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期●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百年回望革命大事变

作者:吴海勇




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也是清朝年幼的宣统皇帝登基改元的第三年。在光绪、慈禧接连死去后,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权更加气息奄奄。以同盟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加紧发动起义。那年的4月27日傍晚,120余名敢死队员在黄兴的带领下直扑两广总督署,在明知起义计划泄露的情况下,黄兴等人仍以决死之心,对清军发起攻击。“黄花岗起义”空前的激烈悲壮,令全国人心为之感奋不已,大清王朝摇摇欲坠。

  一场声势更大、社会波及面更为深广、更为摇撼清朝统治根基的保路运动,在辛亥年的5月洪峰突起。保路风潮是6年前由两湖地区连带广东省共同发起、进而席卷全国的。然而,从列强手中赎回路权改由民办并不成功,清政府在1911年5月9日颁布了“铁路国有”的上谕;对以前民办铁路的亏损概不认账,让参与集资的老百姓的血汗钱缩水甚至化作乌有。再加之士绅以“保路保国”相号召,湖南群众率先发起保路运动,震动全国。四川省有2/5的人被卷入筑路捐款集资中去,抗争渐由温和而转激烈。清廷力主高压,新任四川总督赵尔丰在命人逮捕保路会首领后,又下令对示威民众开枪。民众奋起反击,义军四起。
  湖北的保路势力虽被分化、镇压下去,但仍是暗流涌动。革命党人积极运动“新军”准备起事。对此,清政府有所嗅觉,陆续将“不放心”的新军调离,调动鄂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企图收到“一箭双雕”之效。同时,活动于武汉三镇的文学社、共进会这两个革命团体加紧沟通联系,于当年9月下旬联合组建了起义总指挥部,推举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为参谋长。相应准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两湖革命蓄势待发,“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流言在武汉传得满城风雨。然而,那年中秋夜在清军警的严防死守下安静地过去了。原来是湖南党人焦达峰派人送来密函,因准备不足,请求将起事延后10日,改为10月16日湘鄂同时举义。
10月9日下午,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一声巨响,浓烟滚滚而出。此处是革命党人的起义指挥机关部,那天革命党人刘公的弟弟刘同过来串门,误将香烟灰丢进盛炸药的盆里,引爆了炸药。
  意外发生的爆炸,烧伤了孙武的面部和右手,革命党人紧急把他护送出去。然而,爆炸引发的满屋浓烟无法控制,周围邻居大呼救火。俄租界当局早就盯上了这个革命据点。此时,但见俄巡捕夺门而入。革命党人紧急躲避,慌乱中找不到铁柜钥匙,所以无法取走锁在柜中的文件、名册、旗帜等物。俄巡捕不仅搜去这些起义材料,还拘捕了一名来不及逃离现场的革命党人。俄巡捕在事发地密布岗哨,随后轻松地抓捕了受刘公之命陪嫂子来宝善里住处取重要革命文件的刘同等人。俄领事将搜捕一事转告湖广总督瑞澂,瑞澂命人提审被捕者。刘同不是革命党,但对武昌起义计划知之甚详,交待得一清二楚。于是,清军警在武汉三镇展开了大搜捕。
  当天下午,宝善里失事的消息传到了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的军事指挥部。蒋翊武决定当天夜半起事。革命党人分头联络发动。将近深夜11点,有人慌乱地跑来报告:杨洪胜送炸弹去军营时受到盘查,他边跑边丢炸弹,恐怕是凶多吉少。这时,门外突然人声杂乱,清军已至。刘复基手持两颗炸弹打头阵,但炸弹不响,原因是当时误传孙武装炸弹时不慎引发爆炸,所以将炸弹栓钉都抽去了,临战时着急又忘了装上。军警一拥而上,刘复基与彭楚藩、蒋翊武等人被捕。
  出门后,长辫马褂装束的蒋翊武,貌似农民,又说的一口湖湘方言,自称是看热闹的老百姓误遭逮捕,趁机脱身。彭楚藩身着宪兵服,军警一时也疑心是误捕,但他抱定赴死的决心,自认是革命党人,放弃了最后一线生机。深夜,清官府突击提审革命党人。彭楚藩慷慨陈辞,誓为祖宗报仇。刘复基大呼“要杀便杀”,宣扬革命。杨洪胜在投弹反击追兵时被近距离爆炸伤了面部,审讯官不问一句就写就了斩首旗牌,杨怒吼:“好,只管杀,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天近将晓,审讯记录送到湖广总督手中,瑞澂看后大怒,命将三人立即枭首示众。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为革命壮烈牺牲,而起义的炮声迟迟未响。原来,奉命四处传信的革命党人因受戒严盘查的阻挠,赶到炮队,已是深夜12点。炮兵已经入睡难以集合,又因为炮兵以前曾经贸然发动而步兵未及响应,这次希望见到城内动静再行举事,因此9日午夜起义的信号未能按预定发出。而驻扎城中新军被严防死守,不敢擅动,苦等炮响一齐动手。结果,虚耗了一夜。
