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沙氏五杰”的红色人生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乡,有一个著名的沙村,那里人才辈出。其中一家五兄弟,被人们称为“沙氏五杰”、“一门忠烈”:老大沙孟海是一代书法宗师;老二沙文求是革命烈士;老三沙文汉是优秀地下工作者;老四沙文威是谍报干才;老五沙季同是革命艺术家。沙氏五兄弟的红色人生经历,堪称是一部革命传奇。
沙孟海:利用特殊身份助力中共革命
沙孟海(1900~1992)是沙氏兄弟老大,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他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自幼爱好书法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1920年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
沙孟海极重孝义,且对兄弟情深。父亲早逝,弟弟还小,作为长兄,沙孟海挑起了抚养全家的重任,所有弟弟的上学都由他资助。1927年,沙孟海的4个从事革命工作的弟弟都被国民党通缉,老家被洗劫一空。他毅然带着母亲和全家人离开家乡,来到上海,以卖字度日。
从青年时代起,沙孟海就对革命有很大贡献。他不仅同情共产党,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共产党。1926年初,沙孟海在上海修能学社教书,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家住在戈登路(今江宁路)751号一个小院子里。当时中共党员徐玮、项英、冯定、李求实等经常来这里商议事情,他的家实际上成为中共党员的地下联络处和秘密通讯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商务印书馆因沙孟海之弟沙文汉、沙文求是被当局通缉的共产党,就把他辞退了。
许多时候,沙孟海还间接或是以巧妙的方式,参加中共的地下工作。一次,弟弟沙文威在乡下养病时被国民党逮捕,沙孟海找到国民党的显要人物朱家骅和陈布雷,设法把沙文威保了出来。后来,他又把沙文威介绍进国民党军委会参事室,帮助共产党在国民党机要部门安插进了一颗“钉子”。之后,沙孟海再一次帮助沙文威进入CC系的“特种经济调查室”,使这个“共党”弟弟继续为中共地下组织提供情报。
1941年,经老乡兼同学陈布雷推荐,沙孟海到蒋介石侍从室任职。这期间,他又为中共地下工作提供了多方帮助。他的弟媳陈修良担任中共地下南京市委书记时,有时遇到风声紧张,就住进沙孟海家中。周恩来与沙文威秘密交谈时曾说:“你在敌人心脏里工作,给党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你大哥沙文若(沙孟海曾用名)实际上起了重大的掩护作用,他也是我们党的秘密朋友。”
1946年,陈布雷把沙孟海介绍给蒋介石修家谱,历时两年多,于1948年l2月修毕,蒋介石欲任其为印铸局局长,他没有答应。这时解放军已在长江北岸待命,随时准备发起渡江战役,他也早已把妻子儿女送回宁波。在弟弟沙文汉和弟媳陈修良安排下,沙孟海最终摆脱了国民党政权的控制,住在陈修良的母亲陈馥老太太家中(也是中共在上海的一个秘密机关),迎接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沙孟海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在省文管会、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等单位工作。1979年,他以80高龄出任西泠印社社长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2年10月,沙孟海在杭州逝世。
沙文求:广州起义后牺牲在白色恐怖中
沙文求(1904~1928)是沙氏兄弟老二,又名仲己、端己,化名史永。他个性刚强,尚义好勇,喜读孙吴诸子、戚继光等兵家之书,对中国国势的衰弱每每感慨,时时想着将来做些事情。
1911年,沙文求就读沙村小学;1920年秋,由沙孟海资助,进入宁波效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受到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引导,五卅运动时,他积极投入反帝斗争。他对大哥沙孟海说:“我在游行时,热泪不禁夺眶而出,群众的爱国情怀实在太令人兴奋了。”后来,上海大学遭英租界当局查封,他转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但他认为,只有直接参加革命斗争才能救中国,于是退学回到宁波,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初,沙文求在鄞县沙村开展农民运动。他在贫雇农中间秘密串联,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领导农民进行反霸斗争。在他的努力下,宁波地区最早的农会——沙村农民协会于4月正式成立。他还创办了一所农民业余夜校,帮助贫苦农民学习文化。
1926年5月,鄞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宁波地委鄞县沙村支部成立,沙文求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夏,沙文求受组织指派,前往广州大学(后改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当时,中山大学有200多名共青团员。由于他有过上海大学、复旦大学读书和农村支部工作的经验,第二年就当选为中山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遂带领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与反动校长戴季陶作斗争。
