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期●老区采风●

海安的“银发开荒创业星”

作者:严德本 王桂华


对大多数人而言,60岁意味着“年届花甲”,可退休享清福。而对于苏中海安革命老区里下河水乡的徐长留而言,60岁却只是他“创造人生第二春”的新开端,成了从“田地淘金”、年入百万元的银发种植大户,写下了一份不一样的“夕阳红创业史”。

花甲老翁不服老

“看到田里遍布杂草,荒废在那里,我很心痛。”当笔者问及他为什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选择当个又苦又累的“银发种田翁”时,年届69岁的徐长留说,农村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老家的几乎都是老人与幼儿,各家的自留田大多只种一茬庄稼,杂草丛生。2015年,退休后的徐长留回到里下河水乡老家,看到荒废的田野失去了记忆中的生机,便萌生了承包田地的想法。然而这一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女儿听到这个消息后,害怕他过于劳累影响身体,坚决反对。在徐长留一再劝说下,女儿不得不松口,答应给父亲一年的时间“练练手”。
  由于缺乏种田的经验,徐长留不敢一开始就大规模承包。于是,从周边邻居的自留田开始,首批200亩地成了徐长留的“开荒试验田”。邻居们纷纷表示不要钱,只希望不要让这些土地继续荒废就行。尽管如此,徐长留还是承诺以每亩500元的价格补贴给村民。拿到土地后,刚好赶上了当年的育秧,隔行如隔山,徐长留遇到了难题。在日常的田地巡查中,他发现有些水稻苗的叶梢上出现了一些灰褐色的斑,请教了周边的邻居才知道,原来这些水稻得了纹枯病。
  初步了解水稻“病情”的徐长留立刻找到“支持单位”老科协,邀请种植技术专家到田头会诊,寻求帮助。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他及时补救,挽回了不少损失。一年很快就过去,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的徐长留算了一下,竟有十几万元的盈余。这下更坚定了他继续干下去的信心。

流转土地1700亩

2018年初,老科协为支持徐长留更好地扩大种植,让他注册了海安振勇家庭农场。由于海安的沙土地很制约农作物的生长,他开始通过使用绿肥和有机沼液来改善土壤的质量,历时3年,终于让土壤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徐长留还在老科协、老促会的鼎力推动下,陆续向政府流转土地,将规模扩大至1700亩。土壤改良后,庄稼的收成和品质都越来越好,2022年的水稻刚一砻谷,就销售一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熟后的水稻,遇水极易发芽、腐烂。2016年秋雨连绵,让当地的许多农户几乎颗粒无收。对此记忆犹新的徐长留,在2020年农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果断贷款百万元,建造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粮食烘干房。现在,烘干房不仅能满足自己农场的需要,还帮助了不少周围的村民。他还在自家的田里做起了实验,研制出了一款“耕播全工序一体机”,极大地提高了耕地、播种的效率。现在,这款农具已经成功申请了专利,且更新到了第四代。徐长留设计的农具,不仅服务了自己的农场,还卖到了湖北。
  如今的海安振勇家庭农场以粮油作物为主,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去年各类农作物带来的收入有近两百万元。老科协、老促会联合推荐老徐为“银发创业星”。
  徐长留这位银发模范“种田翁”,在自己“富”起来以后,也没有忘记周边的乡邻。他介绍说,目前有十几个人在这里干活,都是按天给工资,还包一顿午饭。70多岁的村民缪大爷笑呵呵地说:“我们老农民,要向银发模范‘种田翁’老徐学习,老而不衰,多献余热,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