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期●专稿●

白开水和焦裕禄

作者:万伯翱

拍完23集的电视剧《雷锋》后,我们这个“红色摄制组”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兰考准备拍摄25集电视剧《焦裕禄》了。焦裕禄同志的女儿,58岁的焦守凤在郑州机场迎接我们再一起驱车直奔47年前她父亲——人民的好县委书记焦裕禄工作战斗的地方河南省兰考县,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兰考县第十三任县委书记,开封地委常委魏治功和县里四套班子成员,加宣传部长、公安局长等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百忙中,在县委院里(当年焦裕禄办公地)一间只是配备了普通木制桌椅的会议室中接待了我们这一行来自北京的摄制组主创人员。魏特别指出“省委常委和中央首长也是在这里和我们座谈”。使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尽管还在春节期间(正月十五前拜年都不算晚嘛)招待我们的也仅仅是每人一杯白开水,缺少了几乎所有这种场合都会有的糖果、花生、瓜子、水果之类的东西。外面还飘洒着久违的雪花,我手捧着热水袋,思绪又回到了延安时期和我上世纪60年代下乡当知青的岁月。那时我到河南省西华县农民家中做客,主人就常说:“来客了,快烧茶!”实际上端上来的是大碗白开水,当地人当时就习惯称之为“茶”。当时我在河南下乡十年就从没喝过现在流行的各种“红茶”、“绿茶”,更没听说过什么“大红袍”、“铁观音”、“普洱茶”等名茗。这“白开水茶”顿时让人感到朴实、踏实、放心——焦裕禄同志的作风数十年中仍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天的晚宴吃的就是当地人喜欢的面条、水饺和猪肉炖粉条、家鸡炖蘑菇等豫地菜,绝没有茅台和海鲜之类风靡全国的粤菜,这也是我近几年参加宴会之鲜见。
  摄制组一行人马夜宿兰考县宾馆,实际上这里称招待所更确切,因为没有任何“星”级标志,也没有什么高大的前厅和装饰品,最主要不管职位高低一律住双人标准间,卫生间只有马桶边一个有冷热水的莲蓬头可供沐浴。我记得每间房仍是免费供应一壶开水,这一夜我喝了一杯开水后反倒睡得少有的香甜。
  第二天清晨,大雪仍纷飞,入冬来第一次中州大地银装素裹。绽露笑容的兰考人都说:“贵客来临,瑞雪相迎呀!”我们一行来到了人民公仆、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的陵墓前凭吊。这大理石砌的墓穴原来就设在郊外风沙口上,年仅42岁就去世的焦书记生前的意愿就是死后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治住风沙和盐碱。我们眺望着一行行、一排排青松翠柏和皑皑白雪,向47年前冲在第一线查风口,探流沙、治盐碱而倒在这块土地上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的墓肃穆地三鞠躬并绕陵墓一周,表示我们后来人对这位建设新中国最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的无比崇敬之意。
  在我从县城返回郑州的高速公路上意外接到县委魏书记的电话,他浓重的河南口音使我感到分外亲切,因为这个上世纪60年代我在河南当知青、上大学、到部队,屈指算来在中州大地度过了19个春秋。魏书记为昨晚未陪向我们一行再三表示歉意,他下面的话更使我肃然起敬:因昨晚“我唯一的宝贝女儿结婚,为了不让人请客送礼,除了至亲以外没有通知任何人”。魏书记此举与如今大办红白喜事在不少地方早已习以为常,一些官员甚至借此大肆敛财,相比之下,让人感到天壤之别。翻阅着魏书记亲赠我们每人一册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焦裕禄》红皮大书,霎时使我浮想联翩。
  在通往省会的高速公路上,我走下吉普车任雪花飘飘冲击着我的热面,当年焦书记忍着肝的剧痛就是在这大年下推着一辆自行车访贫问苦,他心里始终装着全体人民的高大形象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种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是我们县、地、省三级干部乃至全国各地共产党员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只有这样,无数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才能千秋万代稳如泰山而不动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