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录》 一九三六年三月完成并出版
1934年,红军长征出发前夕,中共中央的大功率电台损坏,不能与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取得联系。193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在四川省泸定县召开会议,决定派组织部部长陈云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情况,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写作背景、方式与早期出版
1935年6月,陈云几经辗转来到上海,7月下旬,在宋庆龄、潘汉年等人协助下,登上一艘货船抵达海参崴,又改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此期间,陈云根据自己的长征亲历,开始构思长征纪实文集 《随军西行见闻录》 (以下简称 《见闻录》 )大纲。
10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听取陈云的汇报,得知了中国革命和长征的详细情况。11月,陈云开始动笔写 《见闻录》 ,虽是纪实体裁,但他在写作方式上采用了一些技巧:一是假借一个被俘国民党军医(以下简称“军医”)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讲述跟随红军长征的所见所闻;二是用笔名“廉臣”,文中尽量不出现“共产党”、“红军”、“革命”等“敏感”词句,避免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三是既不虚构夸大、也不偏激褒贬,让人阅读时如临其境、倍觉真实。
1936年3月, 《见闻录》 完稿,在中共驻巴黎共产国际代表处创办的 《全民月刊》 上连载,同年10月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用文字记述长征的文集,首次向世界公布了红军跋涉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卓绝,彻底揭穿了反动媒体的虚假宣传和谎言。
1937年3月, 《见闻录》 被收入上海丁丑编译社出版的 《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 一书,引起广泛社会反响,读者如潮、书极畅销,多家出版社竞相出版 《见闻录》 。为避重复,他们各易书名。如:1937年民生出版社 《从江西到四川行军记》 ,1938年明月出版社 《从东南到西北》 、生活书店 《随军西征记》 ,1939年大文出版社 《长征两面写》 等。
多种版本 《见闻录》 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红军故事、长征精神,被世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熟知、赞誉。
真实的红军领导人
毛泽东、朱德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来,反动媒体一直辱骂红军是“赤匪”、“乱党”,污蔑红军领导人“心狠手毒”、“残忍凶暴”,甚至“青面獠牙”、“面目狰狞”,不知情的民众虽将信将疑,却见不到红军的真实形象和客观报道。
“军医”言道:“这些名闻全国的赤色要人,我初以为凶暴异常,岂知一见之后,大出意外,毛泽东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我为之诊病时,招待极谦。”“朱德则一望而知为武人,年将五十,身衣灰布军装,虽患疟疾,但仍力疾(及)办公,状甚忙碌。我入室为之诊病时,仍在执笔批阅军报。见我到,方搁笔。人亦和气,且言谈间毫无傲慢。”
“军医”眼中的“赤色要人”,有着“书生”的儒雅、“武人”的气质,并“招待极谦”、“人亦和气”、“毫无傲慢”,无形中让读者对红军领袖有了全新认知与好感。
“军医”对参加长征的中央财政部长林伯渠、教育部长徐特立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深为钦佩:“林、徐在行军中,都有一马,但半途因知伤兵缺乏驴马,竟转送给伤兵,而其本人则步行。林、徐两老之洁身自好,愈老愈壮之精神,诚非南京政府之要人可比拟也。”
《见闻录》 在描述红军官兵时说:“赤军军官之日常生活,真是与兵士同甘苦。上至总司令下至兵士,饮食一律平等。军官所穿之衣服与兵士相同,不知者不识谁为军长,谁为师长。军官既不赌博,又不抽大烟,未闻有军官贪污及克扣军需者。”
曾任西北军26路军高官的中共秘密党员赵博生、董振堂,率部起义并捐出私有资财,“军医”感慨道:“赵、董一至赤区,即将十余年各人所蓄之七、八千元,全数捐给共党中央。由此可见,赤军对于共产党之信仰及牺牲个人之精神,与现世之贪污犯法、假公济私之军官比拟,显有天壤之别也。”
红军长征时,云贵地区的百姓十分贫困。初冬时节,队伍途经剑河县的一个村落,“军医”见一农妇带着孩子倒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近前问询得知,她家的粮食全都交了地租,自己只得乞讨为生。正在询问时,“赤军领袖毛泽东至,即从身上脱下毛线衣,及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条,授于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
短短的叙述,红军领袖亲切、和善、关心穷苦百姓的形象跃然纸上。
诠释长征靠什么成功
《见闻录》 讲述长征时,引用了一段歌词:“工农红军铁一般,敌人发慌。红军越打越有劲,团结像一人,我们伟大的任务,一定成功。”
“铁一般”的工农红军靠什么“越打越有劲”、“一定成功”呢?
《见闻录》 不讲宽泛的道理、深刻的理论,而是用鲜活的事例、真实的场景、感人的细节来诠释这场世间壮举的必然成功。
一是靠正确的军事指挥和党、团员身先士卒。 《见闻录》 用大量笔墨详细叙述了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下,“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遵义大捷”等经典战斗过程。
当时,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在红军中大约占半数左右。每当临战前夜,各个连的党、团员都要召集会议,决定作战时如连长、指导员伤亡,由谁继任,如再伤亡,谁再继任,要这样预备四五组,战场上指挥员出现不测,马上有候补者继任,保证战斗指挥。
行军途中凡发生粮食短缺、住宿条件恶劣等困境时,党、团员总是把优越让给别人,把艰难留给自己。枪林弹雨中,党、团员都能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倘若负伤,大多都疾呼:“同志们,努力冲锋!”“不要管我,消灭敌人!”
