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期●缅怀篇●

陈士榘将军的意外惊喜

作者:洪军

烟花三月的扬州,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让人流连忘返。1984年春,开国上将陈士榘来到扬州。陈将军这次下扬州可不是为了欣赏扬州的美景,而是为了寻访当年渡江战役中八兵团指挥部的旧址。作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的司令员,他对渡江战役的这一段历史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充满了怀念。
  由于当年战事频繁,陈士榘对指挥部的具体位置已经模糊。据陪同接待的扬州军分区政委阎来厚介绍,他们陪陈将军先到了军分区附近的教会学校,他看后即予否定。后又察看了观音山、平山堂、盆景园,陈将军都摇头说不是。因为找不到指挥部旧址,将军显得落寞无奈。为了安抚将军的情绪,在回住地军分区招待所的路上,阎乃厚政委建议看一看个园,将军点头同意。当陈将军走进个园抱山楼,突然眼睛一亮,异常兴奋地对身边人说:“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儿。”周边环境虽有变化,但房子还是老样子,他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指挥部旁的一棵树。当年他曾和八兵团政治委员袁仲贤、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在抱山楼的树竹前拍过一张照片。看到眼前的场景,将军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回忆起当年和老战友们在这里指挥渡江战役的情景,不知不觉停留了较长时间。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其所辖的20军、26军、34军、35军,苏北警备第6、第7旅,根据总前委“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部署进驻长江北岸地区。1949年4月5日,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和政委袁仲贤率八兵团渡江指挥部由滁县经六合,进驻扬州市个园抱山楼。当晚,陈士榘、江渭清率情报股长张剑等赴泰州白马庙,参加由粟裕、张震召开的三野作战会议。八兵团的任务是,从泰兴龙稍港至安徽境内裕溪口一线实施渡江作战,包括镇江、南京、浦口、马鞍山等敌人重点设防的城市,守备敌军共有6个军,这是整个渡江战役的重点。八兵团要在长达280公里的宽阔江面上与敌军战斗,突破敌军长江防线,其任务十分艰巨。
  为突破自称为“固若金汤”的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渡江前,首先必须拔除敌军长江北岸的据点。八兵团部队在半个月时间内,连续攻克了施桥、仪征、三江营、新老洲、瓜洲、六圩、十二圩等敌军据点,扫除了渡江障碍。4月7日,在攻占施桥战斗中,击毙敌军400余人,生俘370多人,苏北警备7旅21团团长成建军等30余人壮烈牺牲。4月7日夜,26军一部一举攻克仪征县城,俘获敌军800余人。20军60师179团为拔除江都国民党军三江营据点,于4月8日晚发起进攻,经过10多个小时激战,炸毀了敌人的深沟宽壕、明碉暗堡,消灭了武器装备精良的500多国民党军,于4月9日晨攻占三江营,我方则牺牲60多人。被国民党军自诩为“铁打的十二圩”,不仅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江面上游弋的敌军炮舰还不时地向长江北岸开炮,为十二圩守军壮胆助威。4月17日,34军101师302团开始包围十二圩镇。19日夜,敌军不断向十二圩镇北上空发射照明弹,致隐蔽作业的解放军官兵暴露并遭受伤亡,指挥部及时调整作战部署,以猛烈的炮火摧毁敌人工事,再发起进攻,经激战至21日凌晨,十二圩解放,我军牺牲130多名指战员。4月21日晚7时,苏北军区警备7旅向六圩敌军据点发起进攻,炮兵部队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敌人据点,19团迅速展开火力,至午夜,全部扫清敌外围障碍。为阻止解放军攻击,国民党军镇江炮台炮击我军前沿阵地,停泊在江面上的国民党军海防第二舰队十几艘舰艇用机枪扫射。八兵团榴炮团则以更加猛烈的炮火压制敌人,警备7旅抓住有利时机,解放了六圩,20团全速向瓜洲进军,瓜洲守敌见大势已去,23日乘船逃逸。
  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最大障碍是素称天堑的长江。渡江需要运载工具开展水上作战训练,为此,八兵团指挥部带领各部队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他们依据党中央、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和1949年的三大任务以及总前委、三野的要求,首先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帮助广大指战员认清形势,坚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与此同时花大力气筹集渡江船只和各种运载工具。八兵团以团为单位成立船只征集指挥部,在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配合下,动员群众将藏匿的船只献给部队,发动能工巧匠修补被国民党破坏的船只,同时赶造新船,以及木排、竹筏、担架船、机帆船等渡江工具。在渡江战役发起前,各部队所筹集的船只基本满足了第一梯队渡江乘载需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渡江侦察活动,兵团设立了侦察机关,专门组织与指挥各侦察部队。20军到达江都集结地后,在军参谋长廖政国指挥下,组织了一支800余人的渡江侦察支队,侦察人员在人民群众掩护下,勇敢机智地潜入南岸,以明察暗访、捕捉俘虏等方法,查明了扬中以东沙头嘴至龙稍港段,长江南岸40公里的敌情、工事、兵力部署以及风向潮汐等,为渡江作战搜集了大量情报。八兵团还组织开展临战训练。兵团所属部队采取多种形式从地方和部队抽调船工,对船只统一编组,集中进行培训,开展水上练兵训练,互帮互学,同舟共济。练习如何撑篙、划桨、摇橹、扯篷、掌舵、游泳,如何上下船、走跳板,掌握渡江作战的本领,特别是水上射击、救生器材使用、滩头爆破、登陆突破等技术。