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掀起一股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浪潮。从1937年至1943年,4万多名有志青年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宝塔山下,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经受战火洗礼,学习锻炼成长,为全民族抗战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延安,这座深藏于中国腹地的山城,当年缘何会成为知识青年们心中的“圣地”?
延安高举全民族抗日的大旗,指明了民族独立的方向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对华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面对危机的态度截然不同:国民政府实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广大民众心怀忧惧;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大旗,使广大知识青年看到了希望。
早在1935年,中国共产党就发布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八一宣言》以坚定的对日立场和救亡图存的积极态度,为抗日救国指明了方向,更让知识青年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抗战胜利的坚定决心。而后,中共发起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以及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国共双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八一宣言》 喊出全民抗日的呼声,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推行符合全民族利益的抗战方针。身处国统区的知识青年放弃学业,怀揣抗战救国的志向奔赴延安,坚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只要你当年还有一点热血、一点良知,你就不会选择走另一条道路。”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明确表示,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抗日方针。统一战线的政策落实在延安地区,使这里的革命前景彰显蓬勃生机。政治上,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调动了广大爱国仁人志士参与抗战的积极性;军事上,坚持走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对日持久作战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加之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以及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当时迷惘且心灰意冷的爱国青年们来说是莫大的激励,使他们的心更加倾向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奔赴延安的决心与步伐。正如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所说:“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根据地,擅长游击战,信奉长期战争的方针,而且以爱国主义为口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所以20世纪30年代吸引了中国爱国者,包括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制敌有方,赢得了青年们由衷的信任和尊敬,吸引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去往延安的道路。
反观国民党,其采取消极抗日政策,使青年们对国民政府抱有的最后一丝希望化为灰烬。1937年7月,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失守,战火烧向中原;11月,南京失守,日军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震惊世界;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仅仅16个月,大片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风雨飘摇的乱世,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使中国老百姓愈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在陕甘宁边区燃起的熊熊革命之火越烧越旺,点燃了全民抗日的激情与希望,知识青年们苦苦寻求的救国之路,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到延安去”!
延安高举民主、自由的大旗,指明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建设之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发展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示范区,国外记者对陕甘宁边区真实客观的报道,打破了抹黑共产党的种种谣言,文艺界创作的各类优秀抗战作品,使广大爱国知识青年看到了延安高高举起的自由与民主的大旗。这对于知识青年们来讲,无疑是强烈的吸引。
1938年,陕甘宁边区开始实行平等直接的不记名投票普选,参与选举的人来自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并且在这过程中倡导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对于一些不识字或识字较少的选民,采用他们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的投票方法,如投豆子、画圈等等。1939年,边区召开了首届参议会;1940年春,边区政府开始实行“三三制”政权,使一部分中间阶级和开明绅士参与到政治建设中。知识青年们来到延安,亲眼看到这里的大好景象,再想到以前在国统区受到的压迫与不公,陕甘宁边区自由与民主的氛围牢牢地吸引着他们。
同时,国外一些知名记者和进步人士对陕甘宁边区作出的客观真实报道,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延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用大量的事实,使广大知识青年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民主的政党,共产党的领袖可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时刻准备奉献、牺牲。面对这些详实的报道,那些对共产党恶意的抹黑与造谣全都不攻自破,取而代之的是知识青年对延安的信任与向往。享誉世界的集邮家沈曾华曾回忆道:“我一连几天看完了《西行漫记》,看到了中国存在一个新世界。过去只听说‘朱毛’,看了书后,知道这些人都是当代的英雄。过去国民党的宣传污蔑都是假话。”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多次来到中国,见证了大革命的起伏与抗日战争的悲壮,在延安又亲眼见证了中国所创造的未来——一个真正自由与民主的未来。通过国外进步人士客观的报道与书籍,中国知识青年们看到在硝烟弥漫的中国大地上,有一处红星照耀着的地方,于是历尽千险来到延安,就为寻求书中的理想之地。
此外,文艺界一些进步歌曲、话剧等的创作,同样滋养了知识青年们如饥似渴的心田。冼星海作曲、光未然填词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吞山河的磅礴之力,唱出振聋发聩的民族之音,激发了广大知识青年投身抗日的斗志和满腔爱国情怀。上海女作家莫耶来到延安,怀着无限崇敬之情写下《延安颂》,传唱祖国大江南北,如同春风化雨浸润人们心田,引领无数青年们奔赴延安、追求真理。
延安广纳天下英才,指明了知识青年发展的方向
知识青年们心怀救亡图存的理想抱负,却难寻安身立命之处。而深处中国腹地的延安敞开大门,对知识分子采取积极政策,创办了一批学校,让知识青年们在这里学习、劳动和工作,身心得到双重慰藉,满腔救国抱负有了施展之地。
首先,注重知识青年与工农阶级相结合,为知识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路径。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知识青年们作为革命队伍里最先觉醒过来的一股中坚力量,只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工农群众做朋友,才能不走错道路,实现“向光明的前途进军”。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工农一起生产劳动、同甘共苦,其身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属性也不断得到净化与改造。女作家丁玲历尽坎坷,1936年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热烈欢迎。她走到人民群众的队伍中,最终实现了个人信仰与革命信仰的有机结合,完成了知识分子无产阶级思想的转变。
其次,开办各类学校,重视对革命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中国共产党创办了陕北公学、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让知识青年们在这些院校里学习知识,培养各项技能,为投身革命洪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吸收到更多知识青年,党中央做了一系列招生工作,对于全国各地的青年们,凡是思想端正、肯吃苦耐劳的,一律放宽门槛,不受性别、职业、学历等的限制。这对有着满腹才华与满腔报国热情的知识青年来讲,是莫大的吸引。以抗大为例,每天来报名的爱国青年络绎不绝,从全面抗战爆发到1938年底,就有15000多名爱国青年加入抗大的革命队伍,为抗日前线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毛泽东对抗大曾这样称赞:“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他们不仅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为此后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伟大贡献。
最后,及时调整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使广大知识青年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党的八七会议(1927年)以后,曾有人对知识分子形成一种偏见,把大革命的失败归因于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属性,对知识分子造成严重的伤害。长征抵达陕北后,我党及时反思“左”倾错误,改正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政策,将知识分子紧紧地团结起来,并为他们指明了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要求,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实施了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早年参加革命的文化人徐懋庸曾回忆说:“红军出身的各级领导干部,一般每月的津贴费最多不过四五元,而对一部分外来的知识分子,每月达到10元。”边区的知识分子享受着高出军人或政府工作人员的待遇,使来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他们的重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口号喊出了抗战时期千千万万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们的心声。潺潺延河水,掀起了中国革命的惊涛骇浪;巍巍宝塔山,指引着知识青年们苦苦求索的救国之路。这群知识青年承载着中国的前途与希望,像一轮红日从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直到光芒照耀到每个角落。