道:“你要永远记住你伯父、伯母和叔父是怎样死的,永远记住你父亲是怎样至死不投降的。你要继承父辈遗志,长大后献身革命,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中国人。”同年9月14日,巫恒通在绝食拒医8天后壮烈殉国。2014年,国家民政部将其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1940年5月28日,时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团长的巫恒通于南京近郊土桥向4团副团长钟国楚赠送照片,并在照片背后题诗抒怀。当时,巫恒通的兄嫂于同年初被敌人残忍杀害,巫恒通部第2大队大队长朱烈玉等人叛变投敌,巫恒通内恸于兄嫂罹难,外困于部队受损,但在极为艰难的处境当中,报国救民之志毫不动摇。诗中所述感受,真实地反映了巫恒通献身革命、一心报国,追求民族解放的真情实感。
  题诗全文为:南京郊,茅山麓,铁蹄下的群众,纷纷的觉悟了,卷到抗战的大漩涡。投笔从戎,献身革命,斗争了一年,昨死今生,形成划时代的我!继续坚持着,抗日、反汪、反封建,目的在求民族和社会底解放,准备流最后一滴血,高唱凯旋之歌!


  郭纲琳(1909~1937),出生在江苏句容一个大户人家。1931年10月,她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共青团无锡区委书记、中共沪西区委书记、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等职。她组织“被难同学会”、“战地服务队”,募集款物支援前线,负责妇女和共青团工作。1934年,她在上海被捕,继而被押解南京。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始终严守机密,拒不供实。她的家庭出于维护名门声望和骨肉之情,千方百计设法营救,只要她放弃政治主张,在悔过书上签字即可出狱。她的大哥写信给她,劝她不要错过最后机会。她在给大哥的回信中说:“我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生命中”,“我不能屈伏(服)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1937年7月,郭纲琳一路高唱《国际歌》和“雨花台、雨花台,红骨都在那里埋”,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年仅28岁。
  这对铜心是郭纲琳在狱中用两枚铜币一点一点地磨成的。她在其中一枚上用针刻上了“永是勇士”字样,在另一枚铜心的正反面分别刻上了“健”、“美”两字。郭纲琳虽身陷魔窟,但她渴望自己拥有健美的身体,做一个永远和敌人战斗的勇士。铜心上的一笔一划,深深镌刻着烈士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李培根(1910~1941),原名李荣明,又名小春,江苏扬中人。1935年,他任民校校长;1938年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新四军“挺纵”一支队政治处民运股长、战地服务团团长、扬中县抗敌委员会主任、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长(代行县长职权)。李培根任职期间,廉洁奉公,造福百姓,坚持原则,不徇私情。1941年1月24日深夜,李培根与秘书、警卫员投宿于镇江县五区伏元乡富贵墩一中医家,因汉奸告密,凌晨被驻姚家桥伪军偷袭包围。李培根当即决定突围。通信员董瑞良向门外甩出仅有的一枚手榴弹,李培根拔出驳壳枪向敌人猛射。他们虽奋力抗击,终因敌众我寡无法突围。不愿做俘虏的李培根在枪膛里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毅然掉转枪口,将子弹射向了自己,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面银盾是扬中三跃镇人民赠给李培根的。当时,三跃镇的恶棍张明达依仗汉奸田锦章、顾秉琪的势力,敲诈勒索,称霸一方。群众深受其苦,纷纷要求抗日民主政府为民除害。由于张明达狡猾异常,不易逮住,李培根便巧借演剧宣传之机,引蛇出洞,将其擒获正法。三跃镇人民无不拍手称快,特地在赠给李培根的银盾上刻上了“廉直可钦”四个大字,表达对李培根的肯定和爱戴之情。


  王培英(1913~1950),山东莱西人,历任胶东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莱西南县委书记、滨北分区副专员、镇江专员公署副专员等职。他在胶东地区领导敌后武工队时,采取地雷战、麻雀战等灵活游击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使敌人闻风丧胆、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1946年,王培英患上了肾功能衰竭症,虽经医院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加上部队经常转移,没有得到有效医治。他在体质依然虚弱的情况下,便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1949年4月23日,王培英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任镇江专员公署副专员,因生活艰苦和工作过度疲劳,导致旧病复发,于1950年3月10日病逝,英年37岁,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培英到镇江上任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只文件箱、一条破旧的毛毯,以及组织上照顾他身体的交通工具——一头骡子。此外,在职务方面,由于南下干部加上当地干部人数多,组织上只安排他担任镇江专员公署的第二副专员。他毫无怨言,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王培英逝世后,镇江《大众日报》刊登的一副挽联写道:“领导抗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佳誉昔曾遍东鲁;坚持忠党、爱国、爱人民而工作,口碑今已满南徐。”这副挽联不仅如实反映了王培英的英雄事迹,更充分表达了镇江人民对他的无限怀念之情。

一物胜千言,睹物思历史。镇江英烈的一件件实物档案,就是一个个历史缩影,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展示着革命斗争的感人事迹,传承着催人奋进的红色情怀。我们不仅要瞻仰革命文物,接受红色洗礼,更要有所思、有所悟,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