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期●历史研究●

追寻刘瑞龙在苏皖大地的足迹

作者:曹卫东




的祖父曹颂康,是原新四军苏中军区干部培训学校(当时对外称“私立弘毅职中”)的校务主任。他时常给我讲他的好友刘瑞龙在苏皖一带参与革命斗争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瑞龙,1910年10月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1925年进入南通师范学校就读。受其表姐夫恽子强(恽代英胞弟)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阅读进步刊物。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江浙区委派陈延年来南通指导建立党组织。1926年春,中共在南通的第一个党组织——南通独立支部组建;同年夏天,学校也建立了党支部。第二年,刘瑞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17岁的他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星火燎原,在通东五区建立党组织
通海如泰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是闻名的鱼米之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土豪劣绅众多,且与反动当局相勾结。广大农民群众深受盘剥与欺凌,日益痛苦的生活促使他们向往革命。唯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和革命武装,才能让穷人翻身过上好日子。
大革命失败后,已是中共南通县委委员的刘瑞龙根据上级指示,深入通东五区(即余东、余中、余西、三余和三益)的广大农村建立党组织。
刘瑞龙到达通东后,着手在贫雇农、工人、知识分子中间开展工作,先后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何家园、仇家园、俞家园、东社、五甲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150多人,并建立起武装游击小组。据南通特委工作报告显示,1928年8月至12月的5个月里,我党在通如海启地区共发展党员1869人,其中在通东五区发展的党员就多达430人。
1929年2月6日,刘瑞龙在仇家园(现海门区四甲镇货隆村)主持召开了5000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庄严宣布:南通东乡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后改编为红十四军第一支队、红十四军第二师),刘瑞龙代表上级组织任命俞金秀、仇建军为大队长,仇恒忠为政治委员,大队下辖三个中队。至此,星星之火,在江海大地燃起燎原之势。
驰骋江海,创建一支红色革命武装
1928年4月初,中共江苏省委农委主任王若飞来到南通,听取了南通县委委员、城区区委书记刘瑞龙和如皋县委委员、西乡区委书记徐芳德关于开展农运、发展党的组织以及准备武装暴动的汇报,并约定如皋、泰兴两县联合举行暴动。5月1日凌晨,泰兴、如皋两地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
鉴于在苏中建立红军的时机已然成熟,1929年11月下旬,刘瑞龙、李超时向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和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汇报,并由李维汉报请中央批准,着手筹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省委调派何昆、张爱萍、黄火青等一批军政干部赴江北充实部队和地方的领导力量。
1930年4月3日,如皋、泰兴两县万余赤卫队员和农会会员汇集如皋西乡贲家巷。在军民的欢呼声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正式成立。何昆任军长,李超时任政委,薛衡竟任参谋长,余乃诚任政治部主任。全军编为两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3个大队,共1300余人。这是当时江苏境内唯一被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队伍。从此,通海如泰地区的武装斗争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数天后,红十四军的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反动派的“告群众书”传至上海,引起强烈轰动。之后,红十四军在通海如泰地区相继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但在“立三路线”的错误指导下,红十四军接到了“会攻南通,截断长江,进攻上海、南京”等不能胜任的战斗任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进攻敌重兵把守之地,部队伤亡严重。通海特委和红十四军军部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成4个游击队。但在敌重兵疯狂进攻之下,4个游击队陆续被打散。红十四军数千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海大地,保留下的骨干或转入地下或奔赴中央苏区。
红十四军被打散后,刘瑞龙奉上级命令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法南区委宣传部部长、江苏省委农委书记、陕南红29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35年5月,他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6年随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西路军遇险归来后,1939年11月,刘瑞龙又回到了多年前曾经战斗过的苏皖大地,先后担任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副书记、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主任、淮海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主持地方党政军工作。
东社遇险,当地群众舍命相救
刘瑞龙每到一地,常深入当地的农村和群众打成一片。他平易近人,作战勇敢,处事果断,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在艰苦且又危险的战争岁月里,刘瑞龙曾数次遇险,都是当地群众舍命相救,才得以脱险。特别是在东社的那次遇险及3块银元的故事,在南通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那是1930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来自东社的地主民团武装“白龙党”下乡突袭,直奔季雪兰的家而来。那天刘瑞龙就住在她家里。季雪兰父亲远远看见敌人扑来,灵机一动,边向屋内发出信号,边夺门向东狂奔,以此吸引敌人。屋内季雪兰母亲眼疾手快,迅即叫刘瑞龙戴上草帽拿起锄头,装扮成农民从后门悄悄出去。出后门后,刘瑞龙迅速藏身到不远处河边的芦苇丛中,才得以脱险。此后,刘瑞龙把季雪兰认作了义女。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天,刘瑞龙重回苏中看望老战友,见到了义女季雪兰,才得知她的父母和哥哥都在抗战中壮烈牺牲。十来岁的季雪兰带着三个弟弟颠沛流离,生活无着。见此情景,刘瑞龙心痛不已。他当即安排农会的同志给季雪兰姐弟搭建了简易住房,临行前又给了3块银元以度难关。
在今天的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展览厅内,一块玻璃橱窗里的红布上赫然陈列着3枚“袁大头”,这就是刘瑞龙在90多年前赠送给季雪兰姐弟的那3块银元。这3块银元被季雪兰一直珍藏着,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也没舍得花。
2014年10月18日,刘瑞龙长女刘延淮前往通州东社镇苴西村16组,看望91岁高龄的老姐姐季雪兰。临走时,季雪兰老人从箱底取出珍藏了80多年的那3块银元,亲手交给了刘延淮留作纪念。刘延淮在征得季雪兰的同意后,于2018年5月将银元捐赠给了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
决战淮海,“小推车”推出大胜利
1948年11月,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淮海战役拉开帷幕。淮海战役是大规模集团作战,战场纵横数百里,能否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后勤支前保障体系,事关战役的成败。特别是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集团式战场粮食供应、武器弹药补给和伤员后撤等问题,既无规律可循,也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其难度可想而知。
  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的刘瑞龙,早在战役发起前一两个月,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支前后勤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是调集了大批干部,建立起各级支前委员会,组成坚强有力的支前指挥机构。其次是把成百万的民工,完全按照军事需求,组织成一支强大的支前队伍。为解决好粮食问题,刘瑞龙又精心安排建立了大量的存粮点和兵站。一面安排由部队就地筹措粮食,一面进一步发动群众,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都组织起来运送粮食。他集思广益在华中地区重点建立了两个屯粮区,并要求各粮站囤积粮食必须保证5天的安全库存。此外,他还采取分段运送和直接运送相结合的办法,来确保华野各部队的粮食供应。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打响,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投入正规部队60万,加上民兵和地方武装,总兵力达百万。一天时间,这百万兵力加上马料消耗,就需要500多万斤粮食。刘瑞龙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管理水平组织军需品的生产和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在整个战争持续过程中,组织起的支前人数约是参战部队的9倍,约540余万人,输送到前线的粮食超过了9.6亿斤。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刘瑞龙在后勤保障工作上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又先后担任了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等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