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期●人 物●

“虎啸生风撼山林”

——纪念新四军领导人谭震林诞辰120周年

作者:孟昭庚



易名明志闹革命
  1902年4月24日,谭震林出生于湖南攸县珍珠巷谭家老当铺,原名谭喜起,因生肖属虎,入党时欲改名“谭虎”以明志,介绍人余来觉得欠妥,即言:“云从龙,风从虎,虎啸生风撼山林”,以为“震林”好。谭震林大喜,遂用此名一生未易。
  12岁时,谭震林进入攸县“太成堂”古书铺学徒,后又到茶陵县城“徐文元”书店学手艺。在这期间,结识了在攸县县城当小学老师的共产党员余来,在余来的影响下,他认真阅读《共产主义ABC》 《新青年》 《向导》等革命书刊,萌生了革命思想,1926年10月12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谭震林一看自己的队伍来了,心里异常激动,马上去找革命军第一团政治部主任、党代表宛希先接头。按照宛希先的吩咐,谭震林在群众中公开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他凭借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不几天就集拢了一大批工运骨干,很快筹备成立了茶陵县总工会,大家公推他担任茶陵县总工会主席。
  部队打进茶陵城后,团长陈浩和副团长徐恕合谋,一手操纵成立了“县人民委员会”,将陈浩当过旧县长的亲戚谭梓生请来当茶陵县新政权的县长。谭梓生上任后,一不依靠工农群众,二不关心穷人疾苦,仍沿袭旧政权的一套办事制度。有一天,中瑶乡农民捉住转移钱财的劣绅陈老三,押送到“县人民委员会”,正碰上醉醺醺的陈浩从里面出来。他呵骂群众不讲规矩,斥责战士把门不严,强迫农民退下台阶,然后叫人打鼓升堂。陈浩与县长谭梓生完全站在陈老三一边,对农民的正义诉求不予理睬。谭震林听了这几个农民的反映,立即带他们去见宛希先。宛希先肯定了中瑶乡农民揪斗陈老三是革命行动,要求政府制裁陈老三是对的。但宛希先无法更改陈浩、徐恕的做法,只得写信给毛泽东。毛泽东随即派警卫员龙开富送来回信,严厉批评陈浩等人的做法,严肃指出:新政权不能按国民党那一套搞,必须立即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县苏维埃即工农兵政府。
  1927年11月28日,一个真正代表人民的苏维埃政府——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在洣江书院操坪隆重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谭震林在大会上讲话,公布由工、农、兵代表签署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布告》,恢复农会、工会,号召全县人民举行暴动,打倒土豪劣绅。在欢庆典礼上,宛希先受毛泽东的委托,奖赠县工农兵政府钢枪五支,以示祝贺和鼓励。
  谭震林遵照毛泽东关于建立和发展茶陵地方武装的指示,迅速着手组织一支工人武装纠察队,并派出政府人员、工会会员和士兵组成的工作队下乡,广泛发动群众。在工作队的指导下,全县乡村掀起了加入农会、打土豪、分田地的高潮。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使敌人恨之入骨。大地主谭绍绪、罗兆鹏纠合地主武装300余人枪,由腰陂向茶陵县城反扑过来。谭震林指挥纠察队、赤卫队一部埋伏在定宁寺敌人的左翼,一部涉过高陇河迂回到敌人右翼。正面工农革命军与敌人打响后,埋伏在左右两翼的纠察队、赤卫队突然杀出,毙敌20余名,缴获步枪20多支。
  地主武装不甘心失败,又联合湘东保安团团长罗定,兵分两路再次进攻茶陵。谭震林立即组织工人纠察队、赤卫队,配合工农革命军奋起抗敌。谭震林先集中兵力击溃谭绍绪、罗兆鹏的人马,然后把主力扎在营盘岭上,居高临下,锁住了洪沙庙的隘口,控制了罗定从攸县进攻茶陵的要道。当敌人兵临茶陵时,山头四处号声响起,工农革命军和地方武装一齐出击,打败了顽敌。这一仗,谭震林指挥的纠察队、赤卫队杀敌百余名,缴枪百余支。
烽火连天上井冈
  1927年12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茶陵的革命火焰,派湘军第八军吴尚一个加强团包围了茶陵县城。谭震林除调茶陵游击队配合工农革命军作战外,还组织工人纠察队和赤卫队送弹药、运伤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工农革命军决定主动撤出战斗,谭震林又组织鞭炮工人,用制作的特殊鞭炮,夜晚在山上四处点放,制造进攻假象,掩护工农革命军顺利撤退,谭震林也跟着上了井冈山。
  到井冈山后,毛泽东指定谭震林负责茶陵县的工作。数日后,谭震林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深有感触道,“没有武装就没有活动的余地。”毛泽东听后笑着说:“你也赞成武装啊!你是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
  1928年5月,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谭震林被选为第一届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根据会议精神,5月下旬在宁冈茅坪村成立了边界最高的政府机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谭震林负责土地部工作。