  第二天也就是10月10日,城门紧闭,清军警按照起义花名册,继续搜捕革命党人。起义领导核心层死的死、伤的伤、藏的藏、走的走,致使群龙无首、无所适从。然而,反清思想早已深入新军士兵的头脑,严峻的形势逼迫着他们自主起事,奋力一击,向死求生。
  彭楚藩三人被杀的噩耗消息传到工程八营,革命党在该营的总代表熊秉坤利用早餐机会集中革命党在各队的代表商议,决定当晚7~9点之间起义,以三声枪响为号,先杀掉敢于抵抗的反动长官,然后再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这一天,隐藏在新军其他部队的革命党人也在积极发动起义。当晚7时左右,驻扎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由革命党人李鹏升纵火为号,带领一帮弟兄先行杀出了营盘,环绕武昌城展开攻击,只是兵少势单,没有引起很大的动静。
  晚7点,熊秉坤利用当班的机会,四处察看起义准备情况。一些革命士兵领到子弹后正等待起义的信号。这时,2排长陶启胜带着两名护兵到该排营房来查铺,看到正目(相当于正班长)金兆龙等人荷枪实弹,整装待发,于是厉声喝斥:“你们想造反吗?”金兆龙按捺不住内心的积愤,响亮回答:“造反就造反,你把老子怎么样?”二人扭打起来。金兆龙招呼战友:“再不动手更待何时!”同营房的程正瀛举起枪托狠狠砸向陶启胜,随即对陶开了一枪。
  这一枪点燃了辛亥首义的烈火,引发连锁性反应,改写中国历史的武昌起义就此爆发。经过一夜的鏖战,革命军占领了武昌城。10月12日,汉口、汉阳也得到光复,武汉三镇全在革命军的掌握之中。消息传开,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短短一月左右的时间,就有17省宣告独立,当时全国行政区划不过22省。清王朝统治开始分崩离析。
  
上海的光复,是在11月4日,时距武昌首义仅25天,距革命军失去汉口仅隔两日。这是同盟会与光复会精诚团结,联络争取当地各界共同革命的结果。同盟会中部总会和光复会上海支部原计划追随江浙发动起义,然而,浙江方面以沪杭交通便利,上海不动,浙江先动,即使胜利也怕是立脚不稳,还是希望上海先行发动;江苏方面则因为铁良、张勋手握重兵镇守,主张稍缓发难。此时,因为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北洋军南下直取汉口,民军守战失利,形势危急。上海革命党人勇挑重担,作出了“上海先动,苏杭应之,南京庶指日可下”的战略调整。
  11月3日,上海同盟会陈其美、光复会李燮和、上海商团李平书等在沪发动武装起义。当天午后,闸北巡警总局队官陈汉钦因被上司发现参与革命,遂率众占领巡警总局,先行光复闸北。随后,吴淞也顺利光复。因事先工作到位,上海县城也很快被敢死队员占领。陈其美率百余人敢死队员来取当时中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厂之一江南制造局,他只身入内劝说守军投降,遭到扣押。起义武装奋力血战,于4日9时攻占制造局,救出了陈其美。6日,沪军都督府宣告成立,陈其美被推为沪军都督,并兼任都督府司令部长。
  上海光复,震动东南,引起了江浙两省的连锁反应,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11月5日,浙江宣告光复;12月1日,江浙联军攻占南京。这期间都有上海革命力量的参与与军火接济。同时,各地过往军队也无不获益于上海的援助。
  袁世凯在采用军事征伐的同时,不忘采用和谈诱降的手段来扑灭革命烽火。西方列强出于维护自身在华利益起见,也积极奔走于南北两方进行斡旋促和。南北议和虽起于武汉,却是戏剧性地在上海完成它的使命。和谈的最初阶段,南方综合势力正处优势,故而采取强硬态度。汉阳失落后,南方失去了明显优势,特别是武汉革命军困守孤城、处境危险,只能靠谈判来与袁世凯交涉。在武汉召开的各省代表会议也同意和谈,并议决如袁世凯反正,当推为临时大总统。唐绍仪作为袁世凯内阁的全权代表南下来到武汉,为迎合南方之意,又转赴上海,与南方民军总代表伍廷芳展开和谈。
  总统虚位以待的承诺,并没有让袁世凯放弃逼宫禅位、从清朝当政者直接获得法统的打算。在这历史的关节点,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改变了辛亥革命群龙无首、非袁不可的政治局势。4天后,孙中山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贺电雪片般飞向孙中山居沪的寓所。
1912年1月1日上午,由沪军都督陈其美陪同,在革命卫队的护送下,孙中山与各省代表会临时正副议长汤尔和、王宠惠等数十人一行来到了上海沪宁车站(原老北站)。上海中外商民蜂拥而出,前来送行。车站附近到处都是前来送行和看热闹的人们,多达万人以上,以至于车站周围的道路严重拥堵,水泄不通。但见孙中山身着黄褐色呢质军装,头戴红边军帽,面带微笑,神采奕奕,气宇非凡。
