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期●文化战士天地●

金仲华:铁笔丹心著华章

作者:子夫

在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名人墓区,距宋墓西侧50米开外的1号墓碑,记录着主人生平的汉白玉墓志铭在苍松翠柏掩映下,显得格外冰清玉洁。这座墓碑的主人,就是我国新闻出版界的知名人士、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社会活动家金仲华。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中新社首任社长、《文汇报》 社长、上海市副市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金仲华一生追求真理,笔耕不辍,一支铁笔尽显赤子情怀。

金仲华幼名翰如,笔名孟如、经纬、高弼、仰山等,1907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梧桐镇一个书香门第。金仲华两三岁便出入父亲开设的私塾,4岁就能顺畅诵读《千字文》 。6岁时,金仲华入读县立崇实小学,放学后常在父亲备课的西厢楼里翻阅经史子集。10岁时,在父亲书房里,他偷偷在《幼学琼林》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唯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文字旁加上了“大错特错”的批语,小小年纪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1920年秋,金仲华只身来到嘉兴,开始了在嘉兴县立第一中学(后改为省立第二中学)的学习生活。3年后,16岁的金仲华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攻读文科。每天清晨,他都会悄悄爬上宿舍楼后的山坡,大声朗读英文,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功底。其间,他与中共地下党员萧项平等同学结为知己。
  1927年金仲华大学毕业后,先是应聘上海美的书店,但因志趣不合旋即辞职回家。翌年春,他翻阅上海报纸,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招聘编辑的广告,立即前往投考,很快被录取,在叶圣陶主编的《妇女杂志》 当助理编辑。这是他从事新闻事业的开始。不久金仲华接办了《妇女杂志》 。在这里,金仲华撰写了许多文章,宣传妇女解放,在新闻界崭露头角。此后40年,金仲华始终战斗在新闻战线,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新闻思想。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杂志停办,人员解散。金仲华经萧项平介绍进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任翻译,同时为《申报月刊》 《新生周刊》 等报刊撰稿。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国内外局势正处在大动荡、大激变的前夜,以胡愈之为首的一批国际问题专家决定创办一份杂志,来传播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唤起民众奋起抗战。其时27岁的金仲华也是主要参与者。1934年9月16日,《世界知识》 创刊号面世。这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国内外形势,指明中国出路”的新杂志,也是金仲华成为革命文化战士的标志。胡愈之在“文革”后撰写的《忆金仲华》 一文中,是这样评述他们的关系的:“从这一时期起,我们成为反帝、反法西斯、反国民党独裁的亲密战友了。”
  金仲华在《世界知识》 当编辑时间最长,也倾注了最多的心血,他几乎期期写稿。正当《世界知识》 的影响日益扩大、备受读者欢迎时,1937年8月13日,日寇对上海发起进攻,上海沦陷。此时,已接任《世界知识》 主编的金仲华带领一班人,随邹韬奋率领的生活书店一起迁往汉口,在汉口文化街金城文具公司楼上继续办刊,宣传民众团结抗战。在汉口出版了12期后,战事又迫近武汉,金仲华被迫带领编辑部人员南下广州。在广州出了3期后,广州也告急。正在走投无路之际,香港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所办的《星岛日报》 因销路不佳,要聘一位总编辑,经廖承志推荐,31岁的金仲华来到香港担任《星岛日报》 的总编辑,顺势把《世界知识》 带到香港,继续出刊。
  当时,《世界知识》 是用聚会的方法征稿的。那时编辑部只有两三个人,而写稿的国际问题专家多是兼职,因此最简便的约稿方式就是聚会。《世界知识》 每隔两个星期召集专家开一次碰头会(也是聚餐会),大家座谈国际形势,确定选题,然后回去撰稿。聚会的地点经常变化,有时在某会议室,有时在某饭馆,有时在某编辑家中,金仲华家就常常是约稿人聚会的地点。他们中有乔木(乔冠华)、邹韬奋、张明养、邵宗汉、羊枣、张铁生、郑森禹、胡仲持、张仲实、刘思慕等等。他们先是交换对时局的看法,气氛很热烈,接着是选题分工,会议结束即开晚餐。在香港的几年,也是《世界知识》 难得稳定的几年。
  金仲华写文章,首先强调资料要翔实,坚持从事实出发,让事实说话。他还很有预见性。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刚满一个月,金仲华在分析双方态势、军力、战略战术后发文强调:“它在最初所表现的双方战线的变动,并不能作为最后胜利的判断”,“我们清楚地看到,(希特勒)这个‘褐衫狂人’已踏上了百余年前拿破仑侵俄失败的覆辙”。
  《世界知识》 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易读易懂。每期都有多幅针对时局的漫画、配合战局进展的战线图、统计表等,使人对时事一目了然。金仲华常说:“研究国际问题是离不开地图的,读者了解国际形势也离不开地图”,“如果一面读报,一面看地图,那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立体的概念。”这也是《世界知识》 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原因之一。同样在文章方面,《世界知识》 也力求大众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