沙文求在中山大学积极开展党团活动,遭到反动校方的忌恨。1927年,继上海四一二政变后,广州发生了四一五政变。中山大学发布通告,沙文求被开除学籍,列入搜捕名单。一天,当他返回住所,刚进屋就被埋伏在房中的两名警察扭住胳膊。他奋力将两人打倒,夺门而出。
1927年12月21日,沙文求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领导的广州起义,被任命为共青团广州市委少先队总队长。在观音山战斗的关键时刻,他又被任命为赤卫队中队长,带领武装赤卫队在观音山长堤多次打退敌人进攻。
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广州市委领导人周文雍、陈铁军等人牺牲。根据市委决定,沙文求避到香港。不久,他又秘密潜回广州,任广州团市委委员、秘书长,协助中共广州市委,恢复和建立基层党团组织。
1928年8月的一天,沙文求到广州市区一个茶楼与同志接头,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于广州红花岗,年仅24岁。
沙文汉:在白区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
沙文汉(1908~1964)是沙氏兄弟老三,原名文源,又名文舒,化名陈叔温、张登。1921年,由大哥沙孟海资助,进入宁波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第二年转入鄞县甲种商业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沙文汉毕业后被派到家乡沙村,接替二哥沙文求的农运工作,担任中共沙村党支部书记、鄞奉区委委员。1927年元旦,他发动上千农民进入奉化县城,驱逐县知事。四一二政变后,他遭国民党通缉,避至上海。8月他返回宁波,11月任中共鄞奉区委书记。1928年,他与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卓兰芳等,组织鄞奉武装暴动,但未能成功,不得不再次避居上海。
1928年1月,沙文汉考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任共青团法(租界)南区区委书记、中共上海青年反帝大同盟党团委员。次年6月,他受派赴德国柏林参加世界反帝大会,途经莫斯科时,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挽留,遂进入莫斯科列宁学院深造。1930年5月,他回国任原职。1933年2月,因中共上海组织被破坏,他与妻子陈修良流亡日本,在共产国际远东情报站工作。到1935年10月才回国,任全国救亡协会组织干事。
1937年4月,沙文汉任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7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10月兼任省委军委书记,11月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这一时期,沙文汉积极活跃在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上。他团结大批各党派爱国人士,主办《立报》 《救国周刊》 《文化战线》等刊物,主编党内秘密刊物《真理》 《党的生活》。此外,他与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负责人刘少文、中共江苏省委文委书记孙冶方等商定,开办了上海社会讲习所,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
1942年秋,沙文汉撤到淮南抗日根据地,任中共华中局党校教务处处长、中共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城工部部长。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中共华中分局城工部部长、上海局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并分管南京、杭州的地下工作。1948年秋,中共中央上海局成立策反工作委员会,沙文汉任副书记。
沙文汉的妻子陈修良也是中共党员,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期间与沙文汉结为夫妻,1946年4月被秘密派到南京,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解放前夕,沙文汉陈修良夫妻联手,在国民党心脏南京,先是发动著名的五二〇学生运动,开辟了第二条战线;继而又策反国民党空军飞行大队、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蒋介石警卫97师等起义。其间,沙文汉还在上海策划过长江第二舰队及国民党中将张权起义,加速了南京、上海的解放。
解放后,沙文汉曾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和对台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最后任浙江省省长;陈修良任南京市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最后任浙江省委宣传部代部长。1957年的反右运动,因受潘汉年、扬帆案的牵连,沙文汉、陈修良夫妇被打成右派。
身处逆境且患病的沙文汉埋头历史研究,花6年时间,撰著《中国奴隶社会的探讨》一书(后于1984年10月出版),1964年病逝于杭州。1980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撤销划他为“右派”的错误决定,恢复其党籍和政治名誉。陈修良平反后回到上海,任上海市社科院顾问、市政协委员,于1999年去世。
沙文威:从事共产党情报工作的精英
