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期●卷首语●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者:周锦尉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论述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即粮食安全是重要战略问题。他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河北时,看到丰收已成定局,欣喜地说:“今年小麦丰收保障了中国自身需求,中国粮食市场稳定,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全球粮食市场稳定作贡献。”他还说,“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你们种粮增加了收入,也让更多人一日三餐有了保障。大家一起努力,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牢”。

今年,在百年变局、新冠疫情影响和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到较严重的洪涝灾情下,我们的粮食丰收、粮食安全了,经济建设“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心中就有底气了。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成语,最初来自先秦管仲的说法。但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没有解决好粮食问题,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中国人留下的更多是缺粮、逃荒的凄惨背影。到1949年人民共和国诞生,解决粮食问题成为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职责,老百姓有了“盼头”。毛泽东在为共和国打基础的过程中,抓住几个关键问题:粮食、钢铁、石油和“两弹一星”,首要之点即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曾经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这都与粮食安全有关,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打破干活必须集体出工的禁锢,“联产承包”成为改革的启动点,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一号文件讲的“三农”问题,重要的就是粮食问题。

目前,全球粮食产量每年大约近30亿吨,人均360千克,一直存在着粮食危机。由于发展不平衡等种种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忍饥挨饿的人数逾10亿人。

粮食安全也是我国的战略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10%,而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2%,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的27.7%;人均水源是世界平均的25%,每公顷耕地占有径流量为全球均值的80%。我国洪涝、干旱、低温冻雨等频发高发,抗洪抗旱抗台风是常态。自然灾害年年有,可谓“丰歉交替”。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和历史教训,中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20字方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十多年来,我国不断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粮食连年获得丰收,解决了14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6.8亿吨,人均粮食占有已达460千克,超过世界均数。对此,联合国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今,我国平均每人每月米面的食量10公斤左右,每年每人120公斤。有人说,“我们的粮食产量不是足足有余了吗”?事实是,从粮食生产产量到供应的口粮,有进仓、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折损,损失率约是14%;居民食物结构的提升,肉禽蛋鱼的食用比例提高,增加了饲料(需粮食成倍地转化)的投入;还有地区粮食生产的差异,需南北区域间的调运。历史上是“湖广熟、天下足”,而现在水是“南水北调”,粮食是“北粮南运”。如此等等,都需要国家层面的运筹帷幄;需要各地各方面“藏粮于地”,尤其是产粮区农民的坚守、付出和辛劳;需要全社会形成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的氛围,倡导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文明节俭办婚丧等。

谈到“粮食安全”的成就,我们忘不了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目睹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为实现百姓能“吃饱饭”的意愿,袁隆平走上了农业报国的道路。他试验推广的杂交水稻亩产800公斤,试验田成功实现1000公斤。这是对整个世界粮食产业的贡献。袁隆平杂交水稻奇迹的创造,真了不起!这是科学的伟力,由此也更能理解中央的粮食安全战略里有“科技支撑”、“藏粮于技”的要求!

上一篇:下一篇:西湖会议与第一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