在香港期间,金仲华一身二任,是一报(《星岛日报》 )一刊(《世界知识》 )的总编辑,他的工作热情和才华喷泉般涌溢。《星岛日报》 每天发表一篇社论,金仲华从1938年9月1日开始到1941年5月离职,每隔一天撰写一篇社评,此外还撰写了大量专题文章,总计达700余篇。
  金仲华也很能团结人,他和胡文虎的义子胡好以及经理林霭民关系搞得很好,因此消息的渠道很多。金仲华还邀请了邵宗汉、羊枣、郁风、叶启芳等担任《星岛日报》 各版编辑,不但版面新颖生动,且立场鲜明,消息量大,积极报道当前抗战和国际形势,逐渐打开销路,日销数万份,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发行,对当地华侨具有广泛影响。
  可惜的是到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身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愤然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刊登在《新华日报》 上。国民党当局害怕真相败露,为封锁消息,下令媒体禁发此词。
  但登有周恩来题词的《新华日报》 还是冲破封锁送到了香港。金仲华拿到报纸后,组织人员将登有周恩来手迹的题词拍成照片,制作成锌版,在《星岛日报》 头版大字刊登。报纸发行的当天便被一抢而空,使海内外的读者了解了皖南事变的真相。随后,金仲华在《星岛日报》 上又接连刊发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文章,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和不满。国民党当局指使在港的《国民日报》 向《星岛日报》 发出一连串攻击,双方大战三个月。
  这时,胡文虎被蒋介石请到了重庆,和国民党秘密达成交易:当局允许永安堂的万金油和毒品进入内地销售,条件是把金仲华等人排挤出《星岛日报》 。胡文虎同意蒋派CC系的程沧波到港任《星岛日报》 总编辑,吴颂皋为副总编辑。这样一来《星岛日报》 就变了,再说程沧波等人也非真正报人,故报纸销量一落千丈。当时香港还流传这样一则政治笑话:“胡文虎为何花这么多钱办《星岛日报》 ?”答曰:“让读者看了头痛,可以买他的头痛粉和万金油。”讽刺强烈,令人忍俊不禁。
  金仲华在被迫辞职之时,在《告別读者》 的启事中重申:我们虽将转换工作岗位,但我们努力的目标仍是坚定不移的——为中国民族独立解放而继续奋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香港,《世界知识》 也被迫停刊。次年初,金仲华和编辑人员在中共地下党的协助下辗转来到了桂林。当时的桂林,可称是抗战文化城,各种报刊在出版,各种书店在营业,但金仲华的《世界知识》 ,当局就是不给注册。然而笔是封不住的,嘴也是封不住的。金仲华就找到《广西日报》 开始写专栏文章,并一度担任抗战形势和时事方面的社论主笔,两年多共写了近400篇文章,还出版了金端苓绘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地图册》 。