  6月30日,毛泽东在永新县城主持召开了特委、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研究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扩大地方武装等问题。谭震林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后,他被调到永新县城区,担任区党委书记,领导城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一个多月后,根据特委指示,他回到了井冈山。10月14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谭震林为第二届湘赣边界特委书记。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打破敌人重重围困,经赣南向闽西挺进,谭震林则带领前委工农工作委员会随部队一道行动。部队每进驻一个新的地点,他就和工农工作委员会的同志积极开展群众工作。
  6月,红四军前委决定,将长汀赤卫队和永定湖雷、溪南游击队,与一部分地方部队编成红四军第四纵队,由谭震林任中共第四纵队委员会书记兼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为了加强党对这支武装的领导,谭震林按照毛泽东在红四军的做法,在干部和士兵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在各级建立了党的组织。他十分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组织政治部编印《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小册子,发给每个党员,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第四纵队的战士大都是苦大仇深的闽西农民子弟,基本上没有念过书,他和政治机关的同志想了一个办法:行军时在背包上挂一块板子,板子上写几个字,边行军边认字,还利用休息时间讨论,弄清字的意思,在实际中怎样使用。这既提高了战士的文化水平,又提高了战士的思想觉悟。
  1929年7月20日,为了进一步总结闽西的革命斗争经验和确定以后的斗争方针,闽西特委在上杭蛟洋召开了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红四军前委指派毛泽东、谭震林、江华、蔡协民、曾志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十五人为特委委员。会后,谭震林同闽西的其他领导人一道,深入基层,指导建党、建政和分配土地的工作,闽西红色政权建设有声有色。
有勇有谋战强敌
  1930年6月中旬,红四军在汀州进行整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闽西地方主力红十二军正式编入红一军团的建制,谭震林被任命为红十二军政治委员。8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三军团于湖南浏阳永和镇胜利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谭震林当选为前敌委员会委员。
  9月12日,谭震林奉命率红十二军由株州启程,经醴陵向攸县进攻。9月14日占领攸县。回到家乡第二天,谭震林就帮助攸县重新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镇压了反革命分子。接着,他又把县内的赤卫队员召集起来,给他们拨了两支步枪,一批梭镖、大刀,赤卫队也很快发展到了160人。为了解决红军给养的困难,他把部队派到东、南、西、北四乡,与当地群众一起打土豪、筹款,还动员数十名贫苦青年参加了红军。
  红十二军撤离攸县后,国民党军队重新占领攸县,地主反动武装乘机对革命群众和红军亲属进行肆意残害。谭震林的家里,除四弟及时外逃,父亲和大哥、二哥、五弟都惨遭不幸。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兵力,以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分兵八路,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
  谭震林和罗炳辉一起,根据毛泽东和朱德的战略部署,率领红十二军担任从左右两侧迂回攻击张辉瓒部的任务,对全歼张辉瓒师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红十二军又奉命向东韶逃敌攻击,同兄弟部队一起击溃了谭道源师。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以赣西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为主体组成中央苏区。1931年1月15日,苏区中央局在赣南成立,谭震林被指定为中央局委员。
  在第二次反“围剿”中,打王金钰、公秉藩两敌时,红十二军担任右路作战任务,负责抢占九寸岭和观音崖。在罗炳辉和谭震林的指挥下,红十二军同兄弟部队积极配合,不到半天时间就取得了首战胜利。
  1931年7月,蒋介石拼凑了30万兵力,并亲任总司令发动第三次“围剿”。罗炳辉、谭震林指挥的红十二军又立了大功。他们扮着红军主力,一路浩浩荡荡、走走停停,与敌保持不即不离状态。为了更有效地诱惑、麻痹敌人,他们命令部队拉开距离,打开旗子,每逢岔路口都用白灰画上箭头,写上“三军团由此前进”、“四军由此向北”……一到宿营地,见门就写“某团某营某连驻此地”。就这样,敌主力硬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而红军主力已安全到达预定地区开始整训。
