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期●文化战士天地●

上海滩杰出的电影评论家——王尘无

作者:徐新


当你来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江海博物馆英烈陈列室,就可看到王尘无烈士消瘦的遗像,旁边还有烈士小时候玩过的两个破旧残缺的蛐蛐罐,你很难想像王尘无烈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上中国杰出的电影评论家。
  王尘无(原名王承谟),191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通海门老汤家镇上一家“王裕大杂货店”的富裕人家。他从小就喜欢抓蛐蛐,玩斗蛐蛐。但他天资聪颖,7岁上镇后街私塾读书,品学皆优,后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小,转入东洲国文专修学校读书。校长顾文仲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进步,人也开明,学校购有《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供师生阅读。王尘无阅读后,明白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目的是要推翻旧政权,埋葬旧社会,建立科学民主的新中国。当他从文中读到“这一神圣的使命,当代青年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时,更是热血沸腾!于是就写了一篇题为《走“五四”之路》的文章。顾校长看了这篇文章十分赞赏,并欣然采纳王尘无的建议,在校内创办《江囗之声》校刊,以大力宣传“五四”精神。
  3年后,王尘无进入进步诗人龚庭槐创办的粟寰校求读,更是如鱼得水。因为富有学识的龚校长全力支持革命,学校成为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基地。王尘无在那里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以及鲁迅的作品。学校还经常让他与黄家骏等十多位思想进步的学生,听时任中共海门县委书记陆克秘密来校所作的革命演讲。不久,学校被反动当局查封,王尘无又上了无锡国学馆,在重点攻读文学时知悉,上海持志大学是培养革命人才的熔炉,遂于1929年考入。在这里,他不仅学业优异,而且积极追求革命,踊跃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后由夏衍等人介绍,193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王尘无在持志大学一毕业,不留恋大城市,主动向党组织要求回家乡苏北,发动群众闹革命。王尘无找到了地下党组织,还担任启(东)海(门)县委的秘书,他以自家开商店的有利条件,开辟秘密联络站,对外称是接待大学老师、同学,而暗中接待革命同志,召开秘密会议。为了解民情,宣传革命,他从自己家庭做起,他家杂货店里雇佣了多名工人,他就要求自己的父亲要尊重、关爱工人,提高工资及伙食标准。王尘无自己也常与工人打成一片,了解工人的家庭状况,对有困难的伸出援助之手。他在地下党组织中密切与工农民众结合,做了大量动员工作,帮助大生三厂、常乐镇乡村、海门中学等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地下党小组,点燃了革命的星火。同年冬天,他与县委书记周趾麟深入反动县政府所在地茅家镇,住宿留安旅馆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领导海门中学学生反对反动校长的罢课斗争中,王尘无遭特务盯睄,当晚回家后在父亲的掩护下,悄悄赶去南边的大新港,然后乘小船追上去上海的大轮船,从而逃脱了敌人的追捕。
  尽管革命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但王尘无意志坚定。他一到上海,就参加了鲁迅领导的“左联”,1932年春被选为“左联”执委。接着,他参加“左联”领导下的“剧联”。上海电影界成立党组,王尘无是党组成员之一。“剧联”建立影评组,由王尘无负责,他成为领军人物,积极带领成员开展影评活动,旗帜鲜明地利用影评阵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此时,中国电影业正处于历史转折期。王尘无以先进思想理论作指导,写作了许多批判帝国主义国家影片的影评文章。如1932年5月30日,王尘无在《电影时报》上发表《从浅薄说到滑稽》一文,对银幕上“低级趣味,浅薄庸俗”的现象进行批评。这是他第一次以“尘无”为名发表文章,也是向落后污浊的旧影坛打出的第一枪。王尘无还以《打倒一切迷药和毒药,电影应作大众的食粮》为题,鞭挞某种影片“不仅不会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反而压迫大众的意识跌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去”。