沙文威(1910~1999)是沙氏兄弟老四,原名文溶,字重叔,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牺牲的二哥沙文求(曾化名史永),遂改名史永。他在浙江省立第四中学读书时就很活跃,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宁波地委委员、组织部负责人,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因中共浙江省委遭到破坏,沙文威失掉组织关系,次年在乡下养病期间被捕。由于沙孟海曾担任国民党高官朱家骅的秘书,与陈布雷又是同学兼同乡,于是沙孟海请朱家骅及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帮忙,把沙文威保了出来,随后又帮助他在南京电话局找到一份工作。
后来,沙文威经老同学介绍,见到了大革命时期浙江国共合作领导者宣中华的夫人吴先清。当时,吴先清在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任谍报组组长。她经过认真审查,于1934年10月向沙文威宣布,党组织决定恢复他的组织关系,并调遣他到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
1936年,由留俄同学介绍,沙文威进入南京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蒋介石任会长),继而参加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庐山军官讲习团”,从中获取了大批机密材料。返回南京后,他把这些如数交给了负责中共情报工作的李克农。
1937年,沙文威在沙孟海介绍下,转入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属下、以朱家骅为主任的参事室任干事。于是,无数绝密文件通过沙文威源源不断地到了周恩来手中。1941年,他又随朱家骅加入中统局“特种经济调查室”,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担心沙文威的安全,让他从重庆撤了出来。到达上海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让他留在上海做保卫工作。不久,江苏省委转至淮南,沙文威奉命重返地下党情报系统,成为潘汉年的得力干将。
抗战胜利后,潘汉年要求沙文威再次打入国民党军政机关。当时,朱家骅已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兼中央研究院院长。在沙孟海的推荐下,沙文威被聘请为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专员。他以这个公开身份作掩护,在三嫂陈修良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和策反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沙文威利用特殊身份,参与策动了多起国民党军起义。他还与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员、国民党少将汪维恒密切配合,获取国民党东北和华北大量军事情报,被誉为“红色情报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沙文威先后担任南京市人民政府人事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沙季同:“抢救运动”中非正常死亡的革命画家
沙季同(1912~1943)是沙氏兄弟老五,又名沙文度,字季同,化名陈正熙。由于受到几位兄长的影响,他很早就在家乡参加革命斗争。1926年6月,二哥沙文求在家乡搞农运时,14岁的沙季同就跟着写标语、做宣传,并在兄长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沙村农运干事。
1927年,沙季同积极参加卓兰芳、沙文汉领导的奉化暴动。暴动失败后,他被本乡反动分子抓去。反动分子扬言将其装入麻袋沉江。但沙季同与其母陈龄不为所屈,母亲很硬气地说:“我有5个儿子,你们沉了我一个儿子,我还有4个儿子,要向你报仇!”后来,沙孟海请同乡人童葵生(童第周之兄)出面保释,才算把他救了出来。
1928年,沙季同去上虞经亨颐先生主办的春晖中学就读,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二八事变后,他以画为武器,揭露日寇侵华滔天罪行。1934年,经沙孟海介绍,沙季同与堂弟沙耆一起,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师从徐悲鸿先生学画。
沙季同与沙耆这对堂兄弟都有美术天赋。抗战爆发前,沙耆去比利时留学,而沙季同则留了下来,并在抗战爆发后,参加了吴作人先生组织的“中大战地写生团”,赴安徽、河南前线,写生、办画展。沙季同的作品关注现实,注重反映普通百姓的冷暖疾苦。写生结束后,因南京已经沦陷,沙季同逃难到了武汉。
1938年秋,沙季同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到延安不久,沙季同被分到八路军120师从事宣传工作,跟随部队挺进敌后抗战。经过战火的考验,他于1939年初入党,成为沙氏兄弟中第四个共产党员。
1942年,康生在延安搞所谓“抢救失足者运动”,把许多从白区来的知识青年错打成“特务”,沙季同也被关入监狱。在一次例行查监中,沙文威在武汉做情报工作的上级、时任陕甘宁边区保卫部负责人周怡发现了他的名字,立即找到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说明情况,沙季同才被释放。
可惜,沙季同被放出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身体并不见好,因为他已经神经分裂了。1943年秋的一天,吃罢晚饭的沙季同,又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前往延河边散步。次日上午,人们在沙滩上发现了他的遗体。沙季同不幸猝死在延河边,时年31岁。
沙季同的女友王棣华终生未嫁。新中国成立后,王棣华在沈阳音乐学院担任教授,在她的琴房里,总是摆放着一张沙季同的照片。王棣华认为弹琴的时候,爱人正在听她的琴声,这个情结始终伴随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