在还未担任《世界知识》 主编之前,1935年4月,金仲华进入生活书店任编辑部主任和生活书店理事会理事。其间,一直在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 《永生》 《生活日报》 《抗日三日刊》 任编辑;一份杂志被勒令停刊,他们就另办一份。
  1935年11月16日,《大众生活》 半月刊在沪创刊。邹韬奋任主编,金仲华参加编辑工作,成为邹韬奋的得力助手。该刊积极响应中共的《八一宣言》 ,旗帜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紧密配合风起云涌的救亡热潮,声援全国学生运动,表达民众呼声。金仲华发表的《谈半殖民地国家的学生运动》 ,以近代世界学生运动为场景,号召青年学生在“国家民族的生死关头”,“擎起光辉的勇敢的旗帜”。
  《大众生活》 言人所不敢言,真正反映大众心声、代表民众说话,深为民众喜爱,发行量最高时每期达20万份,创我国杂志发行的纪录,对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北平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爆发后,该刊进行连续报道,鼓励声援学生运动。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该刊发表283位爱国人士联合签名的宣言。金仲华为该会倡议人之一,负责文字宣传工作。国民党当局对爱国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十分恐慌,1936年2月以该刊“鼓动学潮、毁谤政府”为由,命令邮局停止邮递该刊,月底该刊出至16期被迫停刊。邹韬奋流亡香港,生活书店便由金仲华负责打理。
  在《大众生活》 面临被封的危险时期,邹韬奋曾经和金仲华研究再创办一个刊物,以防《大众生活》 被封后进步舆论突然中断。因此,在《大众生活》 被封后,3月7日,他们又创办了《永生》 周刊,由金仲华任主编,继续以精辟言词评论政治形势。《永生》 的出版,“代表大众说话”,让人“如在大海里迷失了路,又得着一盏明灯的指示”。它是在《大众生活》 以后,金仲华继承发扬邹韬奋先生的风骨和思想,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刊物。金仲华也被宋庆龄评价为:“他帮助启发了青年一代,使他们肩负起重任,为中国的前途和反对世界法西斯而斗争。”
  到6月27日,《永生》 周刊出版了17期后也被当局查封。1937年5月,生活书店又创刊了由金仲华任编辑和主要撰稿人的《国民》 周刊。不到3个月时间内,他用不同笔名为该刊撰文26篇。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生活书店及时筹备出版了《抗战三日刊》 (后改名《抵抗》 《全民抗战》 )。此时,金仲华一面主编《世界知识》 ,一面为《抗战三日刊》 每期撰写《战局一览》 ,为《国民》 周刊编制最新抗战形势图和《时事图解》 。《抗战三日刊》 三天出一期,每期都要有一篇三日战局分析,金仲华是特约撰稿人。为了包括最新、最后的消息分析,总要到最后一天才执笔。往往一期全部文稿到齐,战局分析尚未交去,邹韬奋便急得来催稿,把办公室的椅子放在墙边坐着,两手在膝上一撑,说:“我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独缺你这篇‘三日战局’了。我正在等米下锅,非留在这里‘坐索’不可!”此时,金仲华就大笔一挥而就。这是当时在办公室的钱小柏先生认为最有趣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仲华曾任《新闻日报》 主编,后又担任《文汇报》 社长,再后来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和市政协副主席。1952年,金仲华被任命为中国新闻社第一任社长。尽管此时已是上海市副市长的金仲华还担任了多种社会兼职,但他总会抽出时间听取中新社工作汇报,提出报道要求和建议。
  在金仲华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改进文风是他一直关心的问题。他撰写的国际新闻引人入胜,能让读者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印象深刻,用他的话说,“要使国际问题通俗化”。担任中新社社长后,他亦就文风问题多次提出要求。他提倡短文,短段,短句子。长文章要多一些小标题,这是帮助读者,便利人家看;他主张开头要突出,要使人家看了头一两句就非看下去不可。他指出,新闻往往和语言还存在距离,至少要做到“容易读”和“顺口”,可以引用一些侨乡的成语、比喻,使人更感亲切,更能吸引读者。
  金仲华在“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于1968年4月3日含冤辞世。粉碎“四人帮”后,上海市委于1978年8月12日在龙华公墓举行了金仲华骨灰安放仪式,为金仲华平反昭雪。令人万分痛心的是,骨灰盒中,只有金仲华的一枚私章和一支钢笔。1989年清明节前,金仲华的“骨灰”被迁葬到了宋庆龄陵园名人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