  红军主力经过半个多月的休整,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敌人则疲惫不堪、士气低沉。毛泽东、朱德当即抓住这有利战机,命令全军出击,胜利地粉碎了敌军的第三次“围剿”。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召开,正式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谭震林当选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谭震林又当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在红一方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后,为了统一闽西红军和地方部队的军事指挥,中共中央指示组建福建军区。1932年3月,福建军区在长汀铺正式成立,谭震林被任命为军区政治委员。5月,谭震林又被任命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谭震林同张鼎丞、邓子恢一起,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领导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南征北战建功勋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就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问题,与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坚持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2000多名红军游击队员,被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张鼎丞为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支队副司令员。二支队到达皖南集中后,谭震林又调往三支队任副司令员,司令员由张云逸兼任。
  1939年11至12月,日军向长江沿线重镇繁昌发起猛烈进攻。谭震林指挥新四军三支队与敌浴血奋战,取得了五保繁昌的重大胜利。日军指挥官哀叹:国民党兵为我手下败将,唯共产党乃皇军之大敌。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谭震林被任命为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兼任中共苏南区委书记。次年10月,谭震林调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抗战胜利后,谭震林任中共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7月,国民党军以四倍于我的兵力进攻苏中解放区。谭震林和粟裕一起指挥华中野战军,经过一个半月时间,取得了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并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经验。
  1947年2月,谭震林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他积极协助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工作。陈毅对此曾作过很高的评价:“至于我自己,在政治工作上依靠的是谭震林同志,在军事组织指挥上依靠的是粟裕同志。不妨说,我也只不过是这么一个点点头、摇摇头的司令嘛!”这段话,一方面反映出陈毅的虚怀若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谭震林在政治工作方面所作的贡献。
  1948年初,中央军委决定将华野内线兵团改为山东兵团,以许世友为司令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同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华野前委的指示,谭震林同粟裕、许世友、王建安、李迎希一起,统一指挥济南战役,经过八昼夜的激战,全歼守敌十万余人,活捉王耀武等23名高级将领。
  济南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决定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总前委,指挥淮海战役。之后,中央军委对全军实施统一编制,华东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谭震林任第一副政委,与陈毅、粟裕一道,被称为“三野三巨头”。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头一天,即4月20日晚上,谭震林指挥中集团(七、九兵团)7个军30万人,在裕溪口至枞阳镇段20余公里的战线上,以锐不可挡之势发起强渡。至4月21日晨6时,先头部队便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占领荻港、鲁港地区,并向繁昌、铜陵两地扩张。
  5月3日,谭震林随部队进驻杭州,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浙江军区政治委员,开始全面领导浙江的革命和建设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谭震林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领导全国农业工作。在十年内乱期间,谭震林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作坚决斗争,虽惨遭迫害,仍不畏强暴、毫不妥协,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贞品格和崇高精神。
  1973年至1978年间,谭震林先后当选为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谭震林主动退居二线,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9月30日,谭震林同志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