二靠将士英勇顽强、攻坚克险。长征的历程,是一卷红军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壮烈史诗,翻过霜风呼啸的皑皑雪山、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击退、摆脱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历经九死一生的浴血鏖战, 《见闻录》 都作了细致描述。
《见闻录》 在叙述“强渡大渡河”时写道:“赤军获得两船之后,即拣选十七人携步枪、驳壳枪、机关枪及手榴弹,不顾一切向河之北岸驶去。敌军即对之射击,但赤军不稍畏缩,勇往直前,竟抵河之北岸,一齐扑至敌军工事内。此时敌军惊于赤军之英勇,胆气已寒,全部溃败……此次战役,赤军能以十七人驱逐敌军一营,占领敌垒,实之罕闻。”
红军抵达四川天全县地域时,国民党部队在各个路段设伏,部队只得走崇山峻岭,但山中根本没有路,且草木、荆棘丛生,泥水过膝,先头部队下午进山,后续红军到达山间已是夜半,没有火把,一片漆黑,战士们一个拽着一个,几乎是在泥水中爬行。天明时到了山下,居户听说红军是翻山过来的,都十分惊奇地说:听老一辈讲,此山有路可通,但林密岭荒、野兽成群,从来无人敢走。“军医”不由感慨道:“赤军士气之旺,铤险克难,吃苦耐劳,为国内任何军队所不及。”
三靠遵规守纪,各族群众拥护、支持。 《见闻录》 记述:1935年2月28日,红军攻克遵义,城内民众非但不逃,反而举旗打鼓欢迎。入城第3天,红军召开大会,数万民众参加。会上,毛泽东宣讲共产党不收苛捐杂税、全民选举的政策和抗日主张等。朱德则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请百姓监督,举报违者等。
长征途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红军一路宣传“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汉人军阀压迫”等政策,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军医”亲眼目睹了红军与国民党军阀的截然不同,认定红军才是穷苦百姓自己的队伍。
《见闻录》 讲道:红军经过彝族聚集地时,有10余个部落欲包抄、攻击红军。司令员刘伯承得知彝民饱受川军欺压,就来到彝寨与部落头人小叶丹谈判,最后以鸡血沽酒,与彝民“歃血为盟”,联合抗击川军:“赤军过此彝民山时,彝民则牵牛送羊欢迎于道旁。赤军则以皮衣、枪、盐、布送彝民。故当时我等日夜恐惧之彝民山地,如此竟安然地通过。”
红军西渡嘉陵江后,进入羌族地区。羌族土司安登榜见红军纪律严明,尊重羌人,提倡民族平等,和国民党“汉官”完全不同,便率部毅然参加了红军,并利用身分和影响,在羌族地区为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工作。
《见闻录》 还记述了红军遵守纪律的两件小事:一是长征途经四川古蔺县境,漫山遍野的橘树结满黄灿灿的果实,但近万人的红军队伍走过,没有一个人去摘。二是有个战士渴得不行,挖了地里的两个萝卜,就把两个铜元绑在木棍上插在萝卜坑里,作为偿金。
毛泽东听到十分高兴,说:“宋史言,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红军在井冈山是这样,到了四川也是这样,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有希望的军队,必胜的军队。”
各族群众对红军的拥护与支持,突出的表现是穷苦百姓踊跃参军,1934年5月到9月,红军就扩充了近3万人,许多老兵途经故里,会带来乡亲投奔红军。当时老百姓有一个最淳朴的观念:“红军来了,我们穷人才有一口饭吃。”
当时,红军总政治部编印了一首歌曲,词云:“共产党领导真正确,人民拥护真真多,红军打仗真英勇,粉碎了国民党的乌龟壳(碉堡),我们真快乐,我们真快乐。”
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见闻录》 出版后,让民众了解了红军的英勇、长征的经历,一些城市的进步报刊,纷纷转载 《见闻录》 里真实可信、通俗生动的红色故事,许多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读了 《见闻录》 ,成为他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一种动力。
1937年11月,民生出版社在 《见闻录》 出版前言中指出:“本书是巴黎出版的一种写实记载,我们认为在描写态度与文字的通俗、连贯,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极适合大众阅读。”
1939年,大文出版社出版的 《见闻录》 ,也在“卷头小言”中说:“这现代史上难得的史料,也是出人意外的‘特种游记’,我们撇开政治问题不谈,也觉得会在现代青年中引起广泛影响,值得读一读的。”
《见闻录》 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许多章节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著的 《红星照耀中国》 所选材、引用。
《见闻录》 以其独有的历史地位、文献价值,为传播两万五千里征程的英勇悲壮、为延续红色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留存了一部熠熠生辉的华章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