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期●专稿●

石西民生平简介

作者:

石西民同志原名石士耕,1912年1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壶源乡石宅村。
  1928年夏秋之际,石西民第一次来到上海,入群治大学高中部就学,同年10月,加入反帝大同盟和互济会,投身于党领导的革命文化运动。1929年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3月,石西民担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部干事,兼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后改《红旗日报》)的通讯员。1934年1月,石西民在上海参加了由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等发起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参加《中国经济情报》的编辑工作。
  1936年1月,石西民到《申报周刊》担任编辑。七七事变爆发后,他以《申报》记者身份,赶赴华北前线,采访了抗日将领和士兵、民众,发表了《平津失守与平汉前线》等著名战地通讯。
  1937年10月,经党组织指示,石西民来到汉口,参加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创刊工作。1938年6月,他作为《新华日报》记者赴江西前线采访。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石西民于12月抵达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村,采写了《活跃在京芜的新四军》、《江南游击区横断面》、《一年来的新四军》、《越过江南敌人封锁线》等通讯,寄给《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发表,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报道了新四军英勇战绩。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石西民前往新四军一支队采访了陈毅同志,在《新华日报》发表了《陈毅将军访问记》。大后方民众通过这篇报道,第一次了解到陈毅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日名将的有关情况。石西民还筹备组织了新四军军报《抗敌报》的出版,并担任了最初几期的编辑工作。
  1939年夏,石西民返回重庆《新华日报》。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他与报社领导一起与坐镇监视的国民党新闻检查官斗智斗勇,使周恩来关于皖南事变的著名题词得以公开见报。
  抗战胜利后,石西民随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于1946年10月由南京撤回延安,担任新华社和《解放日报》副总编辑。1949年4月26日,石西民抵达南京,以军代表的身份负责接收国民党《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及中央广播电台,着手创办人民的新闻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石西民继续在党的新闻和文化战线上努力工作,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1955年5月,石西民被调往上海,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等职。
  1965年,石西民被调至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长。“文革”中,他遭到残酷迫害。1975年后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1980年3月,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主管社科院科研规划和组织工作。
  1987年10月17日,石西民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