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期●卷首语●

深刻认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作者:鲍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现代化是个见仁见智的概念,通常用以表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然而世界上既不存在某个统一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适用于各个国家的现代化标准。尽管现代化始于西方,但现代化道路绝非西方专利,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模式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从人类实践来看,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是先发的现代化,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现代化是后发的现代化,因而现代化的话语也长期被西方所垄断,甚至误以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实际上,西方各国的现代化进程除了某些共性(比如殖民、掠夺、压迫、扩张)之外,也各有本国的特性,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为了在话语权上占据支配地位,往往省略甚至掩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而杜撰出所谓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西方现代化”神话,制造出“只有走西方的道路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只有依附于西方才能在世界体系中生存”的假象。而实践证明,由于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因此在中国走得通、行得稳,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别样风貌,从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吸纳市场经济等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久的经济发展奇迹,以及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奇迹。可以设想,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要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会找到一条走得通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越来越彰显出其普遍的人类意义和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既全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同时又全面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有着十足的底气和信心。一是有党的坚强领导。这一条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二是有科学理论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三是有正确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四是有实践成就。党领导人民通过百余年奋斗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在路途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有待我们去实现。这一全新的事业不会是一路坦途,不仅有自身的复杂性、艰苦性和长期性,而且还会遇到很多外部阻力,因此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打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