八兵团指挥部还高度重视军需用品运输、架设长途电话线路、长江血吸虫病防治等后勤方面的准备工作。通过充分的战前准备,兵团各部士气高昂,战士们纷纷在毛巾、挂包、碗袋上绣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字样,表示自己的决心。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国共和谈协定上签字。同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随即打响。4月20日,八兵团指挥部离开个园,移至大桥镇“徐大房”,进入渡江作战前沿指挥位置,经陈士榘司令员签署的渡江作战的命令迅即下达八兵团各军。4月21日,八兵团所属部队20军、26军、34军按照作战部署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抢渡长江,各部队相互配合,交替前进。面对国民党军队天上的飞机、长江南岸的大炮、江面上的军舰和炮艇、江滩上的明碉暗堡,我军指战员和支前船工不畏强敌,冒着连天炮火和弹雨奋勇突破敌人的长江防线。20军59师177团5连为左翼渡江突击连,任务是攻占扬中前哨德胜港,保证大部队安全登陆。4月21日晚8时,全连100多人在连长陈康、指导员周文江的率领下,分乘10条木船出发。不久,风向突变,东北风骤起,船只被大风吹散,与师、团失去联系。营、连指挥员迎着风浪,沉着指挥,在人员伤亡大、船只损坏严重的情况下,在离岸200多米时弃船泅水,隐蔽接近滩头,抢占有利地形。在奋力登陆时,遭敌猛烈反击,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周文江振臂高呼:“只有前进,不能后退!”全连顽强战斗,打退敌人一个营的多次反击,攻占了德胜港,把红旗插上了港口最高处。战后,5连被授予“渡江大功连”光荣称号,指导员周文江荣立一等功。175团5连排长王金文带领24名战士和3名船工担负突击任务,船号为24号。他们于4月21日夜出发,船过江心即遭敌炮火攻击,桅杆被打断,船前舱、后舱先后被炸穿,3名船工牺牲,王金文腰部中弹,在此情况下,王金文带领仅剩的4名战友跳入江中,抓住船舷划水前进,在离岸20米时泅水冲上扬中东兴港岸边,连续夺取6个碉堡并插上红旗,控制了滩头阵地。王金文的第24号船以东突击集团渡江“第一船”载入战史。26军和34军也按计划相继渡过长江,敌军纷纷南逃。
  就在解放军在南京东西两线大举渡江作战的同时,八兵团所属的35军于4月21日零点,对江浦、浦镇、浦口发动了“三浦战役”,意在先夺取“三浦”,肃清北桥头堡敌人然后直取南京。第35军103师负责攻占江浦,104师负责攻占浦镇,105师负责正面突击,切断江浦和浦镇敌人的联系,沿铁路线攻击前进,夺取浦口。我军最先夺取的是江浦,经过几小时的激战,103师全歼江浦守敌2000余人,占领了江浦县城。攻占浦镇的战斗最为艰苦。战斗打响后,敌人南岸火力和军舰火力非常猛烈,并用坦克、装甲车向我方反扑,经过一整夜的战斗,解放军夺取了平顶山、大顶山和二顶山等制高点以及敌军全部重要阵地。22日清晨,浦镇之敌大部分被歼灭,部分残敌逃往浦口方向。解放军乘胜追击,于23日上午追到了浦口江边。在南京地下党的协助和工人群众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批渡船、渡工,于23日晚开始,帮助江北的解放军渡江。4月23日午夜,第35军103师312团勇士们高举红旗,跨越国府路(今长江路),直扑伪总统府,把革命红旗插在了伪总统府的门楼上。4月24日零时,人民解放军大部队经过挹江门进入南京市区,南京城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结束。当朝阳的金辉洒满钟山时,南京已换了人间。

渡江战役给陈士榘将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其解放战争回忆录中,曾有长篇记载与回忆。这次到扬州寻访到了八兵团指挥部旧址,使他非常激动和欣慰。陈将军的这次寻访也为个园揭开了一段尘封了35年的红色历史。扬州个园原来是座清代扬州盐商私家园林,现在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荣获首批100家国家公园称号。个园一直以园林文化、竹石文化著称于世,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陈士榘上将1984年寻访个园,将解放军八兵团指挥部在个园指挥渡江战役这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公之于众,引起了个园的高度重视,从领导到员工都感到分外自豪,并觉得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红色资源。2019年4月21日,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在个园召开“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座谈会”,现场向个园管理处颁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铜牌。在同年春举行的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当35000名中外选手队伍途经个园时,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中,解说员郦波特意介绍,个园不仅是清代盐商住宅,不仅园林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还有红色文化,在1949年发起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就设在个园,解放南京的指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一消息立即传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很大反响。最近,个园管理处组织专班积极筹建八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建成后,游客既能欣赏到园林竹石的美景,又能接受到红色历史文化的熏陶。陈士榘上将虽然已于1995年7月逝世,如果将军在天之灵有知,也一定会再次感到惊喜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