  11点,孙中山乘坐的沪宁专列缓缓启动,向南京驶去,沿途车站送行者高呼“共和万岁”的口号,响彻数里之外。下午5点,专列抵达南京下关车站。迎候者有四五万人,各炮台、停泊在长江江面的军舰各鸣炮21响,现场欢声雷动。随后,孙中山前往由旧两江总督衙门改建的临时大总统府。
  当晚10点多,在总统府举行了就职典礼。孙中山庄严宣誓:“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既而由胡汉民宣读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就职宣言》就内政确立了“民族之统一”、“领土的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与“财政之统一”等五个“统一”的政治目标。外交方面,《就职宣言》表示临时政府当尽文明国应尽的义务,同时也要享受文明国应享受的权利;满清时代屈辱苟安与盲目排外的心理务必要加以清洗,此后要与友邦国家增进友谊,坚持和平主义,使中国日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令袁世凯大光其火,拒不承认南京政府。袁世凯首鼠两端,激起北方革命党人的义愤。1月16日,在袁世凯退朝回府的途中,同盟会三处设伏,掷弹袭击,当场炸死袁的侍卫长袁金标,炸伤护兵数人。袁世凯借题发挥,从此以病痛为由拒不入朝。
  6天后,孙中山宣布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当即辞职,并推袁世凯为总统,这等于给袁氏吃了颗定心丸。清朝皇亲贵戚强硬分子组成宗社党不甘心将皇位拱手让人,结果其头目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顿时作鸟兽散。清廷别无选择,只有面对现实,接受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的“优待清室”条件。2月12日,清王朝举行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仪式,发表了“退位诏”。清王朝就此走到了它的终点。
  宣统帝宣布退位后的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践行前言,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为了制约袁世凯的权力,南京临时政府坚持要袁氏南下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23日,孙中山派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钮永建、魏宸组等为专使赴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两天后,南京专使抵达北京,袁世凯开正阳门迎接。然而,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哪肯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到南京受拘束。没几天,受到唆使与纵容的北洋军以反对袁世凯南下为由,在北京发生哗变,四处抢掠。接着,通州、保定、天津也发生兵变。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军阀随后发出通电,主张临时政府应设北京。这为袁世凯拒绝南下就职制造了充足理由。
  3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只得应允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天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翌日,孙中山紧接着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期望藉此约束总统滥用权力。4月1日,孙中山正式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总统职务。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共和国,加速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尽管作为一场革命,它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具有相当的妥协性,特别是南北议和最终成全了袁世凯的野心,后竟由独裁而帝制自为,使共和政治出现反复,但,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以否定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伟大意义。回顾百年前的风云,至今犹令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