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期●缅怀篇●

不泯的记忆 深切的怀念

——忆爷爷陈忠的革命生涯和革命情怀

作者:陈颖


2014年4月24日凌晨4时许,我的爷爷陈忠像一盏燃尽了油的灯,安详地走了,生命的时针停摆在87岁的刻度上。爷爷是石狮市13位新四军和八路军战士中最后一位离世者。8年来,爷爷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仿佛从未离我远去。

驰骋疆场战功卓著
  爷爷1927年1月出生在江苏省射阳县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十人,爷爷排行第三,打小就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鬼子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爷爷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射阳地区是新四军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场。1941年11月,年仅14岁的他就担任了射阳县游击大队通信员;1945年6月,正式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次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穿上军装没多久,他就接连参加海安、盐城保卫战以及三打李堡等战斗;随后,又先后参加苏中战役、如南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以及闽西剿匪等战役战斗。枪林弹雨中,爷爷也从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参谋长到团管理股长,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勇顽强、机智多谋的战斗骨干,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战斗奖章勋章。
  1948年11月开始的淮海战役,爷爷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了徐州东山阻击战。经过11天的浴血奋战,成功钳制国民党军邱清泉、李弥兵团,接着又投入追歼李延年兵团和围歼杜聿明兵团的战斗。爷爷作为战斗骨干,多次参加突击队和敢死队,几次身负重伤而不下火线。“淮海战役纪念章”就是对爷爷在这次战役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奖赏,也是爷爷参加革命后获得的第一枚奖章。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爷爷所在部队奉命过江,在蒙蒙细雨中踏着泥泞小路连续行军150公里,提前三个小时攻占了敌人江防前哨据点西开沙,保障了友邻部队在长江南岸突击登陆的安全,并乘胜攻占了巫山港、张家港等战略要地。在月浦阵地上,我军交通壕被敌人炮火轰平,担任排长的爷爷带领7名战士连夜抢挖,天亮前终于将交通壕挖通。突然,敌人的一发炮弹在他们头顶爆炸,班长王小旺等三名战友当场牺牲。爷爷身上多处负伤。战役结束,爷爷获“渡江战役纪念章”。
  马不停蹄,人未下鞍。1949年7月,爷爷所在部队奉命向福建进军。11月24日,爷爷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发起金门战役。动员会上,时任29军85师253团排长的爷爷找到连长,主动请战,连长则要求爷爷留守后方负责征调船只。为此,双方激烈争执,最后爷爷服从大局,抱憾没能登上开往金门的战船。没曾想全连官兵壮烈牺牲,被连长强令留下的爷爷成了唯一幸存者。
  发生于1953年7月的东山岛保卫战,也是让爷爷刻骨铭心的一次战斗。16日拂晓,国民党军金门防务司令胡琏率1万多国民党军进攻福建东山岛。作为当时福州军区85师253团2营参谋长的爷爷,在岛北部八尺门渡口突然遭遇敌方“精锐兵种”伞兵。战斗从早上5点多一直打到近9点,爷爷指挥不足百人的营直属分队,利用有利地形顽强阻击,为我主力部队的增援赢得了时间。
平凡岗位勤勉敬业
  1943年8月,爷爷在射阳县游击大队当通信员时,曾经被捕过。后虽成功逃脱,但正是由于这段历史,使爷爷在后来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1958年,爷爷从部队转业到江苏省射阳县合德化工厂担任厂长。两年后,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在晋江县祥芝公社当教师的奶奶王华玉,1966年随奶奶来到祥芝农村,三年后落实政策分配到晋江县第二建筑公司(现石狮市第一建筑公司),当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
  从战斗英雄到化工厂厂长、农民、建筑公司工人,无论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反差无疑是巨大的。许多亲友都为爷爷鸣不平,可爷爷却不是这么想,更没有牢骚和怨言。爷爷常常说,自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与成千上万牺牲在战场上,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战友相比,不知道要幸运多少倍。如今解放了,生活平稳安逸了,却谈享受这个待遇那个福利,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死去的战友?!
  刚到建筑公司,爷爷就向领导请缨当一线建筑工人。公司领导考虑到爷爷的经历,又负过伤,就安排他担任内保科负责人。爷爷识字不多,但生性好学,悟性也好。在实际工作中,爷爷边干边学,文化水平提高很快。为了完善内保科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爷爷查阅相关资料,跑到其他单位取经学习。工作起来,爷爷非常认真。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每天总是上班第一个到,下班最后一个离开。记得母亲讲过,爷爷在单位上班,很少休假,即便是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也不例外。奶奶生大伯时难产,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正在单位值班的爷爷,只请了三个小时的假,一路跑回家中,用板车将奶奶拉到医院。还有一次,公司集资建房,原本住在七楼的我家,按照政策以及爷爷身有战伤、上下爬楼梯不方便的情况,完全符合申请楼层低、面积大户型的条件,可是爷爷知道还有几户没有住房的工人更需要,不容家人说什么,就把指标让了出去。
  在建筑公司工作近25年时间,爷爷敢于坚持原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得罪了一些人。爷爷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不愧于党、不愧于人民、自己身上干净,别人说什么都不在乎。”爷爷的坚持也得到最好的回报,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09年6月,《中共党史人物传》 编委会为爷爷颁发了“开国将士”荣誉匾牌。
两袖清风激励后人
  爷爷十分重视对子孙后辈的教育培养。“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要正正派派”,是爷爷定下的家训。有一次,爷爷去老干部活动中心报销医药费,因舍不得打车,步行回家至玉湖菜市场附近时不慎跌倒,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送到医院。当家人赶到医院时,爷爷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自己跌倒的,你们一定要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他常常告诫我们:“做人心中一定要有把戒尺,绝不能见利失德,因小失大。”爷爷以他刚正的品格,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树起一面明镜,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
  爷爷生活勤俭,对自己很“抠门”,到菜市场买菜总是挑最便宜的买,在晚年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坚持不给组织和儿辈添负担,拒绝请保姆照顾生活起居。但他对子孙后辈的教育投入却极为慷慨,但凡购买学习用品,再多的钱也舍得花。
  1994年爷爷离休后,仍然坚持参加市离退休干部党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党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每天坚持阅读党报收看新闻联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爷爷生前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到了晚年,爷爷常把一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讲给儿孙听,希望我们能够明白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每次回到江苏老家祭祖时,爷爷逢人便说:“要听党的话,要永远铭记党的恩情。”
  爷爷生前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每当看到贫困家庭或弱势群体,他总会嘘寒问暖,并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躺在病床上的爷爷,嘱咐我们以他的名义,向灾区捐款1万元。2014年4月,爷爷临终前特意留下遗嘱:一是替他交最后一次党费1万元;二是丧事从简,死后将他海葬,不占用国家一寸土地,回归大自然。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