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期●缅怀篇●

“军旅生涯最难忘”

——记新中国第一代防化兵沈忠林

作者:张涟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我曾想采访传奇老人沈忠林,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防化兵,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但不幸的是,今年6月6日老人走了。老人的女儿沈敏在整理遗物时,将老人撰写的十几万字回忆材料传给了我,从中我看到了老人平凡而又坎坷的人生。

1932年,沈忠林出生在浙江奉化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他有三个姐姐。6岁时母亲病亡,12岁时父亲又不幸去世。失去了父母的庇护,生活更加艰难。为生计,大姐跟着亲戚到上海闯荡。在姐姐们的全力帮助下,沈忠林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中学,刚读了两个月,大姐来信,要他到上海读书。1948年,沈忠林在沪北中学初中毕业,考入复旦实验中学。
  此时的上海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毛森等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到处抓人、杀人,疯狂镇压革命人士和进步学生;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市面萧条、民不聊生。沈忠林和大姐租住在新闸路厚福里16号底楼西厢房。16岁的沈忠林和住在底楼东厢房的鲍怡庭(又名鲍小林)、住在二楼的虞继先走动最多,受他们的影响也最大。
  鲍先生为人正直坦荡,是小有名气的京剧艺人,因得罪了地痞、恶霸,40多岁被迫离开了舞台,在家收徒教唱。大徒弟鲍月春(武生)偕夫人刘云兰在共舞台领衔主演;徒弟汪志奎(净角)常与周信芳、梅兰芳搭档演出;徒弟王少舫后来成了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他家有行头,戏院、戏馆演出常向他租借;他平日里很忙没有帮手,沈忠林常跑去搭个手,时间一长,竟成了鲍先生的徒弟。鲍先生教他京剧基本功,沈忠林学得认真、练得刻苦。鲍先生对沈忠林大姐说:“我很喜欢这孩子,让他跟我好好地学,将来会有出息!”并常常带他去戏院后台看戏学戏,还要沈忠林做戏中那些正直善良的人。
  住在楼上的虞继先,和沈忠林是复旦实验中学的同学,两人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虞继先经常约沈忠林到他家,偷偷地收听来自延安的广播,悄悄议论广播中传来的好消息。1949年1月,从电波中他们兴奋地得知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势如破竹;上海周围不时有隆隆炮声传来。5月24日清晨,沈忠林出门买早点,走到南京西路时,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尽是身穿黄布军装,怀抱着枪支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或坐或躺,显然这是进入上海的解放军先头部队。5月的上海,夜凉如水,看到还穿着单衣的战士们睡在冰冷的地上,沈忠林非常感动。他飞快跑回家,把亲眼见到的感人情景告诉邻居们,并与众人相约去欢迎解放军。
  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迎着初升的阳光,沈忠林与虞继先一早来到延安中路欢迎的人群里,当解放军入城部队经过时,欢呼的人们振臂高呼口号,难掩激动心情。回到学校,师生中地下党员都露了面,看着熟悉的面孔,虞继先、沈忠林既激动又羡慕,他们再次相约参军入伍。不久,南京军政大学在学校招生,虞继先被录取了。沈忠林因参加人民政府组织的里弄调查工作,并且还有宣传演出任务,暂时未能脱身。

1950年12月,当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学校在沪招生时,沈忠林怕再次失去机会,毅然报了名。翌年1月,沈忠林与老师、同学,与大姐、鲍先生依依惜别,与一起去防化兵学校的上海籍青年乘火车、转轮船,到达重庆后,又步行至目的地——江津防化兵学校。
  江津县城曾是国民党所谓陪都的西郊重镇,曾设有中统、军统等特务机构;解放战争时,胡宗南还在此举办过游击训练班,成立了专事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反共救国军。解放军进驻江津县城后,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与土匪勾结在一起,盘踞在险山恶水处,伺机伏击解放军、杀害政府干部和积极分子。沈忠林和战友们边学习边剿匪,铲除了特务土匪,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迅速好转。
  1951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防化兵学校北迁河北省昌平县阳坊镇。北方气候干燥风沙大,下雨满地泥。学习和训练完全是抗大式条件:以场地为课堂、背包作板凳、膝盖为课桌。在无校舍、缺教员、缺教材的情况下,沈忠林和战友们刻苦学习防化专业知识。特别是当他们得知凶恶的敌人在朝鲜战场上对我志愿军丧心病狂地使用了细菌武器后,义愤填膺,更感到人民军队迫切需要防化专业人才,学习也更加刻苦。经过严格的考试,沈忠林的成绩获得了“上等”,被记三等功1次。
  1953年5月,圆满完成学业的沈忠林和200多名同学一起,听从祖国召唤加入志愿军行列。沈忠林任40军119师警卫连排长。在朝鲜战场上,沈忠林和战友们一起,住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里。白天他们冒着炮火抢修公路、桥梁,夜晚查岗、巡逻。
  7月,沈忠林被借调到师部集训队担任防化专业教员。23日,突然接到上级通知,集训停止,返回单位。原来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被迫在 《朝鲜停战协定》 上签了字。

随志愿军40军119师回国的沈忠林,又投入到了哈尔滨地区的抗洪抢险中。抢修被洪水冲毁的松花江大堤、护桥护路、转移受灾群众等等,沈忠林都是冲在一线,不怕苦累,不畏危险。
  1953年119师组建了化学防御连,沈忠林担任地面消毒排排长,不久升任连长。之后,沈忠林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在染毒地区侦毒、防毒、消毒,在应对细菌、病毒传感染中充分发挥所学专长,采取的措施得当,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在天津地区的抗洪抢险中,沈忠林冲在第一线,险些被洪水吞噬。在这场保卫天津的战斗中,沈忠林所在的防化连被评为防汛模范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沈忠林被评为“特级防汛模范”,荣立二等功。1955年,沈忠林加入了党组织。入朝时他曾给家里写信表示“入党才回家”。
  1957年秋,沈忠林回上海探望大姐。离家7载,入朝后又中断了联系,听到朝鲜停战的喜讯,弟弟仍然杳无音信,大姐在焦躁不安中,一封又一封的查访信发往防化兵学校、志愿军总部。当弟弟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大姐喜极而泣。沈忠林还专门探望了鲍先生,向他汇报了参军后的情况。鲍先生听了非常高兴,告诉沈忠林:人民政府对老艺人很关心,他已经进入国营单位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心情也特别愉快。老同学虞继先已经从部队转业在市政府机关工作,闻讯赶来与沈忠林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互相鼓励,居委会还特意给他们送来两张苏联马戏团演出观摩票。
  回到部队后,沈忠林一直从事防化工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转业回到上海。他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了地方工作中,赢得了大家的赞誉。沈忠林生前还获得“光荣在党5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等纪念章,他曾感慨地对家人说:“在长达近50年的工作经历中,30多年的军旅生涯是我最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