  与此同时,王尘无热情赞扬苏联电影的革命精神和艺术成就,称它是中国观众的“滋补品”。尤其他发表《电影在苏联》一文,首次在中国比较全面详尽地传播、评析苏联电影的概况与特色,突出列宁关于“在一切艺术中,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电影”的观点,提出学习苏联“电影必须经党之手,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启蒙及煽动的有力的思想武器”这一重要经验。1933年5月,王尘无发表《中国电影之路》一文,指出:“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只有建立起中国电影和电影批评标准,我们才能更具体的、更有计划的推动促进中国电影。”这是王尘无的一篇重要理论著作。他首次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状况及各阶级的面貌和电影事业的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提出当前中国电影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精辟论述,得到了当时中共中央的首肯。
  1933年6月28日,王尘无与夏衍等15位电影界进步人士,在《晨报·每日电影》联名发表了《我们的陈述,今后的批判》一文,表示对影片的思想内容“如其有毒害的,揭发它;如其有良好教育的,宣扬它;社会的背景,摄制的目的,解剖它”。当时的进步电影《狂流》刚一问世,他就组织座谈会、研讨会,发表文章,指出新兴进步电影对反帝反封建的作用。
  王尘无的影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求实精神,以深刻犀利的文风著称。他在发表的《电影与女人》一文中指出,“观众只注意所谓明星,未免太离谱了。而一部影片的成功,题材占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呼吁“要帮助观众端正电影观”。1936年初,上海电影界救国会成立,王尘无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反革命文化“围剿”,釆取政治迫害、特务盯梢、暗杀等卑鄙手段,如殷夫等进步文化工作者遭杀害。而20岁开外的王尘无,以鲁迅为榜样,坚持以大无畏的反帝反封建反独裁革命精神,拿手中的笔作刀枪冲锋陷阵,向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鲁迅先生称王尘无为“我们中国文坛的虎将”!
  在这非常时期的几年间,王尘无发表了48篇电影评论、12篇电影论文、59篇电影杂文等,被公认为“权威影评家”。当时的电影界,每当有影片上映时,广大观众总是说:“等读了王尘无的影评文章,再决定看哪部电影。”由于王尘无的努力,当时影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得到进一步确立。但鲜为人知的,王尘无总是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而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染上了肺病。1936年,他抱病参加完鲁迅的葬礼后,自己的身体也垮了。秋天,组织上送他去杭州西湖疗养,他继续抱病写作,留下了很多的作品(后经战友选出26篇辑为《浮世杂拾》一书,于1941年出版)。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王尘无拖着病体回上海,虽卧床不起,但念念不忘抗战将士。他为《救亡日报》写了《谁说日寇不可战胜》的文章,热情歌颂平型关英勇杀敌的八路军指战员。他还作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雄剑摩天起国魂,红旗十丈出三原;自是五千年世胄,玄黄龙血荐轩辕!”
  离沪回海门家乡养病期间,他也时刻关心抗战,坚持在病床上看报,同时写文作诗呼吁抗战。因病情加剧,医治无效,王尘无于1938年5月25日与世长辞,时年27岁。
  王尘无的逝世,是我国文化界尤其是电影事业的一大损失,让世人不胜哀伤!上海及外埠的许多报刊纷纷出版悼念专辑,仅撰文的名人就有数十位,都对王尘无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剧作家蔡楚生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发表《哀尘无》中说:“对于尘无悄然离开人世,离开危难的祖国,离开他曾指导过,而现在也还在苦斗的我们……对这样的一位诤友,他的逝去,我真不知要对他致我如何的哀悼才好!”
  新中国成立后,海门县人民政府追认王尘无为“革命烈士”,于1998年特地在他家乡重建王尘无烈士墓,苍松翠柏围绕,高高的大理石墓碑屹立在墓前,上面镌刻着文坛元老夏衍手书的题词:“杰出的电影评论家王尘无同志不朽!”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让万众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